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越南恶性通胀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 13:06 新浪财经

  邱 林

  5月份越南通胀率高达25.2%,今年以来越南股市已经下跌55%。同时,贸易赤字迅速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说:“越南的资本出逃很大程度是由于投资者感觉出现资产泡沫,投资风险很大。”与此同时,其他几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过热。“中国的形势与这些国家不同,因此不会出现连锁反应。(6月5日《中国证券报》)

  越南自实行革新运动以来,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较快,一时间,越南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范。从2007年下半年起,中国珠三角等地区的许多企业由于制造成本增加,逐渐向越南转移。一时间,“抢中国制造业的饭碗”之类的报道铺天盖地、屡见不鲜,使得许多学界人士认为“中国很多方面应该向越南学习”。然而,从2008年开始,这类报道和评论突然间销声匿迹,究其原因,是越南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据越南政府统计局2007年12月25日公布,与2006年同期相比,消费者物价指数在12月激增12.6%,年率为1995年来最快,与11月相比,物价攀升2.9%。截至今年5月,越南的通胀率已高达25.2%,比2007年12月份翻了一番,恶性通胀的局面已经形成。由于越南在今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该国仍希望吸引大量海外资金直接投资股市与债市,越南不久前还宣布扩大越南盾的汇率交易浮动区间,指望如此能够阻止通胀加速。

  但是,这样的措施可能收到相反的效果。《华尔街日报》近日发表评论认为,如果这样的话,国际热钱将再次施展对汇市和股市双向做空的“提款机战术”:目前12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NDF)显示,市场认为越南盾兑美元1年内跌幅超过30%。如果越南政府放任本币贬值,国际热钱可以在汇市上有所斩获。越南的通货膨胀可能会不断加剧,甚至有可能演变成全面危机,这为正在努力控制物价暴涨的其他亚洲国家敲响了警钟。

  上述分析不无道理。越南当前出现的恶性通胀,只是全球次级债危机下的一个缩影。由于越南市场经济转型还处在初期,经济体整体的弹性较差,政变的财经政策制定水平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前期越南经济政策有“超印赶中”的倾向,这为越南经济整体来说积累了风险。相比之下,中国较早就展开了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因此经济总体来讲,并未大起大落。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今天越南的经济形势与1988年和1992年的中国有颇有几分相似,政府推动的信贷扩张、强劲的投资增长、脆弱的工业和财政基础,通货膨胀在一波短暂的高增长之后就无可避免地迅速降临。中国从2003年的开始的新一轮增长,之所以持续时间远远长于前两轮,得益于上一轮经济回落期间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调整。

  我们是幸运的,毕竟与20年前的自己和当今的越南相比,更加扎实和更加市场化的经济基础使得通胀的控制相对容易一些,硬着陆的风险也小一些。但是,正如历史经验所反复证明的那样,通胀的危害并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麻痹大意和错误的形势判断。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加深,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有的影响已经显露,并且还会继续显露。

  比如像原油、谷物、石油、食用植物油、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明显的加大了中国控制通货膨胀压力和威胁,也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尽管中国的通胀与越南恶性通胀不能相提并论,但作为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通胀一直是中国近几个月人们关心的焦点。从这一点来看,越南恶性通胀的是一面镜子,其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如果政府不迅速采取行动抑制不断上涨的物价,越南将是前车之鉴。

  有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至4月份,中国的CPI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涨8.2%。其中,4月份的CPI同比上涨8.5%。而这一数据几乎是之前预测机构给出的最高预测值。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震动以及全球“蝴蝶效应”的影响,进入2008年以后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显现。有分析认为,从目前来看,下半年通货膨胀虽然有可能会走低点,但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是大量外汇的流入,政府如果对资本流入尤其是热钱流入不加以控制,将很难控制通胀率的攀升。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