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问学生捐多少先问母校给了学生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1日 07:44  新京报

  姜朝晖

  ■ 议论风生

  “中国毕业生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的纪录。”这则新闻引起热烈讨论,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也有网友认为,张磊支配自己所赚的钱无可厚非。(1月10日《环球时报》)

  其实在探讨是否应该捐赠或者捐给谁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那就是校友的捐款率是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学校的凝聚力和校友对母校的认同度。

  据我所知,在美国排名靠前的大学基本上是私立大学,他们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校友的捐赠和学生的学费。比如哈佛大学在金融危机前的校友捐助基金达到380亿美元。而我们的大学,每年究竟有多少校友的捐赠收入或者对学校本身有多大的认同度?可以说,我们的捐赠是相当少的,当然这也与我们国内的经济还没有发展到美国那样的程度有关,但这也反映了学生对于国内大学认同度低的问题。

  自从上个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大学竞相攀比,追求规模重于质量,后来的本科评估,开始重视质量,但多数流于形式,而不少大学自身的发展,经济上早就入不敷出,寅吃卯粮。而随着就业问题的凸显,甚至出现学生“被就业”的丑闻。试想,“被就业”的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能高吗?怎么可能会想到回馈母校呢?

  反观耶鲁大学捐赠人张磊,他说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研究者,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反思我国的高等教育,当下我们中国的大学,给学生实质上带来了什么呢?是否包括我们的名校,又有哪个大学都敢说改变了学生的一生?这是很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姜朝晖(教育学博士)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