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日本印象:精致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22:27 《管理@人》

  陈晓萍

  其实生活的较高境界就是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或者把生活看成艺术,而不是仅仅满足人的基本生理欲望。在这个意义上,日本人民的精致生活也许勾勒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虽然我一直对日本的社会文化甚感兴趣,也曾经无数次在日本的东京机场停留,却从来没有走进过日本。去年秋天终于有了机会,我们一家就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我们到的第一个城市是神户。这是一个又细又长的城市,一面靠山,一面望海,站在山上就能看见大海,风景极佳。神户大学建在山上,正是深秋时节,火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叶把校园点缀得很热烈。我们的住所是学校的一个寓馆,坐落在居民住宅区里,周围都是两层楼高的房子,每个房子的门前大都种有一棵红枫,一棵松树,修剪得很整齐的样子。每个房子都小巧精致,并有很小的院落,用小铁门或小木门围着,门边的墙上写着各家的名字,如井田、山岸、太郎等等。我们的寓馆在半山腰,也有围墙和带栏杆的铁门,院子里假山、松树、小桥流水,还有一些正在开花的植物,十分幽静。

  日本人的行:便捷

  听说日本的公共交通十分发达,我们就没有租车,所有出门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神户的几天,我们坐公共汽车去市中心或者去地铁站、火车站,而只要到了地铁/火车站,一个人就差不多可以去日本的所有城市了,除了北海道之外。

  我们发现公共交通工具是观察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的良好场所,因为在这里你会看见日本各界人士的面貌。坐公共汽车的老人很多,他们有免费乘车证,老人大都穿戴整齐,而且很喜欢戴布做的带沿的帽子。地铁上坐车的以上班族为多,年轻的女士穿戴都很时髦,大部分人都把头发的颜色染成棕色或金色,手里拿着各种名牌手袋,脚上穿着高统的靴子。也有很多身穿制服的中学生,一个个都拿着巨大的书包。乘客在车里都不说话,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或在手机上查短信、发短信(他们的手机式样都很漂亮,比美国的好看多了),或看报纸、

漫画书,或塞着耳机听音乐,或闭上眼睛睡觉。

  日本火车和地铁线的发达恐怕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各种线路纵横交错,红线蓝线黄线紫线,让我们头晕目眩。坐了一个星期的地铁/火车后,我们六岁的女儿就画了一张画,画的是她站在地铁站台上等待列车,而展现在她面前的则是一条一条又一条的铁轨轨道。而最现代化的列车恐怕要数日本的新干线了,新干线上的火车有着象子弹头一样的车头,车速之快,行车之平稳,座舱内的座位之宽敞和舒适均属一流。随着地铁/火车/轻轨的发展,日本的地下城市也随之建立起来,地下城市的shopping mall生意兴旺,从早到晚人流不息,又是另一番别致景象。

  日本人的食与住:精致

  日本的精致生活表现在许多方面,最主要的表现可能要数食物了。日本的食品,不论是刺生、寿司、还是

蛋糕、点心,还是蔬菜、水果,看上去都像艺术品一样,颜色、形状俱佳。与此同时,那些装食物的器皿也是形状各异,精美细致。当然,我们发现日本的食物价格之昂贵也是罕见的。尤其是水果,基本以个论价,一个
苹果
在SOGO的售价是378日元,将近3.5美元。不过,这些苹果确实味道鲜美,且有特别的香味。尤其是一种绿色的苹果,日本人称之为“玉林”,可以说是我吃过的所有苹果中最美味的。当然,更令人咂舌的是哈密瓜(cantaloupe)的价格,一般在5000至10000日元之间!据说这与日本的“礼物瓜(gift melon)”文化有关,我至今还没有搞清究竟这种文化的来龙去脉。

  就食物而言,不得不提到日本那些“以假乱真”的塑制食品,其精致逼真程度简直叫人拍案叫绝!看看在餐馆的橱窗里放着的一盘一盘的牛排、汤面、寿司、炒饭,看起来以为是实物的展示,殊不知他们竟然全是塑料制品。特别是那一杯杯色彩美丽的冰淇淋,更是让人垂涎三尺。我们决计买一些塑制食品回家,好不容易找到了,才发现一杯塑制冰淇淋的价格高达50美元,只好作罢。

  日本精致生活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住房。虽然日本人多地少,但高层公寓的数量却不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在神户我们基本就没有看见高过十层的公寓楼房,在东京的酒店里,从22层楼的窗口看出去,我们几乎也没有看见几座高过酒店的大楼。想想我们在香港的时候,一个住宅区就有三十几座高过25层的楼房,很诧异日本的居所竟然以二层小楼房为多。而且房子的质量都很好,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每个房子的外形都有不同,小巧精美,干净整洁。

  日本人的礼:细致恭俭

  在日本旅行,还有一个鲜明的感受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以礼相待,尤其是在服务人员身上,整个就是“温良恭俭让”的典范。服务人员的脸上总是充满微笑,有问必答,不厌其烦。我们在大丸(日本著名的百货店)看见,所有的服务人员在离开服务场所,走进“闲人莫入”的大门时,都会面对顾客鞠一个躬后退着离开。

  而在火车乘警进入车厢查票时,也会先向所有的乘客鞠一个躬后再开始。我们每次问路时,那个被问到的人总是会想尽办法帮助我们,虽然有时候他们听不懂英语,而我们也不会说日文,却从来没有一个说“不知道”走开的。有一次,那个人想了很久之后终于搞清我们想去哪里,因此指出了一条近路。我们道了谢,就开始走起来,没想到过了两分钟她又赶过来,告诉我们有一条路正在修建,必须走边上的另一条路绕过去,其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们钦佩不已。另外一次,那个人干脆就要陪我们一起走过去,弄得我们特别不好意思,只好婉言谢绝。

  日本人做事对细节的注意也表现出他们生活精致的另一个侧面。中国的小吃在日本相当流行,比如包子、饺子、粽子等。很多小店都是现做现卖,顾客则排着队等待。做包子的人不仅戴着帽子和口罩,而且带着薄薄的塑料手套。他们拿起一团面粉,用勺子舀起一勺肉馅放在面粉中间,然后会把这两样东西放到秤上去称一下,以保证分量充足之后才把包子包起来。对每一个包子都是如此,一点都不马虎。

  另外一次,我们去一家餐馆吃饭,坐在一个靠角落的半封闭的包间里,服务员把食物端上来后就去服务其他的顾客。当我们有需要时,根本看不见一个服务员。没想到与我们一起就餐的日本朋友就按了桌上的一个电子铃铛,服务员立刻就来了。去日本的快餐店吃饭(在日本并没有Teriyaki Chicken:),所有的点菜点饭都用自动售货机完成,在售货机那儿点完后打印出一张小票,服务员就根据小票给你送上饭菜,方便简洁,不会说日文完全没有关系。更有趣的是有一次我在北海道坐火车,从札幌的市区到机场,上火车后发现我的座位方向与行驶方向背道而驰,虽然我不喜欢,但也只能坐了下来。没想到后面上来的一位日本乘客一点都不含糊,立刻把椅子转了180度。原来这些椅子都是可以活动的!我恍然大悟,立刻照样行事。咳,实在是太妙了!

  从日本人的衣食住行来看,其生活的文明程度确实已经到了非常高的境地。我有时想,其实生活的较高境界就是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或者把生活看成艺术,而不是仅仅满足人的基本生理欲望。在这个意义上,日本人民的精致生活也许勾勒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2007年1月于美国西雅图

  (本文作者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公司治理和人力资源终身教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