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刘锡三:从经营草帽辫到帽业泰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 01:41 中华工商时报

  穆明

  刘锡三从1911年创办帽庄开始,在日后的经营中充分显示出为了事业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使企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擘画才能,以比较独特的经营管理打造出一个知名企业

  天津盛锡福帽店是当今天津金街上的一家名店,至今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当年,其创始人和经营者刘锡三为发展国货、打造名店,历尽艰辛,苦心经营,终使盛锡福成为海内外享有盛名的帽庄。

  刘锡三,别名占恩。1885年出生于山东胶东半岛的掖县沙河镇。自幼家境贫寒,早年在青岛一家外国饭店当小僮。后经人介绍到美商美清洋行当练习生学做草帽辫出口业务。他好强上进,工作勤奋,还刻苦自学了英语,不久就被提拔为洋行的职员。

  刘锡三在美清洋行逐渐成为经营草帽辫生意的内行。当时国内“提倡国货,振兴实业”的潮流正推动着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刘锡三也在报刊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话:“中国如不能自造物品,六十年后恐中国所有之金钱,皆输于国外,则中国灭亡将近矣。”邻国的朝鲜不是被日本灭亡了吗?联系自己的业务,他想到,中国人与其出口草帽辫,再买进口的洋帽辫,何不用自己的草帽辫自制草帽。1911年,刘锡三和他的表兄芮某合资在天津开设盛聚福帽庄。他们在估衣街归贾胡同租了一间门脸,除了制作草帽,秋季也经营弹棉生意。刘锡三从青岛赊购草帽辫,到天津做成草帽成本很低,因此这个不起眼的小帽庄,却盈利不薄。第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后,刘锡三随美清洋行迁到天津,在美清任职的同时,继续经营盛聚福帽庄。

  进入20世纪20年代,连年的军阀混战,使天津租界地以外地区经商环境进一步恶化,商家开始向租界地转移。盛聚福也迁到法租界,在天增里附近(现交通旅馆旁)租了一间楼房门面,雇用四五人,专营草帽生意。楼上生产、楼下销售,开支小,成本低,盛聚福的草帽因此价格便宜,销路越来越大,一间门脸的门市已不敷使用。刘锡三的表兄芮某已于1925年病故,盛聚福从此由刘锡三独自经营。他一心要做大这个生意。本族的刘子山是东莱银行股东,通过他的关系,刘锡三到东莱分行的两层楼房(即现在渤海大楼旁),作为帽店的新址。从此把店名改为“盛锡福”,并为盛锡福的产品注册了“三帽”

商标。刘锡三在店名、商标中分别加入自己名字的两个字,可以看出他发展企业的远大抱负。为了集中全部精力搞好经营,刘锡三不再委托代理人,他辞掉美清洋行的差事,专事经营盛锡福帽庄。

  当时,盛锡福制作的草帽为圆顶宽边式,虽有一定销路,却卖不过一下子时兴起来的日本硬平顶式草帽。日本人用中国出口的草帽辫加工成这种新款式的草帽,再向中国出口销售,获利很大。刘锡三就试用普通漂白草帽辫仿制这种硬平顶草帽。正巧有一个叫桑斯的法国人要出让他从法国运来的折式草帽机器,被刘锡三当即买下。此后盛锡福改用机器生产硬平顶帽,同时刘锡三又从青岛聘来漂白技师周绍熙。这样盛锡福草帽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突破。当时一把草帽辫仅合2角银币,可制成草帽5顶,加上工料费也不到2元,在市场上卖到6元,还非常畅销。因此日本草帽反倒是卖不过盛锡福了,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

  1926年底,正赶上盛锡福3年结算大账,获得的纯利是十万多银元。盛锡福的资金充裕了,为自身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刘锡三发觉社会上妇女开始以戴草帽为时尚,他迎着这股正在兴起的潮流,聘来一位白俄妇女做女帽设计师。很快,盛锡福生产出一批批做工精良、带有异国情调的新款女式草帽,在女帽市场上崭露头角,倾倒了许多爱美的女士。与此同时,刘锡三的经营思路也更为灵活。他在法租界天祥市场内设立了第一分销处。又在盛锡福附近的滨江道(现登瀛楼对面)增设了进出口部,一方面做草帽辫出口业务以及兼营其它贸易,另一方面负责办理进口澳洲羊毛,准备开辟呢帽生产。

  进入上世纪30年代,盛锡福的产品又做了较大的改进和创新。1931年他们独出心裁,首创用各色毛线、棉线和棕丝帽辫制成各式帽子。一上市就特别受欢迎,很快流行起来,不仅畅销于华北各地、而且远销到南洋群岛一带。1934年,盛锡福在1931年设立的通帽工厂、毡帽工厂、印刷工厂基础上,又增设毡帽帽胎厂。所用的全套制胎机器是刘锡三以20万元银元从德国礼和洋行买到的。从此盛锡福生产的三角式、流行式等各种呢帽和一部分礼式毡帽的帽胎完全自行制作,不再依赖进口。

  到抗战爆发前,盛锡福已经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经营体系。除了天津的总店和分店,还先后在北平、南京、上海、武汉、重庆、青岛、济南、徐州等地设立分号。各分号在经营本厂产品的同时,也采购部分当地产品出售。以种类多、质量优、价格廉,畅销国内各大商埠,还远销到欧亚各国。“三帽”牌在国内外声誉越来越高。在盛锡福帽庄鼎盛时期,全厂正式工人有二百八十多人,生产忙季还要大量录用临时工。产品达二百多种,年产各种帽子40万顶。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天津后,民族工商遭到严重破坏。盛锡福没有躲过这场灾难,迅速由鼎盛转为萧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国民党挑起内战,各地交通阻滞,原料来源中断,盛锡福的生产和经营均陷入困境。到解放前夕,已到无力支付工人工资的地步,厂内仅剩下一百二十多人。

  刘锡三从1911年创办帽庄开始,到1948年去台北经营盛锡福分号,在长达37年的经营中充分显示出为了事业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使企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擘画才能,以比较独特的经营管理打造出一个知名企业。

  盛锡福帽庄在历经了社会制度和企业所有制大变革、生产经营品种大变动以及企业组织大调整以后,“盛锡福”招牌的魅力和影响仍然没有泯灭,1980年,这个老字号又得到恢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