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方华:中国商学院的立身之本仍是MBA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 02:05  第一财经日报

  穆一凡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但要把路走通;做别人没做过的事,但要把事做成。”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下称“安泰”)院长王方华说,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商学院从萌芽、完善、崛起到走向世界的30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商学院,就没有中国的商学现代教育,就没有中国的MBA。

  MBA是重中之重

  上海交通大学早在1918年就成立了管理学科,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交大管理学科一度停办。即便是进入了上个世纪80年代,安泰实际上也没有迅速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80年代中期,全国第一批恢复教学的商学院有10所,但安泰又一次错失了搭上这一趟快车的机会。

  “中国什么时候有10万个CPA和10万个MBA,我们市场经济的日子就好过了。”朱镕基当时说。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王方华的心上。

  实际上,朱镕基的这句话,是为后来中国商业教育的蓬勃兴起埋下了伏笔。而安泰也抓住了新的机会。

  经过安泰前任院长张翔多年的苦心经营,安泰80年代那种人事更替频繁、学术气氛保守的情况,在90年代末期发生了彻底变化。1998年,张翔提出的定位是“国内领先,亚洲一流”,战略思路是“以规范保质量,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促发展”。

  王方华说,安泰的飞越首先得益于前任院长张翔当时提出的发展战略,即MBA是带动商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此外,这与交大本身的优势、上海在经济发展中的地理位置以及交大在协助建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体制内与体制外办学的经验分不开。

  发展充满动力

  具体来说,安泰“一只眼睛盯着教育部”,而 “另一只眼睛盯着国际一流商学院”,借鉴它们普遍重视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等。这形成了安泰后来的办学思路,即按国际规范发展,做国际认可的商学院。

  作为中国最早国际化的商学院,安泰实际上早就同沃顿、香港大学等建立了联系。王方华说,中国商学院从建立的第一天起走的就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的道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学院的开放程度可能比国内其他经济和社会组织都要快,它的发展也始终与国际保持紧密联系。

  今年,首次参与金融时报MBA排名的安泰,跻身41位,其中“就业率”和“薪水增长幅度”都是全球排名第一。“这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本身的盈利状况分不开,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商学院开始通过国际认证,参与国际竞争来获得认可,成为国际上不可忽略的力量。”王方华说。

  王方华说,他对商学院未来发展表示“强烈乐观”,因为其原动力是中国经济的发展。

  从2000年国内商学院开始走向规范,接下来的5至8年时间中,会有5至6家商学院进入世界一流商学院行列;接着中国商学院作为一个“集团军”,将整体得到世界承认。未来中国商学院需要“借势发展”,即在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走在学科的前列,获得改革优势和资源优势,这样,中国商学院培养出的MBA将形成其独特的影响力。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