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岁月和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1日 01:15 经济观察报
贺兰/文 洪清波是《当代》杂志的编辑。作为一个小提琴的爱好者,他曾先后有过8把小提琴。 他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在文革初期,由于无所事事,就拉上了小提琴。终于在70年代初,遇上了启蒙的王老师,这位王老师就是后来的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涛的父亲。他替洪清波买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把小提琴——北京乐器厂生产的星海牌练习琴。买琴用了39元,这在当时相当于国内产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在王老师家,洪清波第一次见到了做小提琴的模具和没上漆的半成品。王老师说他的几个孩子都在学琴,买不起那么多,只能替他们做琴。 王老师替洪清波发蒙后,又给他介绍了一个高水平的老师。新老师姓孙,更儒雅也更专业,是当时样版戏《沙家浜》剧组的演奏员。当时教琴都是无偿的,那时的老师似乎只要能传道授业就心满意足了。 跟孙老师学了几年,洪清波开始感到用练习琴有些吃力,盼着换把好琴。终于一天他收到在上海的舅舅替他买的小提琴。那是一把旧琴,舅舅信誓旦旦地说那是把意大利小提琴,在旧货行买的,要80块钱,因为是抄家货才卖得那么便宜。 文革结束后,洪清波在工厂做工,为找个安静的场所练琴,不得不出入一些温差达三四十度的厂房。时常在他拉得特别投入时,提琴会噼啪作响地裂开。琴坏了就得去修,几次后,他就没耐心了。后来孙老师给他买了把全新的星海牌中级琴,好像是98元。孙老师没要他的钱,只是拿走了破琴。为此,他别扭了很多天,只为那18元的差价,他觉得欠了老师许多。 新琴音色不如古琴,但特别皮实,在后来的十几年里,从没出过半点毛病。这把星海琴用得最久,也最风光。他一生有限的几次演出,用的都是这把琴。 大学毕业后他有七八年没碰过提琴。后来他的人生定在《当代》杂志后,渐渐又恢复了买琴的欲望。 一个和洪清波一起学琴的发小叫陈燕民。大学毕业后,陈去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当了导演,拍过电视剧《京都纪事》和《人虫》系列。当初他用星海中级琴时,陈燕民用的是星海高级琴,好像是800元左右。陈燕民琴技高出他许多,已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工人交响乐团的首席。从此买一把800元的星海琴就成了洪清波的情结,那需要他不吃不喝干20个月。 90年代初期,他的月薪已有800元左右了。一天经过新街口北京提琴厂门市部,他进去看看久违了的提琴。一看到贴有800价签的提琴,连试都没试,就买了。回家一试他发现,那琴最多就是过去30多元练习琴的水平。他去门市部问其中原委,售货员说你不知道什么叫通货膨胀吗? 他的第五把琴是托关系从一个乐器厂推销员那里买的,原价2700元,朋友价1700元。1000元的差价不是他决定买琴的原因,据说那琴是戴洪祥监制的。戴洪祥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获金奖的提琴技师,后起之秀郑筌都是从他那里起步的。可惜那把琴真比原先的星海中级琴好不了多少。 洪清波买第六把提琴时,已是21世纪初年。那天他去找北京老字号宏声乐器店,发现宏声已搬入利生体育用品大楼。找到三楼乐器店时,售货员正在拉一把电子小提琴。他听到电子提琴时,突然就想到陈美和雅尼。于是就以2800元买了一套。很不幸,这是他最短命的一把琴。不到一两个月,他就无法忍受电子琴的工业声。 电子琴的短命却激起他急于买一把高级小提琴的欲望,但要买把物有所值的琴很难。北京的新街口和琉璃场都有乐器一条街,乐器店里陈列着很多数千元和数万元的提琴,他从几千元的试起直到一两万的,仍觉得离自己的底线相去甚远。销售马上表态,柜上的琴随便试,无论看中哪把都可以8000元拿走。可试了标价两万元的他仍不满意,见他要走,销售从柜台下拿出把标价26000元的琴。那琴声音不错,有脱颖而出的感觉。当即他们就成交了 他把琴交给行家鉴定,人家说这琴的工艺特别不入流,一看就是琴贩子从民间收购来的,调试包装后上市。这种琴的质量是没有保障的,就像那些水货。果然,一两年后那琴的G弦就出现无法消除的噪音。 洪清波的第八把小提琴,就是在一家私人作坊里买的。他先是去了一家器乐研究所,试了6把文革期间的获奖琴未果。听说所里有个职工到音乐学院进修,加入了郑筌工作室;她正在为日本客户定做一把琴,如果你满意,就先紧着你。郑筌是中国目前获国际金奖最多的提琴制作大师,与他有关的琴想必是差不了。洪清波去了郑筌工作室的周女士家,这是套看上去明显一屋多用的居室,兼有起居、接待、车间、样品陈列多种功能。他看到刚完工的提琴,的确气质不凡。周女士介绍说,这是一把仿古琴,一比一地克隆了斯特拉蒂瓦里成熟期的作品。试奏后,他也被那独特的韵味倾倒。最后,他们以12000元成交。周女士说,这把琴如果用得还满意,将来还可以为他仿制一把瓜奈利古琴。 其实,现代人对古琴的模仿只能是皮毛,古琴工艺永远是个谜。古琴用的木材就是历史,现在许多制琴大师发现,涂料对提琴的发声至关重要。斯氏、瓜氏用的涂料至今是个谜。所以在电影《红色小提琴》中,那把神奇小提琴的与众不同之处,归结于涂料中用了人血。 2006年底,洪清波参加一次发小同学的聚会,聚会时,他最想告诉陈燕民的是他的第八把小提琴。他觉得自己总算也有“奔驰”了。不料陈燕民去自己车里拿琴,居然一共有3把。陈燕民数家珍般一一介绍,一把是19世纪的意大利小提琴,虽不是名家名牌,但也算是古琴,价值两三万美元,且还有升值空间;还有一把是国产琴,价格不高,但有身份,是把获奖琴;第三把是雅马哈电子小提琴,价值9000元。电子琴带耳麦,出去拍戏时,练琴可以不扰民。 同学的提琴为洪清波划出了新的标高,原本以为可以终结的寻觅之路,又成了起点。或许这就是盛中国为什么要在家里摆放50把小提琴的原因。 链接 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的人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瓜奈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奈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