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巨款捐耶鲁 我们汗颜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1日 13:53  大众网-鲁中晨报

  一笔笔慈善助学款不断流向国外而不是国内,折射出国内大学缺乏应有的助学吸引力,国内大学为什么难以引发学子感恩回报的热情?

  新闻背景

  “中国毕业生张磊向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美元,金额创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个人捐款纪录!”不少网友对“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表示不满甚至气愤,也有网友则认为,张磊支配自己所赚得的钱根本无可厚非。

  ■ 主持人语

  质疑中的“酸葡萄”情结

  一个从国内考出去的华人,在海外赚了钱,不说回报祖国多捐点钱建希望小学,反而崇洋媚外将钱捐向国外大学——在许多人眼里,这就是忘恩负义。

  其实,将感恩教育、回馈教育贯彻得最好的,并非是我们这个强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国度。相反,我们的大学里充斥着4万亿的巨额债务,不仅没有人愿意解决,反而会有更多的学校希望背负更多的债务。不客气地说,是美国的大学体制教会了张磊如何去感恩,也是我们的高校体制制约了张磊的投资行为,这样的语境之下,他捐给美国大学的行为也就非常正常了。

  不得不说,质疑张磊捐款行为的根源,在于我们拥有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8888888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6000多万元,无疑,对于许多高校而言,这是个巨大的蛋糕。而吃不到时,就变成了一个“酸葡萄”,就像某些高校之间争院士、争国家课题、争科研项目一样,背后还涉及到一个利益分配的事宜。

  只有改变现在高校的经营模式,破除官本位的体制束缚,还大学以真正的自由精神,国内才会产生无数个张磊,国外的张磊也才会想起祖国的大学。

  国外的“张磊”为何想不起祖国的大学

  陈一舟

  教育没有国界,捐款兴学与国籍、种族无关,只与教育和文化有关。

  1919年,美国人司徒雷登受命在北京筹建私立燕京大学,筹款成为他主要的活动之一。到1937年抗战爆发,他在美国募捐到的大约有250万美金,成为燕京主要的经济来源。1927年,军阀孙传芳好奇地问司徒雷登,“为什么你们外国人要给中国大学捐款呢?”司徒雷登回答:“文明不是民族性的,而是世界性的。如果把各个民族的文明融合为一体,那么就能加深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同古老的中国文化合作,以帮助产生一种新的文化。”

  很多人对张磊给耶鲁捐款愤愤不平——其实,如今向外国大学捐款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学业有成的华人,何止是一个张磊。作为一所私立大学,耶鲁大学的经费主要依靠校友捐款。校友为何会捐款?校友怎么肯捐款?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耶鲁将校友捐款所得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其中一部分用在了缴纳不起高额学费的贫困生身上。据报道,从2000年起,耶鲁开始对希望攻读本科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推出一揽子经济资助。家庭收入低于4.5万美元,不用付一分钱学费;即使家庭收入超出4.5万美元,也只需支付学费的10%到20%。

  中国毕业生为什么会向耶鲁捐款,并不是他不热爱祖国的高等教育,而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太令学子们失望。

  国内的大学为何培养不出自己的“张磊”

  徐光木

  先来看看我们的大学现状,让我们听得耳膜早已起茧的是,我们的大学是什么?十有八九都会脱口而出,首先是官场,其实是高中后教育,除此之外,就只有文凭加工厂来形容了。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的大学通常是有行政级别的,什么副部级大学,正厅级大学比比皆是,大量科研经费和所谓的科研成果被证明是被人中饱私囊或者一堆废纸。

  在如今的中国高校中,今天这个校长因为贪污落马,明日那个教授因为接受性贿赂而遭受谴责;大学建个校门都要花几百万,做个科研还得向有关领导贿赂的中国,笔者不禁要问,你能够不无担心的把金钱交给中国的高校吗?这笔钱究竟会流向何处,你放心吗?

  武汉大学腐败案涉案百万元的事例已经告诉我们,大学不再是那个清贫的“象牙塔”了,相反,早已经变成一个官僚体制下的“名利场”。投向现的的官办体制,就等于投向了一个无底洞。试问,这样的“投资环境”,我们又怎能苛求别人的投资与捐款呢?反过来说,如果“投资环境”好,我们为何不去苛求国内的所有富人向大学捐款呢?

  学术经费不透明,科研成果成垃圾,就算有再多的捐款进来,谁又能保证不会被钻进学术垃圾的黑窟窿。从很大意义上来讲,耶鲁之类的大学早已成为世界大学,并不主要为美国服务,更包括全世界崇尚科学的人们。

  前苏联人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的时候,美国总统想到的问题是:回去查一查我们的小学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谁来查查我们的教育出了啥问题

  滕越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能解释张磊为什么要豪捐给耶鲁大学。

  在世界名牌大学的排名上,中国大学的位置远不能让人满意。这除了中国高等教育本身起步较晚外,还与大学学术研究的权威性、创造性有极大关系。长久以来,中国大学都是严进宽出,使得高中乃至初中、小学的教育越发畸形,让孩子在很小就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而大学突然宽松的环境又让大学生变得更倾向于行乐和享受,而不知道如何在大学中学到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这都是让人痛心的。

  特别是近年来,大学校园里有的是新大楼密布和高收费,校园内学术丑闻不断,教育重智轻德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生并未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更说不上能有产生“改变一生”的重要影响,而青年人应该得到的尊重、关心、知识、技术,却完全被几年后那张轻薄而代价昂贵的纸抹掉。试问,这种教育体制下怎能培养出杰出人才,怎能让学生对学校产生感恩之情?

  反观耶鲁大学300多年的历史,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美国总统在它的校史上熠熠生辉,这并不是偶然。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捐款多少纯属个人自愿,张磊也不是傻子。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制度能影响人的一生,张磊在耶鲁求学的时间虽短,但他的感慨想必是发自内心的切身体会。还是那句话,人在很多时候可以欺骗很多人很多事儿,但欺骗不了自己的内心。

  张磊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感谢耶鲁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个中国的高考状元,却是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是不是中国大学的失败?

  前苏联人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的时候,美国总统想到的问题是:回去查一查我们的小学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 网友拍砖

  ◇你在中国上了十几年学,没有中国大学的教育,你什么也不是!

  ◇当今中国的大学很难称之为大学,而应该称之为为学历奋斗的‘圣斗士’!

  ◇有谁愿意把钱捐给巧立名目乱收费的中国学校?

  ◇应该捐给国内,那样我们还能多看到几辆悍马,还可以省几年的油费!

  ◇要是我,我也会捐给对我有帮助的人,捐给国内的学校,我怕去向不明!!

  ◇个人的钱给谁的确是个人的意愿,别人不能干涉,但是不能干涉,不等于不可以有看法。一个有钱的,将钱送给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叫“雪中送炭”;送给一个不需要帮助的人叫“ 锦上添花”。中国有句话说:雪中送炭君子少,锦上添花小人多。

  ◇虽然是你自己说是耶鲁改变了你,但没有国家的早期培养,你现在什么都不是。从前有一财主,吃了第一个包子时没饱,就吃了第二个包子还是没饱,吃了第三个包子后觉得饱了,就到处和人说:“我真傻,为什么不直接吃第三个包子呢?这样就省了前面两个包子,还能饱的快。”

  ■没有祖国的义务教育,哪来你出国深造的机会。你的收入你有权支配,但是生你养你,供你上学成长的父母住着破房子,吃着菜皮的时候,你却为了自己出名,炒作,脸面不顾地捐款给根本瞧不起中国的人。你还坦然说别人让你成功,你不觉得可笑,可耻,可悲,可叹。

  ◇中国教育缺的只是钱吗?那就好办了,关键是中国教育缺的不是钱!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