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静蕾:多核矛盾体(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9日 03:00  《商界时尚》

    徐静蕾:多核矛盾体

  在公众和媒体的眼中,徐静蕾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怀疑论者诟病她的实力,狂热者则追捧她一切行径,不管怎样,徐静蕾都是个话题:

  多样和朴素、勤奋和机会、拘谨和率真,以及填充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使命,将她置身于一个特殊的位置。我们谈论她,带着复杂的犹豫、钦佩和怀疑。

  如徐静蕾所愿,她一个人做了许多事:演戏、导演、杂志,加上博客,即使她本人否认博客是她的事业之一。理论上这样的女人应该有坚毅的表情,低沉的声音,她所体现的应该是这样一些品质: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在这样的女性身上,不应该看到诸如娇嫩,腼腆,柔弱的气息。

  然而徐静蕾看上去始终很放松,深秋下午的阳光里,窗帘是米黄色的,她穿棉布的长袖白衬衫,平底球鞋和长裙子,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但非常瘦,身材比例很好,几乎没有化妆,抿着嘴招牌式的微笑。她的笑容始终有一种不合时宜的成分,仿佛过去时代卷轴里的仕女,生涩略带些拘谨,声音却是属于北方人的飒爽,语气熟极而流的,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下来。她被称为中国电影时代偶像化后第一代温柔玉女,但种种行径又显示出她的个性利落鲜明。她活在演艺圈,却始终与演艺圈保持距离。

  真实•无距离明星

  现在是下午2点,《开啦》杂志社,时髦的年轻人们低着头在卡座后各自做事,厨房里飘出香味,有阿姨在做下午茶,墙壁上三三两两张贴着徐静蕾的海报。杂志社被徐静蕾打造成一个居家式的办公间。电脑上摊开着这一期的《开啦》杂志,美食美景、小心事,当然也有大世界涌在屏幕上,配衬的好听音乐旋绕在空间。徐静蕾靠在沙发上坦然自若,令人想起多年前关于她的一段采访,那时候《当爱情进行到底》刚刚热播,徐静蕾满脸都是羞涩紧张。到两年前朱军采访她,提到她九十多岁的奶奶,徐静蕾会刹那间热泪盈眶。

  时光跳到现在,现在徐静蕾还是很朴素,用朴素形容一个明星似乎让人觉得这个明星始终有些肆无忌惮,她嚣张地挑战娱乐圈的潜规则,那就是一个明星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光鲜亮丽。她甚至对所谓的时尚派对始终生疏。但是,她最大的变化是已经十分从容,懂得语句间的退守,什么话应该说什么话不应该说,在某些时候甚至会主动出击。

  这个女人如小宇宙般积攒力量,一路散播着爆发后的星火:《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当梦想照进现实》,《伤城》,《投名状》,博客每日勤奋更新,《开啦》杂志的顺利运营……在这一路中她变得坚不可摧。她是有新鲜感的,好奇的,勤奋的,上进的,她又是有缺陷的,朴素的,生涩的,她是强悍的,又是柔弱的。她终于满足中国人的每日所需:那就是缺失安全感与大众精神信仰的时代需要毫无距离感的明星,接近普通人却比普通人拥有更多机会的明星。

  率性•节奏主义者

  爱情题材如同人类天性一样始终贯穿徐静蕾的人生经历。许多年前十八岁的少年徐静蕾赶考中戏和北电,三试的时候,她捧着一张稚嫩的脸痛哭奶奶,奶奶!这张同样的脸在几年后演绎了当时风靡一时的《将爱情进行到底》,这部被称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偶像剧成就了许多人,玉女偶像徐静蕾就是其中之一。

  “实际上我不想再继续抿着嘴笑了,老是‘玉女’,多没意思!”被要求演成玉女的徐静蕾说,观众喜欢的还是最真诚的东西。

  电影是一部双刃剑,能成就演员也能毁灭演员。这个时代阿猫阿狗都在拍戏,他们已经完全忘记观众是多么挑剔。让徐静蕾真正懂得在荧幕上掌控自我的戏,不是《将爱情进行到底》,而是《我爱你》,谁都记得徐静蕾打破往常形象在这部戏的荧幕上发疯发癫,仿佛她就是一个世俗又歇斯底里到一塌糊涂的女子。

  “之前我在表演上其实一直是很不自信的,比方说流泪,我当场也能哭出来,可那全是靠招术和技巧。但到了《我爱你》,我感觉自己确实找到一种节奏也学会了一种控制。节奏和气氛对于电影、对于表演、对于导演都太重要。”

  2002年徐静蕾的导演处女作《我和爸爸》大获成功,她在微妙细腻的情节中将一个反叛的父亲和一个骨硬的女儿描述得极其微妙,细腻与真实成为徐静蕾要求的规律,而她以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界名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来改编电影,也同样运用了这样的规律,这部小说改编非常难,因为通篇都是一个女人的“喋喋不休”,充满心理描写、文字热情和神经质情绪,很显然徐静蕾对电影剧本要求非常严格。拍完之后,所有人都问徐静蕾同一个问题: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这句话你是指你自己么?徐静蕾十分痛快: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歌德说的。两个人永远都是两个单独的个体,谁也不可能成为他人,就是你想改变别人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顶多也就是能在生活细节上有那么一点影响。即使再怎么相爱,仍然照样是一件很孤独的事。”

  人们开始叫她才女,“我光是靠什么东西呢?所以希望自己知道得更多,无愧于这个称呼。”盛名之下有些心虚的徐静蕾开始拿她所了解的规律去思考更深刻的命题,“既然我对很多事情很感兴趣,我就想去试一下。”

  每个人都在经历生活中慢慢成熟,“一个人坐得住特别重要。”徐静蕾说,“未来的路不要太浮躁,要能承受生活的沉寂,厚积薄发。”此时她开始想要拥有更多的东西,但条件是一步一步要走得更稳,《当梦想照进现实》开拍了,这部片子非常小众,在一个房间里,两个演员从头到尾聊上100分钟——听起来就是一部实验剧,即使票房惨败,徐静蕾却觉得圆满,“即使只有一两万的票房,但框架搭起来了。”对光影和音乐的变化,表演节奏的变化是静蕾呈现的别样惊喜,“控制节奏对导演来说很重要,在同一环境下气氛的转变这些都是很细微的,比如我用光影的变化,用音乐的变化,从表演节奏、从剪辑节奏上来控制整体的节奏。” 从这部戏里她有了真正的进步,“得奖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明白了更多东西。”

  梦想•猝不及防的的未来

  从自己的博客风靡而幡然领悟到可以办电子杂志的徐静蕾再次披上战甲,这次她扮演的不再是华人女导演,不再是博客里絮絮叨叨的老徐,而是一个运筹帷幄的主编。“当杂志主编是我可怜的一点梦想。”多年前她这样说过,现在她实现了。她的杂志依然流淌着细腻真实的风格,视角从大世界大政治蜿蜒到小人物小情绪,包括《开啦》杂志的街拍版本,也尽是真实可靠贴近普罗大众的潮流,她本人还在里面客串“老徐专场”,秀一下买的新衣服。那些衣服也都是街头青年的装束,朴素,肆无忌惮,流水账的青春与成熟,明亮的从眼睛后看着你,如同她的文字。

  徐静蕾还喜欢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拍摄中的花絮,英国大导演明格拉却难以接受:“对我来说这是噩梦,我怕其他人看着我干活。”似乎对大师来说,真正的导演艺术是很个人的事情,徐静蕾却觉得记录本身就源于这是她对生活的态度,“这些记录绝对不是出于想曝光给大家的心态,在所有的记录中,我从来不涉及我自己或我家人的私生活,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怀疑论者不断诟病她的实力,认为她根本底气不足,无法承担“才女”称号,也根本没有本事控制这么多事情,质疑她是否有“硬后台”、“枪手”,但徐静蕾终究抓住了一切机遇,因为这个时代只需要结果,她所有的面貌和行动都能够顺利完成这个结果。而关于带有典型“徐静蕾印章”的电影、杂志、文字都流露出一种缓慢的细腻气质,“一个人的成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也许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很多的想法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这个改变的过程本身是缓慢的,有时甚至是你完全意识不到的。”

  徐静蕾现象远非规划性的结局,它是猝不及防的,你甚至不可以用按部就班来形容。这种没有长期规划的动作不可解释为智慧,但用“生活的智慧”却可以概括。“一旦决定去做,就不会存在无序或者无规划的状态,每一个细节我都会尽力去做到最好。这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