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考研:非理性繁荣的落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 04:20 第一财经日报

  彦升

  上周末,128.2万考生在三九严冬中踏入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场。尽管这一数字又创历史之最,但比之去年,增长率仅为0.5%,为近几年来最低。相比2001~2006年间每年高达20%左右的增长率,不难看出大潮将落之势。如果说前几年考研浪潮如洪水暴涨是对于本科生连年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的一种缓释的话,那么在2007年预期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人。就业压力空前严峻的情况下,研究生报考人数却反而有退潮之兆,个中原因就颇耐人寻味了。

  退潮的三大原因

  一,最直观的原因,应该是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改革后,研究生将统一收取学费,以往的公费名额将不复存在。这无疑会逼着考生在报考之前进行一番仔细的“成本-收益核算”,算计一下考研是否依旧合算。尽管高校方面声称学费中的90%将以各种奖学金方式返还学生,但谁都知道,在获得奖学金之前是要先交学费的,原先的一马平川凭空生出一道现金流,怎能不让人掂量掂量再作决断呢?收费改革由此产生一种“挤出效应”,把一部分抱着“不考白不考,考上了赚,考不上拉倒”心态的考生挤出考场。

  二,研究生推荐免试名额增加。其实,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并非今年突然出现的,事实上,公费名额前几年一直在逐年缩减,到去年已经减少到被一部分获得公费名额的研究生戏称为“中奖”的地步,但这却并未浇灭火爆的考研增长率。可见,收费带来的挤出效应并不是考研热降温的全部原因,而研究生推荐免试名额增加带来的挤出效应,才是关键。根据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2007年保送研究生名额按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即推免人数从过去占毕业生人数的10%扩大到15%,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推免生的比例为5%,往年这类院校为3%,一般大学则维持在3%。拿

北京大学来说,2007年推免人数达1400余人,占总招生人数的近50%,使报考研究生的考生录取比例下降了约1.3%。有研究生院的重点高校和“211工程”院校是全国研究生录取的绝对大户,而这些高校的推免比例增加,势必覆盖一部分原本的报考者,并造成另外一些觉得自己“考上希望不大”的有意报考者最终放弃,被挤出考生行列。

  三,就业前景并不美妙。考研之路变得更加崎岖,但是,崎岖之后的前景却并不明朗。如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大不如前,恐怕这是考研热降温的根本原因。从2000年起,硕士研究生也开始大幅扩招,每年增幅都在30%以上。虽然“硕士大跃进”在2004年开始放缓,但我国的在校研究生总规模已经从2000年的19万人扩张到目前的110万人左右,这一数字已经与我国经济“软着陆”时的1998年全国高校在校本科生数基本持平!无怪乎现在的硕士就业状况竟不如几年之前的本科生。

  设身处地为一个考生着想,假如花费至少一年时间用于备考,如果侥幸考上,花费2至3年时间并3万元左右学费拿到硕士学位,届时的就业前景却未必能比眼下光明多少,这样的道路是否值得去选择确实很成问题。就用人单位而言,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并非不愿引进高素质人才,而是引进的硕士实际水平却大多与本科生差不多,他们能做的活儿,甚至专科生也能做,而硕士生要求的工资待遇却更高。

  学生、高校付出的精力、财力不可谓不多,但付出之后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这就是每年裹挟数百万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学子,并牵扯国家、社会、高校乃至用人单位巨大宝贵资源的考研得到的结果吗?在这过程中,社会成本该有多高?这是不是一种“集体非理性”?如今这种非理性热潮似乎呈现回落之势,但回落就是理性的表征吗?不考研就等于就业吗?付出,却没有相应的回报,那么精力浪费在了什么地方?

  学术需要与市场需要的脱节

  也许,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才是“学历贬值”的症结所在。应该看到,我国现行的硕士生培养方式,本质上是按照“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预设进行的,与市场的实际要求是脱节的。前几年硕士的吃香很大程度上并非市场真实需求的反映,而是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装饰效果的非理性冲动结果。

  对我国来说,研究生本身是一种舶来品,是外来物嫁接到我国的。在一些西方国家,硕士本身只是获取博士学位过程中的一个过程学位,也就是说,只要学士毕业后还继续读书的学生,都是以博士为目标的,硕士只是在通往博士途中的一个“中转站”。没有人是以此为目的地的,因而其性质毫无疑问是学术的。至于着眼于市场应用的,则有另外一种专业硕士,也就是近年逐步开始为中国人所熟悉的MBA、MPA、EMBA、法律硕士等。在西方,此类“硕士”非常发达,几乎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有,但在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上却与一般的硕士截然不同。专业硕士是完全从市场需要着手的,无关乎理论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终极学位,没有对应的博士学位。换句话说,如果你读了一个普通硕士,那么你应该接着读博士;而读了一个专业硕士,还想接着读博士,可乎?对不起,不行,从普通硕士读起!

  而在我国,硕士生培养其实一直忽略了学术需要和市场需要的区别,造成了学术人才过多,却又无法适应市场需要,而市场想找紧缺的技术人才,却又无从寻觅的现状。

  专业硕士热门

  不过,在考研大军整体趋疲的同时,一个乐观的局面就是,我国的专业硕士报考开始逐步走高。据报道,在今年研究生总体报考人数下降的京、沪两大考研重镇,MBA等专业硕士的报考人数却维持了3年来5%左右的增长率。与以往不同的是,专业硕士也不再是MBA一枝独秀,工程硕士、教育硕士、法律硕士等“新枝”也纷纷开花。而我国每年新增硕士专业目录上,增长最快的也是各类专业硕士,如今,矿产、园林等过去的冷板凳专业也有了专业硕士设置。可以判断,专业硕士在研究生总体比重中的增加,是真实市场需求发展的结果。在整体上,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转型成效已初步显现,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的专业硕士还存在一个巨大的制约瓶颈,就是在报考、培养方式上与普通硕士没有十分明确的区分,而且多集中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考研大军开始落潮,而一个多层次、灵活培养的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已呈现端倪。如果其发展壮大,我们可以期待普通硕士的数量型的“非理性繁荣”,将会逐步转变为多层次研究生体系的结构型“理性繁荣”。

  (彦升 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助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