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褚时健的日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06:57  中国青年报

  管理时评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人生不单单是以年月日计算的,事实往往是最好的日历。中国最具争议的财经人物之一——昔日“烟王”褚时健就以他的传奇经历,书写了一本特殊的日历。

  他用17年,把一个破厂子带成亚洲最大的烟草企业,交出掌印时,他留下“红塔山”无形资产386亿元,这些钱用百元钞票摞起来等于9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71岁时,他身陷囹圄,女儿在狱中自杀,妻子一度精神失常,家破人亡的他遭遇人生最黑暗的时期。

  75岁时,满头白发的他承包2000亩荒山,种下第一棵要等6年挂果的橙树。

  如今,橙子熟了,他81岁了。对前来看果林的人们,他留下意味深长的话:你们眼睛看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没错,这个从烟王到橙王,从创造中国第一品牌的企业家到饱受争议的贪污犯,从手握大权的老板到如今戴着破草帽、双手沾泥的地道果农,他的确经历了我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风景。

  他一生被贴过无数次标签。退休前大捞一票的“59岁现象”是他最著名的标签,尽管那时他已经67岁。

  他还有“此路不通”的标签。有人这样评价:在商业上,仰融、褚时健和宋如华得到的也许是不公正的结局,但他们失败给后人一个警示,正如科学家说的那样,一个失败的结果,表明的是一种不可能性,它给后来者插上了一个“此路不通”的路标。

  他确实是时代的路标,他的惨痛经历推动了某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他入狱的1998年,是国企改革的攻坚年。3年后,MBO盛行一时。6年后,“国有资产流失”讨论风生水起,“郎咸平旋风”中,褚时健又成了绕不过去的话题,避免“褚时健悲剧”成了某些理论家的口号。

  金钱是品德的行李。三毛说得对: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褚时健悲剧”从来就没有落幕,这幕剧也从来就不缺乏“流泪的观众”。

  他出事后,1998年北京两会上,10多位企业界和学界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联名为褚时健“喊冤”,呼吁“枪下留人”。

  深陷低谷的“罪犯”褚时健仍被很多人视为偶像。波导手机老总徐立华说:“真正的企业家是褚时健,那是中国天字号的企业家,中国哪一个企业家超过褚时健?没有!”

  甚至有舆论称:错的不是人,是制度。褚时健的错误是“早生了几年。”

  当年为褚时健的辩护词也颇为有名:褚当了17年厂长,红塔集团共创造利税800亿元,企业每创造1亿元,褚时健收入1000元。这位为民族工业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国企领导,一年的收入竟不如歌星登台唱一首歌!

  如果,褚时健的日历就这样结束,也许,他至多只是改革中的一个注脚。

  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自己!如今,他的二次创业,“褚时健的冰糖橙”让他又贴上了另一种标签。一时间,“寻找褚时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成了某种精神意象。

  当然,此事争议仍然很大。一些人质疑:褚时健再创业撕碎保外就医的面具。褚时健的身体能创业,不能坐牢?他挑战的是法律的公正。

  褚时健出狱有没有猫儿腻我不敢妄加推测,我也主张“程序的正义是最大的正义”。但我同时想起法律界另一个名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我想,“这每个人是不是也包括褚时健”。

  有时候,情理法本身就很难权衡,有天然的矛盾,没有绝对的答案,更何况在一个制度本身就有很多漏洞的当下。

  对一个71岁的老人来说,身陷囹圄,女儿自杀,妻子精神失常,这几乎是人生故事的结局。可褚时健能再次东山再起。也许真的如西方谚语:“治疗不幸的药,只有希望”、“杀不死你的东西,让你变得更强大。”

  褚时健再次创业,不论成败,都值得钦佩。更何况褚时健选择的还是种果树。橙子挂果要6年,等第一次挂果时褚时健都已经80岁了,这种淡定的心态,岂不更令人敬佩?同样是企业家的王石就曾感慨:“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到81这个岁数,也许财富数字对褚时健个人不再意味着什么,他更多的是在为果农做些事情。钱就好比汽油,生活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汽油,而是为了让汽车加满油之后,去那些你想去的地方。也许,褚时健就找到了这个地方。

  为什么他75岁第二次创业也能成功?如今,在昆明,街上的橙子10块钱4公斤,而他种的冰糖脐橙1公斤8块钱都买不到。

  有人从项目选择、管理方式、以质取胜,有口碑就有市场的理念等方面分析,说他用“共同富裕、多劳多得”的方式,把自己和果农的利益紧紧捆绑,充分调动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还说他用过去管理烟厂的办法管理果林……他的创业秘诀得到很多业内人的关注。

  这些都对,但我觉得这些都是“术”,还有“道”,有更精髓的东西。也许那就是他从不放弃的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这样的企业家会害怕金融危机吗?1932年,美国大批企业破产,全美国只卖出了一台大型电机,可仍然有少数企业家撑过去了,他们靠的不是运气,不是资金流,而是“不放弃”的企业家精神。

  都说“信心比黄金重要”、“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这件事”,话虽如此,可“信心”、“不恐惧”来在哪里?显然,这种力量不是在每个人内心生长,而风烛之年的褚时健就有这种力量。

  如今,仍有舆论在讨论褚时健应该回到监狱,还是继续创业。也许,对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让他重回舆论漩涡无异于让他回到监狱,所以,请给老人最后一段宁静的时光,把纷乱的争扰留到以后。

  褚时健的日历还在继续,也许日历合上的那一天,我们会更加怀念这种力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