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社会企业家李连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 19:08 《东方企业家》杂志

  采访_李攀、孙海燕、黄锫坚、陈俊

  文_李攀

  摄影_邸晋军

  从《少林寺》到《功夫之王》,他的矫健身手在银幕上未曾有过敌手。正因为此,他的敌手比谁都强,因为是他自己。

  过去一年,李连杰不断在各种娱乐现场宣扬他的壹基金,很多时候,他显得那么谦卑而紧张,很少有人意识到,他是以一位社会企业家的身份在做事。从聘请贝恩咨询、奥美做市场调查和营销推广,到引入德勤审计,李连杰甚至比许多企业家都更明白各类商业术语,比如战略、定位、营销和资本。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他经常调用各种比方来解释慈善与企业经营的异同,比如把捐款人视为消费者,把基金会的透明比作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把基金会和NGO(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视作风险投资基金对初创企业的扶植和筛选。

  中国人已经学习了太多的公司治理、管理层激励、资本运作理论,而在慈善和公益方面,却连基础必读书都未摸过。在成熟国家,第三部门(民间组织)的作用和地位,堪比政府和企业。在海外苦心研究NGO的李连杰,正在做国人亟需的科普工作。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最缺乏规范的NGO或者基金会管理的地方。但也有人认为,中国有最好的NGO发展空间,因为没有规矩,所以会创造很多奇迹。在华南冰灾与四川地震之后,李连杰几年的慈善实践终于进入社会主流人群的视野。我们相信,一旦公益事业的商业模式打造成功,中国将有汹涌澎湃的公益奇迹,正如当年的风险资本催生出众多的网络和高科技奇迹。

  李连杰说:“当人们忘掉李连杰的时候,壹基金便成功了。”

  “你不刺痛自己的时候,你没有这种危机感。但是我从2004年就一直提醒这种危机感。一度在所有能够的时候,不要脸皮地,在任何场合……但是这一次,(灾难)刺痛了每一个人心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才去关注(我们)这样的基金。”

  沙发上的李连杰神情略显疲惫。窗外,今年最大的一次沙尘暴渐渐偃旗息鼓,夕阳斜射进来,侧逆光中,他的脸满布沧桑 —— 这位在大银幕上永远英气勃发的“功夫皇帝”已经45岁。他的嘴唇干裂,前些日子有媒体描述他“因在四川忙于赈灾而累得嘴上起了水泡”。

  这是5月29日,汶川地震17天后,壹基金筹到的善款已超过7000万元。交谈的地点是在天津泰达开发区的一家酒店,那里正在举办一场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论坛、亚洲协会的第18届企业年会 —— 该协会背后的支持者正是已有95岁历史、全球影响深远的私人慈善机构 —— 洛克菲勒基金会。李连杰特地赶来,为他仅有一岁的基金做特别演讲。次日,他将飞往台湾,去两所大学的EMBA课堂演讲,并学习台湾“9 . 21”地震的重建经验。

  超越娱乐

  “现在的报道很多还是说李连杰是一个娱乐明星,在四川救了灾,有什么感人的故事等等。只有少数专业度很强的媒体会说,这是一个NGO团队的行为。”

  他的表情极为丰富,忽开怀、忽谐谑、忽忧郁,变化迅捷,简直像他电影里的身手;手势很多,其动作幅度仿佛在比画招式。尽管“去娱乐化”是李连杰的强烈愿望,但“国际巨星”的身份并不是一份可以轻易抛弃的资产,这令他更容易获得世人的关注,他也很善于利用这一资产。

  在亚洲协会年会的午餐演讲上,他使用中文,不断获得掌声和欢呼 —— 尽管现场数百位听众中,老外多过中国人;尽管他们并非狂热的年轻影迷或功夫爱好者,而是各国政府官员、跨国公司高管、律师、学者和本土企业家。演讲结束时,他号召:“如果您认同我所说的理念,就请举起您的手。”餐厅中超过2/3的人举起了右手,有人甚至举起了双手,包括很多因为没有佩戴同声传译器以致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的老外。

  从2005年10月在北大的演讲,到去年4月壹基金正式成立后在各种公开场合的发言,3年来我们已经熟悉了李连杰对“壹基金一家人”的反复表述,也逐渐习惯了这位前武术冠军和功夫明星的身份转变 —— 慈善家,同时,也继续消费许多关于他的传言和质疑 —— 在他投身的新领域,“八卦”依然如影随形。

  光靠鼓动人心的演说,当然不可能支撑起一个可持续的组织和模式。壹基金网站上展现了一个专业和清晰的组织架构,每一季度及时的财务报告和工作报告,已经显示出这个组织与中国其他NGO的不同。而地震发生后,壹基金在上海联合数十个草根NGO,利用吉祥航空提供的专机向灾区直接抢运物资的行动也让人印象深刻。

  当原定45分钟的专访延展为两个小时的长谈,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多的震动,终至于激动。李连杰想要为中国和亚洲构建的“新慈善商业模式”,听上去具备坚定的信念、宏大的愿景、系统的理论支撑、明晰的制度保障、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执行方法。他对全球经济大势的把握相当准确,能够轻松随意地列举各种统计数据、分析各国的财务或法律制度,也时不时蹦出来几句流利的英语。在他身上,我们看到比很多企业家更为强烈的企业家精神,更惊讶于他卓越的学习能力与自我进化能力 —— 要知道,他只读了一年小学就被挑选去练武术,此后再未正式踏进课堂;而当他10年前刚闯入好莱坞时,曾经要躲在厕所的马桶上背短短的几句英文台词。在当下及未来的中国急切需要并即将发生的诸多重大变革中,他也许会成为重要的领导者之一。

  新慈善模式

  “壹基金筹到的善款……在我内心中就像爆竹和炸弹,如果在未来我们不科学地、理性地、有序地把这些钱用在灾区,那随时会爆炸的,炸得粉身碎骨。”

  李连杰数次强调,“要把慈善事业当成一个上市公司来管理”,在他看来,这样便能解决中国公益组织目前面临的四大问题:缺乏公信力;缺乏专业、透明的管理;没有清晰、持久的目标;捐款不方便。

  壹基金挂靠于中国红十字总会,无疑是深谙中国国情的一个战略 —— 在获得其半官方身份的“政府公信力”的同时,壹基金也保持民间NGO的独立身份,营建自己的公信力。“我们最初考虑过很久,要不要挂‘李连杰’这三个字,后来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是得挂,它意味着一个可以防止被拷贝的品牌,也具备一定的公信力。”但李连杰表示,如果三五年之后,“壹基金”这一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李连杰”三个字可以逐渐淡出的话,那将是他乐于看到的,“那就证明这个平台是一个更常态的,可持续的模式”。

  公信力的获得更需要依赖专业、透明的管理。李连杰首先设计了“全面与国际接轨”的外部托管体系:请来德勤做财务监管;奥美和BBDO(天高,全球排名第二的广告公司)做市场推广;贝恩咨询做全球战略。除了在网上发布每季度的财务报告,我们看到,壹基金为四川地震募集的救灾物资也进行了及时的网络公示,捐助人、捐助物品的名称数量及去向相当清楚,江油、什邡、安县、茂县、青川等重灾区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这些物资。

  壹基金的“义工”体系可能是最具特色的一个结构设计:有行业专家义工、永久义工、学生义工、团体义工四个层次。行业专家义工的队伍主要由学者及企业家构成,他们每人每月只需承诺捐献1个小时,出谋划策或提供帮助。这样既获得组织发展的智库,又集合这些专家本身的公信力,从而增强整个组织的公信力。事实上,专家义工能提供的帮助远远甚于“每月1小时”,例如,为壹基金在上海发起的空运物资到四川灾区行动慨然提供专机的,便是一位专家义工 —— 均瑶集团的副董事长王均豪。

  永久义工的队伍更为庞大,他们只需每年捐款999元,并自愿承担一些宣传推广任务。在目前的200多名永久义工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为演艺名人和体育明星,几乎包括了李连杰在近30年演艺生涯中的所有旧友新朋,如袁和平、成龙、周杰伦、刘翔等等。“拉动所有你能知道的演艺界公众人物加入”,与专家义工一样,这是一种“公信合力”。

  至于清晰、持久的战略目标,除了救助自然灾害,壹基金关注“环保、教育、扶贫、健康”四大主题。但其“1人+1元+每1个月=1个大家庭”的概念简单易行,不会对捐助者造成理解困难及心理负担,其操作模式本身便具有可持续性。壹基金有一则视频公益广告,主题为“善心不分大小”,“捐出你重要的一元”,“重要”两个字可以说满足了每个有慈善愿望的人的心理诉求。壹基金成立一年,获得常规捐款约1000万元,为地震特设的募捐获得善款8000余万元,目前加起来也许仅与李连杰本人拍一部电影的片酬相当,但当这个捐款模式持续滚动下去,其累积效应将会相当可观。

  为了解决捐款不方便的问题,除了传统的邮局汇款和银行转账,壹基金开辟了创新型的捐款渠道:手机短信和网上捐款。目前通过手机短信的捐款额已占壹基金所获善款的32%(传统方式占65%),上升势头明显,以致中国红十字会在这次的救灾募捐中也依样跟进。

  在网络捐款方面,国内主流的网上支付平台 —— 腾讯的财付通、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快钱在线都已经和壹基金对接。这一方式占的比例过去很小,但在这次的抗震救灾募捐中,网络的威力来了个井喷,截至5月23日8时,壹基金通过QQ网民在线已募得2213万元,而这些捐款来自近29万个人。最初壹基金网站联合了中国16家网站一起行动,到了5月底,全球已经有10.75万多个网站自动与之链接。网络渠道必将成为最具成长性的善款来源。

  “打通产业链”

  “其实我不喜欢埋怨任何制度。因为制度是人创出来的,法律就是人走过之后才总结的一些经验,去规范人的行为。但是,所有的开创者却是创造奇迹、创造世界的,企业家就是带有这种精神。”

  李连杰对于慈善的想法和实践,无法不让人想起另一位成功的“跨界者”—— U2乐队主唱波诺,这位2005年《时代》周刊年度人物以创造性地参与慈善事业闻名,更是在欧美掀起“购物即行善”潮流的“红牌计划”的倡导者。

  李连杰不认为自己和波诺有什么相似性,也不承认自己是“社会企业家”,但认为自己的事业和他们的理念相通。确实,李连杰尽管选择了看似传统的慈善基金会的形式,但他的作为,却完全符合美国社会企业运动旗手Bill Drayton对“社会企业家”的定义:“他们的职责是发现社会中的脆弱部分,并用新思维和新手段使之恢复应有的强度。”

  Bill Drayton的另一句名言是:“社会企业家不满足于授人以鱼,也不满足于授人以渔。不革新整个渔业产业,他们就没心思休息。”对于发动企业捐助,李连杰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种“打通产业链”的“崭新的21世纪模式”:3月份,壹基金与华谊兄弟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未来10年内,由华谊兄弟为投资主导的所有电影,观众每购买1张电影票,华谊捐1毛钱;而与华谊关联的四大电影院线,每卖出一张票,也会相应捐出1分钱。同月,壹基金又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达成7年协议:该赛事每销售一张门票,主办单位即捐出1元钱。“这个模式可以拓展到每一个工业,比如服装业,每卖一件东西捐1块钱,在香港大I.T和小i.t都已加入;饮料业,每卖一瓶饮料可以捐1分钱;房地产公司可以每卖一平米捐1块钱;银行怎么进入?像信用卡(的消费)和积分都可以加入……如果把整个企业的产业链带动起来,在每一个企业的产品当中,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的捐赠,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捐赠,重在参与,我相信这股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李连杰的最新游说战果是来自欧洲的歌诗达邮轮。这个急欲在中国市场扩大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已指定捐助壹基金200万元,“它一年的流量有100万客人,那我就说,最豪华的邮轮,在周游世界的时候,也要肩负对地球的责任,每一个人上船都可以捐1元钱,那么一年就是100万欧元,就是1000万元人民币。”

  积极入世的佛教徒

  “我是一个走过来奇奇怪怪的人,见过很多皇后、总统,见过很多有钱有势的人,见过黑社会,经历死里逃生等坎坷的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到今天我才说,我愿意,在我40岁以后,把爱回馈于社会。”这是李连杰2005年在北大所作的投身慈善事业的宣言。

  2004年在马尔代夫亲历海啸,是李连杰多次讲过的思想转折的触因。而为了达成新的人生目标,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去学习,包括美国、欧洲、印度、中东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准备充分后,他先在美国和中国香港注册机构,然后才在中国大陆大规模推广他的理念和模式。

  李连杰自认,他的学习动力来自于他对宗教的思考和领悟。他是一个显、密皆修的佛教徒,10年前李连杰遭遇人生低潮,跋山涉水寻求生命真义,最后得到某位青海藏族高僧指点。在接受《东方企业家》采访的时候,他左手衣袖下露出半串墨绿色的蜜蜡佛珠,脖颈间也隐隐露出一条同样颜色的长念珠 —— 据说他收藏了上千条佛珠。

  杜维明对李连杰的评价是“Engaged Buddhist”,即“入世的佛教徒”。确实,在中国人偏爱的大乘佛教,尤其是禅宗的思想精髓里,修行并不是出离世间的,“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恰是后世所谓“人间佛教”的理论立足点。

  “我没有办法选择生命的开始,但是我有勇气走到最后一步。”这是李连杰在《霍元甲》中执意要加上的一句台词。“烦恼即是菩提”,《坛经》如是说。贫寒少年、武术冠军、功夫明星、佛教徒、专业慈善家,李正东、李连杰、Jet Li,我们看到他一路行来,以不间断的勇气,在烦恼的世间修行他的菩提。

  志愿者,你的专业是什么?

  《东企》:你刚从四川灾区回来。据你观察,在此次赈灾过程中,中国民间NGO的表现如何?跟海外NGO比,还有哪些差距?

  李连杰:我不是一个裁判,不能给予审视和评价,这个监督的任务应该是媒体。我只能介绍我们的做法。我觉得头十天,是在用时间跟生命去搏斗,我们的政府,这次真的像一个巨人的肩膀承担起国家的责任。

  许多NGO直奔汶川、映秀这些最重的灾区,其实那些地方有国家最大的军队驻扎,医疗、物资全部配套的,一系列的传送带,你根本上不去、插不上手。反而是因为战场的扩大和(受灾地区)横向发展的急速,有些地方似乎伤亡人数很少,但是它缺乏生存物资,这些才是NGO要做的盲点。

  我们平常说“吃喝拉撒睡”,政府在电台里说的就是需要帐篷、水和粮食,很难在电视上讲,他需要撒和拉。这时候NGO就要想到,带什么?带垃圾筒,哪怕是厕所,带妇女的卫生巾,要带更多细腻的东西。我还真的不好意思讲,其实我一直在收购装尸体的袋子,因为你要防止疾病的散播,以及保持对死者的尊重。十几万军队上去,加上几十万灾民,他们有多少垃圾要处理?政府在抢救人的时候顾不到的这些东西,才是NGO应该去做的。

  当然,头十天里最关键的是一口气,就是从恐惧中失去亲人的这些人的心态,因为国家和军队,因为民间组织这些斗志,使他们对生命有了希望:有人在帮我们,我们并不孤独。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气势。但是我们一回到办公室,马上就要总结:志愿者,你的专业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作家,我不能把您放到那个位置上,您要把您最好的专长发挥出来。你必须了解,不能说是志愿者就都去背东西。我希望了解你志愿的时间是多少?三天,我给你安排三天的活;半个月,我给你安排半个月的活。我的做法是一定要量力而行,而且在整个战场上,让每一个人发挥他的最大能力,这是我在学习中去运用的一种方法,这也关系到灾后重建,很漫长。

  基本上记者都在问,哎呀,前方感人的故事是什么?几千年来,我们的服装、饮食习惯、住房都在改变,七情六欲(的变化)基本不大。任何一个灾难都一定有极度的悲伤和极度的美丽,只是我们不清楚这些故事。所以,我很冷静地知道,他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也一定有很多一点点人类的丑陋在里面 —— 倒卖物资什么的。这很正常,各种人性都在那里会表达出来。所以,对于任何问题我一点都不惊讶,但我要理性地思考它怎么能持久地发展。

  《东企》:人类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是遗忘,现在可能大家都很关注,但再过一段时间就很难持续。

  李连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小时候的灾难不说,1990年代以后,每一次灾难发生了,两天以后媒体启动,大量的画面、文章、音乐渲染,使得人的感性全部冲上来,那些人性里的美丽“哗”一下全爆发出来。全部都在筹钱,您要没赶上星期六、星期天倒也好,要赶上了您就三五天以后钱才能转到户头里,再转成物资,去到前方已经是七天以后。其实那些挨不过三天的生命,就已经结束了。两个半月以后,可能人们已经不记得这件事。

  如果没有这个地震,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去思考年初雪灾的时候,那些善款在哪?有没有真的帮助到弱势的群体?有谁在跟踪报道,在持续了解?这些都是壹基金在反复思考的。像四川地震这样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夏天的天气会怎么样?有没有变化?雨水会不会更多?今年的冬天会不会更冷?我们在思考,怎么样储备其他的子弹,去针对未来的灾难有所预防。但是主导的舆论和思维目标都在一个战役上,你现在要为别的筹款,别人说你有病。真的!但是你不能不面对,要科学地、理性地分析未来,所以我必须去储备子弹。

  这次地震,企业家们、民间力量筹集了300多亿善款。但一次可能我们咬牙能够挺过去,但是来三次就有危险了。如果一年来三次,民企将会伤筋动骨 —— 流动资金不够,无法扩大再生产;国企、合资企业,都将发展放缓,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列车就会放慢。

  如果换一个简单的思维,情况就不一样。也就是壹基金的做法:中国有5亿手机用户,一人一月一元,一年60亿,很简单,如果遇到这种大的灾难,我们只要加大力度呼吁每个礼拜捐一元,一年就是240亿,没有个人和企业会伤筋动骨,经济照样持续增长。我并不是反对急速地筹款,我很感动,但是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去看,这种方式可持续性的力量是比较短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