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间艺人赵本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 20:13 中国财经报

  苗福生

  虽然每年的春节联欢会赵本山是否出场都一直是观众关注的焦点,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赵本山依旧会年年出场,就像年夜饭人们一定要吃饺子,赵本山的小品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几乎成为许多电视观众必要看的一道精神饺子。赵本山之所以如此长久地受到大众的欢迎,缘于他作品中浓郁的民间色彩。

  可以说,赵本山是个真正的民间艺人。

  现在,赵本山的名气太大了。他的名字本身就意味着著名演员、笑星、大腕等等,但是,这些都不重要,这些都可以在他的名字前面去掉,然而,有一个东西不可以去掉,那就是他的民间艺人的身份。我以为赵本山本人也会这样认为,或者至少他一直以这样一个民间艺人的面目呈现于我们面前。

  观众这么多年喜欢他,他也这么多年保持着创造的活力,每年的春节联欢会上,只要他一出现,晚会似乎就掀起一波高潮,多了几分欢快的气氛。我以为,在近距离地和他接触之后,你会发现,赵本山给人们带来的这一切都和他身上保留的民间艺人的本色有很大的关系。

  在今天这个传媒年代,在迅速制造并迅速毁掉明星的年代,人一出名,就很容易走样,变形,犯晕,整个找不着北。有许多所谓的歌星、影视明星,用东北话说,小样儿本来挺纯朴的,一出名就开始假,说话、手势、腔调、表情、发型、服饰,举手投足之间,仿佛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总之开始犯傻。而赵本山一直保持着这种民间本色。

  赵本山起家于二人转。二人转演员大多颠簸流离于东北民间,生活相当艰辛,他们虽然为了生存练就一身绝技,但从不怎么把自己当回事,事实上也没有人把他们当回事。他们来自民间,看演出的也是些“下里巴人”。大家在一起,没有谁高谁下,谁贵谁贱。演二人转,不过是糊口,可是,为了糊口,就得练点儿真本事,要把大家给真逗乐。恰恰是这样民间本色成就了这批身怀绝技的演员,也成就了赵本山。

  我在一次看过赵本山主持的二人转以后,曾经问他,怎么又捡起了二人转。我的意思是,他在小品领域,已经是中国绝对的头把交椅,尽管最近几年,每年春节联欢会,都有人出来挑刺儿,甚至要“打倒”赵本山,但直到目前还看不出有谁能够取代赵本山的小品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赵本山回答很简单,他说,2001年,在家乡看了一场二人转,兴奋得一宿没睡,二人转太好了。他说,二人转来源于民间,在东北流行了300年的历史,贴近生活,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他希望能够把这么好的民间艺术推向全国,走出国门。他不同意艺术的高雅低俗之分,他认为,真正的艺术都是来源于一块土地,艺术家首先要被土地感动,才有根,有根才有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他说,如果艺术家老是把自己端着,觉得自己牛,是个高雅的人,那就完了。

  说起二人转,赵本山的声音抑扬顿挫,表情丰富多彩。你会发现,他是从骨子里喜欢二人转,这么说吧,他本身就是二人转的一部分。听赵本山讲话比演小品还有意思,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幽默细胞的天才演员。他边说,边做出各种滑稽动作,眼、手、脸,浑身上下都是戏,坐在边上的人可能早已被逗笑,但他嘴里却说着挺严肃的话题。赵本山现在把二人转经营得红红火火,这也可能和他的这种追求艺术的本色有关,或者,本色本来就是他的天性。当本色本身就足以充分展示他的才华时,他还需要掩饰什么呢?真正有才华的艺术家,是没有必要端着的。

  掐指算算,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已经霸占了将近20个年头,对于那些急于想换一张新面孔的观众而言,希望春晚每年都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这本也无可厚非,可是谁让赵本山来自民间并一直坚持这样的民间本色呢?毕竟,中国春晚的忠实观众大多数还是咱们这些老百姓啊。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