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2006年教育新闻另类盘点 名校失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2日 12:52 北京晚报

  ——对2006年教育新闻的另类盘点

  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这些堪称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来说,可谓流年不利:苦心引进的海归大师被质疑为“水货”,精心树立的“高、大、全”的学生典型在一夜之间被颠覆,向来只习惯被考生挤破校门却遭到高考状元的无情抛弃,毕业生从来“不愁皇帝女儿没人嫁”却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跳楼……在一轮又一轮的争议和漩涡中,笼罩在名校头顶的光环正慢慢消散,代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汉芯”造假

  卷入高校:上海交通大学

  关键引语:“汉芯一号在问世3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成功申报项目40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突破1亿元。”——神秘举报人

  事件回放:1月17日,一位神秘举报人在清华大学BBS上发布的一则神秘帖子,揭开了汉芯造假的黑幕:2003年2月,在摩托罗拉公司做测试的工程师陈进,将一片从美国买来的MOTO-freescale 56800芯片,雇人磨掉原有标志再加上自己的LOGO,“研制”成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并借此当上了上海交大教授、博导、微电子学院院长。5月12日,上海交大通报对“汉芯”造假事件的处理结果,陈进被撤销各项职务和学术头衔。

  周刊观点:对于中国的黄禹锡,仅止于组织方面的处罚,而至今为止,没有人因汉芯造假事件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如果制度不健全,类似的事件还会上演。

  “水货海归”

  卷入高校:北京大学

  关键引语:“有消息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但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

  事件回放:“北大引进的很多海外学者拿着全职的钱,但一年中大半的时间仍然在国外大学担任全职。”7月,丘成桐教授一句话,引爆了北大的信誉危机,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北大从海外引进的学者大名单,并公布了他们的海外任教履历,称这些教授大都是“有海外全职的”。北大对此回应说:“北京大学引进的海外人才质量是高的,不存在虚领报酬的问题。”

  周刊观点:北大与丘教授的“口水战”虽然暂时平息,但围绕此事的争议却难有结果。对此,有人建议,应引入公正独立的第三方对事态进行调查和处理,方可正明视听,明辨真伪。

  高校爱上“

高尔夫

  卷入高校:北京大学、厦门大学

  关键引语:“我不打高尔夫,对高尔夫一窍不通。”——北大校长许智宏事件回放:8月,有媒体披露:北京大学计划把高尔夫球列为选修课,并在未名湖畔的校园东操场修建高尔夫练习场;10月,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在一论坛发言时又出惊人之语,20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他表示,培养精英是高等教育公益性的最高体现。

  周刊观点:在舆论的声浪中,北大修建高尔夫练习场的计划最终夭折,而厦门大学,却只是以媒体的报道不准确加以解释,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状元“改嫁”

  卷入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关键引语:北大清华沦为二流学校——众多媒体

  事件回放:高考状元放弃北大清华转投香港高校成为2006年高校招生的一大热门话题,据不完全统计,6所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共录取了包括北京市文、理科状元在内的15名内地各省市的高考状元。

  周刊观点:2007年还会掀起香港高校和内地高校之间的“状元大战”吗?这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据媒体报道,几乎每一所香港高校都明确表示,不会再集中关注状元了。“有香港高校因为这样而和内地高校闹得很不愉快。”一位香港高校的招生负责人透露了其中的秘密。

  “观光”电梯

  卷入高校:中国人民大学、聊城大学

  关键引语:“我们承载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教育,这种客观现实不容许奢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事件回放:8月初,媒体报道中国人民大学耗资百万给学校三层食堂修建了豪华观光电梯;10月初,有网友更是在网上贴出了自己搜罗到的“高校豪华校门”,其中尤以山东聊城大学校门为“高校最大、造价最高的大门,造价居然达8000万元”。(后来聊城大学证实,该校校门造价300万元。)

  周刊观点: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每年大学新生报到时,总有因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入学的事件被报道出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高校对此熟视无睹,依然热衷于花巨资装点门面呢?

  “失业”研究生跳楼

  卷入高校:清华大学

  关键引语:“不明白清华的为什么还跳楼,我们这些做梦都想读清华。”——水木清华网站上的网友留言事件回放:10月30日,一名清华大学化工系毕业班的硕士研究生,在福建泉州姑姑家附近的一座学生公寓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警方在他身上找到一份遗书,上面写着“爸爸妈妈,儿子不孝,找不到工作……不愿意成为家里的拖累。”

  周刊观点: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仿佛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另一方面,最新的一项社会调查却显示:六成高校大学生宁可失业也不愿意下基层。

  “陪聊”创业风波

  卷入高校:北京大学

  关键引语:“光华毕业,求职受阻,自谋生路,多谢支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毕业生高健

  事件回放:10月25日,刚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毕业的男生高健,在北大三角地摆出招牌招揽“陪聊”生意。11月6日,央视名嘴马斌在其主持的《马斌读报》中指责高健不好好学习,“无所事事,不学无术。”一场口水大战就此开战。

  周刊观点:我们的大学培养的是精英还是普通的社会劳动者?“陪聊”创业是不务正业还是一种应该激励的自主解决就业难的方式呢?似乎这才是这场口水大战的实质。

  “少女总裁”

神话

  卷入高校: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引语:“百年名校闹出这么个笑话,换做谁都不好受。”——一名北师大学生

  事件回放:跨国公司亚洲区副总裁、年薪不低于50万、编程得国际大奖、拥有100项发明、3项发明获国家专利、舞林高手……这一系列成绩都是由一位21岁的大四女生所取得的。2006年12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主动向媒体发布了这一“重磅新闻”;然而,有网友指出,该名女生简历写着“拥有百余发明,三项国家专利”,而在中国国家专利检索网站上仅能检索到一项专利记录;另外报道中提及其“担任ACM亚洲区执行主席”的细节也遭到网友质疑。

  周刊观点:从学术造假到“造星”,我们的高校也终究逃不出名利的诱惑。本报记者 丁肇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