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创意农园的结构与运行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17:26  《中国商界》杂志

  文/本刊特邀撰稿人 沈立

  为了准确而迅速地判断出即将到来的下一个趋势、热点与时尚,我们可以采用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找出当前两大趋势、两大热点与两大时尚的交汇点与重叠处,这个交汇点与重叠处往往就会成为未来热点中的热点,时尚中的时尚,趋势中的趋势。

  而文化创意产业与新上山下乡是当前两大趋势与两大热点,而这两大趋势存在一个交汇点或相交区域,这个融合点与交集肯定会成为中国下一点重要趋势、重大热点与主要流行时尚,因此我把这个过程称为“当文化创意产业遇到中国农业”,而把这个交叉点称为“文化创意农业”,把这个相交重叠区域称为“文化创意农园”,随着文化创意产业与新上山下乡的迅速发展与广泛推进,文化创意农业与文化创意农园的崛起与繁荣肯定会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新潮流。

  一、文化创意农园的定义与结构

  顾名思义,文化创意农园是以有机农业与有机养殖业为基础的融合了文化教育与创意产业的时尚农艺园区,与文化创意农园相对的是位于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工业文明时代在城市中涌现了很多产业园区:从刚开始没有严格组织规划的工厂聚集区到有组织有规划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城市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一般是以废弃的旧工厂、旧仓库与老厂房改造而成的,主要用来整合与聚集以脑力创意为主的具有知识产权的多种产业。随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变迁,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重点将从城市转移到乡村,乡村将会涌现一批代表生态文明的新产业园区,其中现在就能明确预见的就是文化创意农园。

  科学研究表明,结构是对事物最精确的定义。我们要全面了解文化创意农园,就要分析文化创意农园的结构。

  到目前为止,综合各方面与各行业的资料与发展趋势,我们已经可以画出一个文化创意农园的初始结构图。

  在乡村构建文化创意农园,必须杜绝危害乡村生态环境、乡村风貌、乡村生活方式、人的身心灵健康以及妨碍提高人素质的一切因素,例如:农药、化肥、水泥、塑料、抽水马桶、洗衣机、洗衣粉、转基因种子、以地下六合彩为代表的赌博行为等等。在做好减法,消除这些危害生态文明乡村的病毒与隐患之后,我们再进行文化创意农园的建设,而这种建设也是减法为主,以保护与整修为主。

  文化创意农园的蓝图与定位是十分清晰的,简而言之,就是把北京时尚的后海与三里屯的高品质文化、娱乐与休闲方式移植到美丽的原生态乡村,给都市富人、小资与白领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品味,又拥有清新空气、洁净水源、宁静氛围与美丽乡村风光的环境,是一种“北京后海+法国普罗旺斯”的模式。

  我们在广东云浮市双稳村的“文化创意农园”就正在按照这种定位与蓝图进行设计与建设,首先是无为——完好的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乡村环境、老房子、古迹、遗址、水土与原生态的草木花卉。

  第二、建立一个面积为300亩的有机农园,告别原来的“化学农业”,彻底停止施放化肥与农药,不使用转基因种子,全部改用有机耕作法,同时采用自由放养的形式养殖鸡鸭鹅等家禽。

  第三、在田边道旁与村中空地种植以向日葵为代表的果蔬花卉,目标是在初夏时节展示一个“鲜花盛开、芳草遍地、清新整洁”的乡村新貌。

  第四、按照北京后海与三里屯以及乡村别墅的风格在双稳村适当添置秋千架、摇椅、凉亭、水榭、休息座椅、观景台、户外运动器具、自行车等一系列休闲生活设施与用品。

  第五、设立多功能的乡村书吧,购置一系列时尚杂志、畅销书、经典书籍、管理书籍、休闲灵性书刊、侧重于大自然与修养身心的纪录片与灵性电影,再配备宽带网络设施、投影仪、彩电与影碟机,使这个乡村书吧具有酒吧、阅览室、学校与茶馆等多种功能。

  第六、对空置的老房子进行整修,重点是进行室内设计,本着生态环保的原则,尽可能采用天然材料,把老房子打造成乡村“设计师度假客栈”,接待来自城市的精英人群。

  第七、挖掘当地的民间传说、民间特产与传统工艺,协助当地民间手工艺人或者引进外地手工艺人才,改造与利用老房子,创立各种乡村工坊,利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中创意设计与专业营销,发展乡村的文化创意产业,给农民、工匠与大学生创造新的创业与就业机会。

  第八、利用网络、电信、交通、邮政与银行打通城乡之间的人才流、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建立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与乡村文化创意农园的互补互动机制,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第九、在文化创意农园的硬件与软件配套基本齐全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加载各种服务形态,例如:教育培训、修学游、乡村集市、有机加工等等,逐渐形成各具特色与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创意农园集群。

  二、文化创意农园的运行模式

  文化创意农园的运行模式取决于投资人与创办者对农园的定位,定位大致可以分成二类:非盈利性机构与盈利性机构。我们一般对非盈利性机构存在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非盈利的性质就等于不能有任何盈利业务与盈利模式,这是一种根本的认识性错误,非盈利性的真正含义是不把盈利作为机构的第一目的与最终目的,说白了就是一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机构,不是一种唯利是图的机构,但是为了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创建相应的盈利业务与盈利模式。

  其实,国外很多机构都是这样的非盈利机构,这种机构不用依靠外来资金的持续输血才能存活,而是在一定初始资金带动下就能依靠盈利业务与盈利模式具备自我造血机能,从而实现机构自身的独立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国文化创意农园发展初期,一定要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植与支持下,创建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非盈利性文化创意农园,逐渐培养起文化创意农园的消费者群体、营销渠道、特定细分市场与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最终顺其自然地过渡为盈利性机构或再创建以盈利性为主的文化创意农园。

  文化创意农园应该采用一种新型的“两头在外”运行模式——创意设计与市场营销在城市,把有机农业、有机养殖业、传统手工艺加工与乡村休闲度假等基础生产与生活设施放在乡村,把文化创意农园做成一个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手工产品加工基地、乡村旅游度假基地、乡村生活体验基地、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与传统文化复兴基地。

  把创意设计与市场营销放在城市,主要是顺应城市正在兴起的新上山下乡潮流,满足城市精英阶层回归乡村与回归自然的消费需求,设计与开发他们喜欢的产品——有机产品、手工产品以及系列乡村服务项目,一切为城市精英以各种方式上山下乡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只有他们的上山下乡才能拉动真正的内需,才能创造一个庞大的乡村市场。这个真正的乡村市场不是城市生产、农民埋单,恰恰相反,而是乡村生产、城市精英埋单。

  文化创意农园的崛起要靠一部分先知先觉的富有创新精神与奉献精神的城市精英率先上山下乡,建立几个试点与样板,东莞企业家赵其兴与云浮市团委干部就是这种具有创新精神与奉献精神的城市精英,一旦文化创意农园建成之后,城市精英人群去文化创意农园生活与消费其实就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最大贡献,因为这种消费方式本身就在主动帮助文化创意农园的建设与发展。

  我们相信,在大量城市精英人士的共同参与下,中国文化创意农园肯定能从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燎原的大火,同时也能创造出更多切实有效的运行模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