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赵曙明:应该关注EMBA如何为中国企业服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 18:59 新浪财经

  

赵曙明:应该关注EMBA如何为中国企业服务

  2007年8月28日,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访谈活动走进南京大学商学院。图为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7年8月28日,中国EMBA五周年系列访谈活动走进南京大学商学院。围绕南京大学EMBA的办学理念、优势和特色、品牌定位、师资建设、社会责任以及国际化等问题对话赵曙明院长,以下为访谈实录:

  关于南京大学商学院

  1、赵院长你好,一直以来,南京大学商学院以“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为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作为办院的宗旨和目标。那么南京大学商学院在具体的学院建设中是怎样去体现这个“一流”的呢?这五年来南京大学EMBA项目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赵曙明:南京大学的“一流”目标体现在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团队,以及一流的学术水平。

  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国际化和开放型”。南京大学商学院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时期的商科,具有比较深远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南大商学院在继承南大优良的办学传统基础上,重视办学理念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向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学习,坚持与国外一流商学院保持全方位的合作。近年来,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南加州大学、密苏里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英国剑桥大学、里兹大学、澳大利亚蒙那希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许多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经常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国际知名学者和著名跨国企业总裁来院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选派教师到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等名校进修,接待境外学生来我院学习或进行学术交流。这些交流与合作都大大促进了我们办学理念的提升。无论在课程设置、学科建设,还是在学生培养、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保持世界一流的水准。我们相信,一流的办学理念,是南大商学院在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流的团队,指的是我们不仅拥有一流的教授、师资队伍,也逐步建设了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和市场意识、以及全面的服务理念的行政管理团队。商学院的整体团队的打造,是我们建设一流商学院的保证。南京大学商学院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7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教师都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同时,我们也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引进具有专业素质的高级人才,打造一个适应现代工商管理教育发展模式的团队。

  一流的学术研究是一流商学院的生命线。南大商学院一直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享有盛誉。2002年—2006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社科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项,出版著作、译著208部,发表SSCI、SCI论文10篇,发表一流、核心期刊论文1051篇,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6项。商学院开展了丰富的学术活动,1992年以来,与国外大学合作,举办了五次“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2006年5月与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第二届年会”。斯密论坛、德鲁克论坛、EMBA 大讲堂, MBA名家讲坛等活动已经举办了多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大大活跃了学院的学术气氛。今天的商学院是一个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商学院,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的经济与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

  这五年来,南京大学坚持一流的目标和标准,EMBA项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我们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课程和教学体系,EMBA课程按照世界级的商学院的教学体系来设置,选用前沿的工商管理教材,根据课程的需要,选配教授执教,同时,加大本土案例的研究和教学。

  其次,按照市场的需求,我们提供不同层次的优质的EMBA教育项目,既有本土化的EMBA,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管理具有非常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国际化较强的国际合作EMBA项目,对于外企或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国企和民企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五年来南京大学商学院共培养了900余名EMBA学员,学员满意度非常高。我们的中外合作EMBA项目获得了非常高的赞誉,并在国内外的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2、目前国内只有清华经管学院已经通过了AACSB认证,其他一些院校正在积极的申请准备中,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认证对国内商学院的意义的?南京大学商学院是否也有申请AACSB认证的这个准备呢?

  赵曙明:AACSB的认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承认。认证的过程有助于让商学院明确自己的使命与特色,并有效地促进商学院提升教学品质,形成高水平的运作机制。最终的目标也是为促进商学院自身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认证是目的,更是手段,将推进商学院深层次的改革,提升学院的各方面的工作水平。

  国内商学院得到蓬勃发展也是近十年来的事,整体的水平距离世界一流的商学院还有很大差距。再加上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商业环境与市场机制还不健全,非常有必要学习成熟的商业社会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管理理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商学院更加具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去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认证对于促进商学院与世界一流商学院学习和交流,形成成熟的运作机制,并持续性地加强在商学院建设方面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京大学商学院也在进行申请认证的准备工作。我们在今年进行了CIS的导入工作,进行教学和课程改革,打造师资队伍和管理团队,这一切都是为将来的认证工作做准备。

  3、EMBA正式成立五周年,是时候放慢脚步,总结经验、整顿思绪,为EMBA未来的发展做一个系统的筹划,那么作为南京大学商学院的院长,您是否已经对南大EMBA未来的发展有一个系统构想?

  赵曙明:我对南大EMBA未来的发展构想如下:

  一、诚聘名师传授精深经营之道:南京大学商学院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有教授4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5名,其中不乏长江学者和特聘教授,以及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优秀人才。我们还要引进大批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教授,使得教授阵容更加强大。

  二、开拓国际视野加强海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海外著名院校建立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经常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和著名跨国公司总裁来院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同时,选派教师到欧美名校进修。通过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让南京大学商学院的教学体系与世界的高水平商科教育保持同步。

  三、设置办学软硬件符合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水准:通过前沿论坛、管理沙龙、名企参访、案例分析、拓展训练、团队竞合、实战提炼、计算机模拟、移

  四、整合丰富的人脉资源构筑坚实事业平台:南京大学丰富的校友资源成为学员们取之不尽的人脉资源,融入校友网络,不只丰富了他们的社交圈子,更能促进事业发展,增加了无限商机。

  五、提倡修身重道品位与品质统一:“品质”是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教育的关键词,而“道”是南京大学商学院教育的核心价值。这里的“道”是为人之道、治学之道、经商之道、管理之道。EMBA学员在这里体验到的不只是管理理念的精妙,更能领悟到受用无穷的人生哲理。

  •关于品牌

  1、可以说EMBA项目在2002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开始就处在一个品牌的时代,所以EMBA从诞生的开始就有浓郁的品牌特色,您觉得在激烈的竞争中EMBA如何实现自身的品牌化建设?南京大学商学院EMBA的品牌特色在什么地方?

  赵曙明:中国各商学院都在进行着自身的品牌建设,而且部分学校在品牌运作方面也都有成效。

  品牌塑造是长期的过程,现在的EMBA品牌大部分是依靠大学本身具有的品牌优势,顺势而就的。现在商学院的品牌也基本上是大学母体品牌的延续。品牌是一个组织品质的反映。内功的打造是品牌塑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所谓内功,就是从教学理念到师资队伍,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模式等各方面的水准。高质量的办学是品牌的最重要的保证。其次,要找到自身的定位与特色。只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形成独特的品牌。

  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品牌特色在于建立在扎实雄厚的学术研究基础上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我们的项目不是简单的教学,而是以系统性的品质取胜。

  原来的南京大学商学院比较内敛,不擅长做品牌传播。现在我们开始注重发挥南京大学百年老校的教育品牌优势,并以此为支撑,增加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影响力。我们在2006年注重品牌宣传,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传播出去,收到了很好的市场反响,市场效果不错。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寻求广泛合作,注重市场推广。另外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也是品牌意识的内在体现。

  2、您如何看待EMBA在品牌建设中的市场化运作问题?

  赵曙明:目前很多院校的EMBA项目都进行了市场化运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院校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EMBA毕竟是教育项目,中国的商学院运作这样的项目也才只有五年时间,还有非常多的方面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去研究,我们应该把精力更多地用在EMBA教学的研究以及如何真正为中国企业服务这个核心问题上。

  •关于师资

  1、现在,师资力量还是EMBA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许多商学院缺乏优秀的教授,不少资深教授同时在多所商学院任教,您如何看待这种“教授多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EMBA教学的差异化?

  赵曙明:师资力量确实是EMBA教育的关键因素,但是我们要看到,只有优秀的教授并不必定意味着EMBA的项目品质就高。我上面提到过,办学理念是商学院最关键的因素。一个商学院,或者一个EMBA项目,涉及的不只是个体的教授,而是一个整体,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比如,EMBA项目的目的是系统性地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全面管理素质。那么,项目的定位和目标,课程的设置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案例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等各方面,都是这个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比如,我们的EMBA项目在课程设置时,按照国际最领先的商学院课程体系设计,并将国内外、学院内外的教授进行选择和搭配,有的课程需要中外教授联手授课,有的课程需要南大教授与兄弟院校的教授联手授课,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给学员最大的启发和收益。同时,我们在每次EMBA授课期间,举办EMBA大讲堂,邀请政界、商界名流为学员们就热点问题进行讲座,这些讲座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和必要补充,可以大大地扩展学员的视野和交流平台,这一切都是EMBA项目的总体品质的一部份。

  我认为“教授多栖”的现象具有比较多的正面意义,可以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充分共享师资资源,这也能提高中国EMBA教育的总体水平。同时,这种现象并不会使得各商学院的EMBA趋向同质化。商学院的特色取决于它的办学理念和项目的整体品质,EMBA教学的差异化也在于此。

  2、2002年教育部允许30所国内知名院校开办EMBA教育,规定EMBA项目必须有三分之一的外籍优秀教师。在几年的实践之后,如何来看待这一条款呢?

  赵曙明:这条规定的出台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当时中国EMBA教育刚刚起步,很多教授自己都没有接触过EMBA项目,在教学等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外聘外籍优秀教授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我们的师资迅速成长,学习EMBA教育的模式与理念。但是,实践起来有几个难度。第一,很多学校邀请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教授,这在实际教学中,学员的反馈也不是太好。第二,现在的EMBA学员的外语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在外籍教授教学中,需要翻译的辅助,这样的状况使得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都大打折扣。

  我认为,与国外优秀商学院和教授的交流是必要的,但是不一定要硬性规定要聘请多少外籍教授的方式。我们南京大学商学院一直在对外交流方面走在国内兄弟院校的前列。多年来,我们与美国、荷兰、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著名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经常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国际知名学者和著名跨国企业总裁来院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选派教师到哈佛大学、康乃尔大学等名校进修,接待境外学生的学习访问。举办各种国际性会议。这些交流,一方面可以学习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加速培养自己的师资和教授,另一方面,在学术和多种领域进行合作,提升商学院整体实力,着眼于商学院的长期发展。

  3、您曾经谈到过一名称职的商学院院长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社会活动者,要跟政府、企业联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二是学者,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指导研究生;三是管理者,为学院教学科研发展进行筹资。那么您觉得我国的商学院院长的整体水平还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

  赵曙明:目前,我国高校商学院院长基本是学者出身,院长工作一般是他们的兼职,最多也就占到他们工作时间的一半左右。显然,这与职业化的院长在角色上存在明显的错位,不利于商学院的管理和发展。

  •关于社会责任感

  1、现在大家都在谈EMBA的教育要肩负起社会责任,让企业家不仅能学到理论知识,也能在商业品德、个人素质上得到提高,虽然不能把EMBA当作万能药,但它却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实现?让EMBA的教育中“道”与“术”更好的结合?

  赵曙明:商业伦理是现代商业之魂。早在1975年,沃顿商学院在全美首开了商业道德课程,而最近又设立了首个商业道德博士学位。凯洛格的EMBA也一直名列全球EMBA排行榜前列,其提供的商业道德课程和他的强项课程,例如市场营销、电子商业及领导才能等一同位列EMBA课程排行榜前茅。

  “诚朴”是南大传统精神中最本色的东西。“诚朴”是诚恳朴实的意思,其中“诚”是核心,是根本。“诚”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商学院绝不仅仅是传授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应该是教人诚实端正、求真求善的精神家园,如何做人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商德教育是商学院一个必不可少,极其重要的课程。至于应该占多大比例,则很难定。我想至少可以明确两点:一是商业伦理课程应该是商学院的一门必修课程;二是商德教育应该渗透到商学院的其他课程的教学之中。

  2、现在许多大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口碑,会积极地参加许多社会公益活动,您认为光是这些是否就足以体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您认为企业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赵曙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当然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但是要注意不应该流于媒体造势和炒作,否则,这些活动就已经变了味,只是市场活动而已。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最基本的体现是踏踏实实做好企业,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是一个“多面体”。作为经济范畴的企业,它追求最大利润;作为法律范畴的企业,它要作好“企业公民”;作为道德范畴的企业,它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个人价值的实现、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同社会责任的履行是一致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社会道德呼吁和企业文化理念,而且更应是企业必须参加的社会实践。企业应该建立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观之上。企业不是“赚钱机器”,企业的成功归根到底不在于赚钱的多少作为唯一的标准,而在于对社会的回报,将社会责任由一种外在的约束内化为企业的内在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

  •关于国际化

  1、“世界是平的”,在中国加入WTO后,全球化竞争的趋势就更显紧迫,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高层管理者的职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就成为必然趋势,那么EMBA要采取怎样的国际化战略才能适应市场、满足学员的需求?

  赵曙明:走国际化道路,把南大商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院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为此,我们在教师的引进、教材的建设、学科的发展、科研的选题和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强调“国际化和开放型”的理念,做到教育观念国际化、合作办学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学生国际化。具体地说:

  一是树立国际观念,变本土化教育为国际化教育。积极开放办学,合作交流,立足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世界视野的现代化、国际化的人才。在办学中我们也认识到,教育的国际化也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给我们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方法,有力地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在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不使我们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际化中丢失,使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解决好中国的实际问题。

  二是教师队伍国际化。在2002年的时候,南京大学商学院就面向全球进行招聘,这在全国的商学院中是比较早的。我们从事业感召、物质待遇、发展空间、感情投资等方面来制定人才策略,积极从国际市场中想方设法广招贤才,从而造就一支骨干力量雄厚、新人辈出、在国际竞争中能站得住脚的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以确保教育质量。同时,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积极尝试与国外知名大学、国内外著名企业开展联合办学的新途径,引进国外优秀教师来南大商学院工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另一方面,直接派遣人才赴西方发达国家深造,或是进行专项培训,进一步扩大国内外专家交流渠道。

  三是加速教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根据入世后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着眼于国际大市场的供需状况,树立市场意识,根据学校的办学总体定位和办学思路,构建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课程体系,创建能够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商学教育体系。

  我们南京大学商学院一直致力于加强与海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密苏里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荷兰马斯里赫特管理学院、英国里兹大学、爱克色特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许多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经常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国际知名学者和著名跨国企业总裁来院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选派教师到哈佛大学等名校进修,接待境外学生的学习访问。199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们赴新加坡开办MBA班,这是中国高校首次赴海外开办高层次的学位班。2000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合作建设中荷国际工商管理教育中心。1992年以来,与国外大学合作,举办了五次"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

  2007年我们南京大学商学院会使现有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更加扎实,从师资到品牌,再到生源,都要深入、扎实,强化,做到根深叶茂。如我们现有的中荷国际MBA项目(IMBA和EMBA)的品牌不错,已经通过了欧洲的论证。而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合作的EMBA项目(NJU-Cornell EMBA),已进入美国《财富》杂志的国际项目排名,全美排名前十左右。还有一个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双硕士项目,先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学习一年,再到美国学习一年,还有三个月的美国公司带薪实习。如今,南京大学商学院已经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走在国内兄弟院校的前面。

  2、国际化不仅体现在要有师资(外教)上,还包括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应变能力等,那么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是怎样安排来达到这些要求的?

  赵曙明:一是树立“一个坚持、两个服务、三个面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所谓“一个坚持”,即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所谓“两个服务”,即服务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工商管理实践,服务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所谓“三个面向”,即面向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的需要,面向现代化经济建设主战场和面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是坚持管理才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兼蓄并重。以百年积淀的南大精神和人文底蕴为基础,我们在EMBA项目的课程设置上,注重整合性与决策性的特点与社会的需求,邀请多位校内知名人文社会科学教授为学生讲授文史哲方面的课程,以充分发挥南京大学综合学科群立场的作用,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南京大学政治和思想研究领域百年的深厚积淀和最新成果,研习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宗教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

  三是实现区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南京大学EMBA教育把自己的目标市场定位于为江苏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企业家和高层次管理人才。与此相对应,课程体系是针对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活跃、中小企业亟待国际化、民营企业家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特点设计的,特别注重民营企业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内容,同时突出企业国际化经营观念及能力的培养。南京大学EMBA又以国际视野实现了与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合作开发项目,培养在未来全球商战中纵横驰骋、信守良好商业道德、具备全球化战略思想和决策能力、富于创新意识的管理英才。

  四是形成决策导向与知识整合相统一的教学体系。所谓决策导向,是面对国际市场和中国改革的实际变化,在课程的设置、内容和授课方法以及日常管理中紧密联系实际,旨在帮助EMBA学生提高决策能力。所谓知识整合,则是在梳理现代工商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最新发展基础上,将前沿的研究成果与EMBA学生急需的专业知识相融合,采用模块化的教学形式,给予EMBA学生最大的有效信息量。决策导向强调联系实际和实战教育,帮助学生领悟解决之道;知识整合注重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信息量,引领学生登上望远之巅。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塑造领袖式企业人才。

  3、国内的EMBA和国外比较,有哪些不足和优势?应怎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这个舶来品更好的为中国本土企业家服务?

  赵曙明:国内EMBA因为运作时间很短,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国外的EMBA比较,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我觉得主要有几点不足:

  师资方面的不足。国外优秀的商学院教授大多具有企业管理和运作经验,并且长期研究企业的案例,因此,在学术和理论的研究方面具有比较多的实证研究方法,贯彻在教学中,就会有比较多的实际操作的案例。而中国商学院的教授大多是科班出身,学术研究偏重理论,对于企业的实际案例研究比较少。反映在教学上,对现实的企业运作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南大商学院为了提高教师在实际案例的研究投入,制定了很多鼓励政策,比如,对于进行企业案例研究的教师进行科研补助和科研费用,大大激励了教授研究企业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教授的本土案例也更多,更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意义。

  理论创新方面的不足。EMBA教育是舶来品,在西方先进国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模式。中国的EMBA应该在学习这些成熟的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必须进行理论的创新。因为全盘搬过来,不能适应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现实的问题,必须要进行进一步的细致的学术研究,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商管理体系和理论,这是摆在我们商学院面前的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教学方式方面的不足。这里包括教学系统的成熟度,教材的适合度、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但是中国商学院的EMBA项目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亟需具有现代管理理论的管理人才。这样的形势,对于EMBA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转型期的经济形势,给商学院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商学院的学者和教授有非常多的案例和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和研究。如果我们踏踏实实地吸取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又能踏踏实实地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可以想见,这个时代应该有更多大师级的人物出现。但是,我们目前的问题是,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中不能保持冷静的心态,更多时候都太浮躁,这样的状态不利于商学院的正常发展。

  赵曙明教授简介

  赵曙明教授,现任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常务副主席、亚太人力资源研究协会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人力资源开发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力资源学会会长、江苏省企业管理协会、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赵曙明教授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文专业;1981年留学美国,1983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87年再度赴美,1990年获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1年在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商学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后研究。

  赵曙明教授在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跨国经营的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出版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管理科学文库)、《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等二十余本著作,撰写了二百余篇论文,他是最早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引进到中国,并将西方人力资源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学者之一。他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研基金项目,深入到中国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分别于1992、1996、1999、2002、2005年成功组织了五届企业跨国经营研讨会,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得主、斯坦福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Michael Spence博士和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芝加哥大学著名人力资本教授Gary Becker博士到会做主题报告。赵曙明教授先后十多次获得国务院、教育部、江苏省政府以及南京大学颁发的教学和研究奖;作为五位获奖者之一,于1996年获得前国家教育委员会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管理科学);在1997年被中国人事部等8部委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1998年、2002年、2006年三次被江苏省评为“333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999年和2004年被中国教育部聘为“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999年和2003年被中国教育部聘为“全国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年起担任副主任委员。2000年、2002年和2006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聘为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学科评审组成员。2002年至2006年兼任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2年被评为财智中国HR年度人物。 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和国家教育部聘为“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赵教授从2002年起担任英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 Culture Management的合作主编(Co-editor)。 2003年9月9日被南京大学表彰为2003年度南京大学先进工作者;2003年他的著作《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获得第13届中国图书奖和江苏省第8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12月2日在澳门获2004年度中国商学院领导成就奖。赵教授从2004年起连续三年被世界经理人周刊、人民网等评为 “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大师”之一。2006年2月18日被评为“中华十大教育英才”。2006年5月1日被授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5月13日被Seton Hill大学授予“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2006年底他的著作《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

  赵曙明教授曾是夏威夷大学、多伦多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等八所商学院的兼职教授,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的兼职教授;他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及新加坡等地讲学。他已为多家国有、外资与民营企业进行了管理咨询。他还担任欧洲KHD Humboldt Wedag International Ltd.、苏宁电器连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大公司的独立董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