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冯远征:差点放弃了表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2日 22:17  东方人物周刊

  文|本刊记者 周霞

  如今,没人说冯远征的长相是个问题,但是当年,那个审美标准单一的年代,就因这长相,他处处碰壁,差点与表演绝缘。

  “一点弯路都不走,就不叫远征了。”冯远征在新书《如果爱》中写道。

  所谓一波三折,在生活和事业上,他都曾遇到过不少。但多数时候,他都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

  正因这样的心态,在练习跳伞4年却没能进专业队的时候,在北京电影学院考过三试却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在成年后出水痘全身涂满紫药水的时候,他都不曾感到过绝望。

  这些年来究竟什么时候最绝望?对于这个问题,冯远征想了想,回答说:“还是在离开青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后,差点放弃了表演。当时因为绝望才不想干了,如果还有一点希望,我一定会干下去。”

  一个工人的表演梦

  1981年5月,冯远征高中毕业了。

  当同学都开始为7月的高考做复习准备时,已经?学了4年跳伞的冯远征,却偷偷搬着行李去了跳伞集训队。他希望通过8月份的全国比赛,成为一名专业的跳伞运动员。

  然而,比赛结束后,他并没有如愿进入专业队。之后,他想回学校复读,却因一个莫须有的所谓校规被学校领导一口拒绝了。“从学校出来,我就感觉自己完了。”冯远征说,那年开始,国家不管高中生的毕业分配了。

  几番周折后,冯远征进了北京一个拉链厂。在工厂环境的影响下,冯远征也“开始痞了,会骂街了”,当他以为生活会一直如此继续时,有一天,一位工友突然约他下班后一起去报培训班。

  那是个朗诵声乐班。在朋友的鼓动下,冯远征花5毛钱报了名。在那里,他发现了工作之外的另一片天地。尽管别人谈到的莎士比亚、老舍、曹禺,冯远征当时还不太了解,但跟这些“文艺青年”在一起待久了,他开始对文艺产生了兴趣。

  “当时起点还比较高,教朗诵的是张筠英和瞿弦和老师,教声乐的是宋世珍老师。”冯远征回忆说,培训班没结束,他就喜欢上了表演,并自认为很有悟性,“我突然发现自己有了新的出路,可以不在工厂干了。”

  于是,冯远征从朝阳区开始,在北京各城区之间马不停蹄地报班。“只要有业余表演班的地方,我几乎都去过。”当时每报一个班20、30块钱,他一个月的工资都花到这上了。“表演把我在体育上的热情激发了出来,文体不分家,这两行共通的地方就是上进和勇敢的精神,所以我很感谢那4年的跳伞经历。”

  1981年底,拉?链厂工人冯远征,把一腔热情全投入在表演中。他并不知道,不断的打击也将接踵而至,并在此后伴随他好几年。

  燃起的希望破灭了

  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冯远征学表演。

  当时做演员的外形条件,要么就是阿兰?德隆,特别帅;要么就是高仓健,特别酷。大家根本不能接受一个“还没长开”的冯远征,更何况他还总穿着绿上衣、蓝裤子。“连班里的女生都不太理我”,冯远征总结说,当时的审美标准,太单一。

  冯远征认为长相绝不是最重要的,听老师讲课,他比其他同学领会得更快;演小品的时候,那些长得帅的往往还没他演得好。因此,那些冷嘲热讽和打击,他非常不服。

  1982年冬天,冯远征彻底辞掉了拉?链厂的工作,下定决心在表演的路上谋求发展。起初,在一些展会做临时工,一赚够培训班的学费立刻就走人。直到第二年6月,冯远征才经人介绍去了青艺。

  尽管在青艺,冯远征只是跑跑龙套的编外人员,但他很看重这份工作,在这个正规的演出单位里,也渐渐有了些归属感。

  “你觉得自己是青艺的一员了,干得挺来劲的,也可以去食堂吃饭。尤其是门口的大爷大妈很亲热地喊‘小冯,有你信’的时候,就真觉得你是这里的一员了。”

  然而,他到底是个编外人员,“比如全院开会、上级领导接见演员,你都得回避。到了关键时刻,剧院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在冯远征的心里逐渐累积起来。那根一直紧绷的弦,在看到希望即成幻影之后,突然松懈下来。

  在青艺待了一年后,院领导告诉冯远征,以后正式演员基本上只招大学生。这番话让冯远征再次备受打击。

  1983年5月,冯远征决定离开青艺,不干表演了。从剧院走出来,他对自己说,“算了别干了,这样的日子没个头,也看不到希望,重新找个工作吧。”

  回到家里,日子像回到了1981年高考后。冯远征又开始没事出去遛弯。从前他喜欢在王府井书店看书,再去看张秉贵卖糖的“一抓准”。年龄大点了,就喜欢从台基厂的家里,走到天安门广场,再走回家,走一圈心里就舒服了。他特别喜欢下雨,有时候下大雨也不打伞。

  有一次下暴雨,冯远征从西单的朋友家出来,雨正是最大的时候。他看到其他人都在商店里躲雨,突发奇想,“我干嘛不骑车回家呢?那时汽车也少,马路上几乎没有人,我啊啊啊地特别兴奋,还撒着把,旁边的人就冲着我喊,牛逼,真牛逼!我就特高兴。”

  这是冯远征式的发泄,也是冯远征式的绝望。

  感谢人生的低谷

  “如果不是宋世珍老师那一次骂我,不是钮心慈老师的鼓励,我可能真的就放弃了。他们给予你的东西并不一定说多大,就是点这么一下,点到内心里,就给你拨开了。”回忆过去,冯远征很是感慨。

  离开青艺后,冯远征再次见到了宋世珍老师,告诉她自己不想干表演了。宋老师是急性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出息呀!我真是白教你了。这样,你回去想三天,想继续学你就来找我,不想学你就别来了。”挨了宋老师的骂之后,冯远征又找到钮心慈老师,钮老师没有用激将法,而是热情地鼓励了冯远征,“我觉得你长得挺好,比你丑的人有的是。”

  三天后,冯远征去找宋世珍老师,决定继续学习。

  1984年,冯远征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在三试都通过的情况下,最终却落榜了,这给他带来了又一次打击。好在,他当时正在张暖忻导演的《青春祭》里出演男一号,一回到剧组心情很快就好了。

  停机当天,他平生第一次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尽管没上电影学院,但我还是要继续干表演。中国有句老话,不撞南墙不回头。我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30岁就是南墙,那会就算撞了南墙我也不会哭,我会欣慰地笑,因为这条路是我自己走过来的??”父亲把这封信珍藏了好多年。

  1985年,冯远征在武汉拍完一部电视剧后,赶回北京参加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考试。“考这里不像考其他学校那样忐忑,我已??演过电影和电视剧了,自认为长相已经?不是问题,心里比较有把握。”最终,他顺利进入人艺,并工作至今。

  如今,冯远征的表演事业如日中天,他早已不用为长相发愁,很多人甚至说他越长越帅了。回想起那段最绝望的日子,冯远征觉得挺庆幸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受点罪、受点打击很有必要,那段生活会让我更珍惜现在,工作起来更努力。反过来说,你知道这幸福是怎么来的,当低谷再来临时,你也会有心理准备。”

  整个采访,冯远征都在以第二人称“你”回忆自己,犹如解读一段别人的历史,置身事外,有滋有味地品着自己。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