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点与线之间的默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1日 11:05 财经时报

    玛雅芷泠

  来法国之后,我多次一个人出去旅行。刚开始的时候,是新鲜的,自由的,因为可以自己决定一切,想去哪里也不用征求别人的意见。然而,时间久了,未免觉得寂寞,因为在沿途看见喜欢的的事物,惊喜、想叫唤的时候,却没有人可以分享,只能默默地把它吞回肚子里去。

  所以,到了一定的时间以后,我突然觉得有些厌倦,想逃回有人可以说话的地方,哪怕随便乱侃点什么。因为一路上看过来,仿佛山与水,就算是城市,或城市中的人,都因其陌生而变成死的一般。

  在旅行中难得遇到一个与你一般以类似方式行走的人。我们很难一路成功地与别人交往过来。我曾经有过如此的设想:与当地人交谈,吸取各地的风俗知识,扩大自己的认知,可我终究没有成功。是我太腼腆和封闭,或许是我依然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我毕竟不是个交游过广的人,虽然朋友越来越多,但见了陌生人我总是被堵住了语言的路一般的,半天冒不出一句话来。

  也许随意的方式更好,如果有,是欢喜。如果没有,那么也只好如此地孤独下去。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她半路遇到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安妮,一直是我所艳羡的邂逅人的方式。

  对于彼此,只是有点与线之间的默契,而不轻易问及别人的故事及背景,所谓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而她与安妮的几次偶尔在集市中的相遇,发现彼此所选择的小饰品竟然也是相同的,而相对那么一笑,就彼此懂得了,也不需要相知太多。

  而她们彼此都清楚,大家都是有相当痛楚经历的人,而大悲大痛不言,只是自己去承受,只用彼此间轻轻地一笑来交流,而不像我们惯有的一般“作长舌妇,把自己的根底都一一地泼洒而去”。到最后,安妮忍不住给她留了一封信以示告别,然而就连这她也觉得不必,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者为旅法诗人、作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