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企业家的“汶川考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0日 16:51 财富时报

  -吴晓波 文

  在这场近30年来最为惨烈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也正面临着尴尬的“汶川考验”。

  在过去的两周内,企业家的捐款多少成了他是否“道德”的衡量标准,所有的褒扬与谩骂——有的甚至是诅咒,都与捐款的数额有关。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地产企业万科公司的“王石事件”。房地产的很多知名企业家也遭到了炮轰,他们被认为是过去10年里赚钱最多的人,现在却在灾难中表现得十分吝啬。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也遭到攻击,有人列出了最抠门的10个跨国公司品牌,其中包括麦当劳、肯德基等,认为它们在中国市场赚得钵满盆满,却在捐款上无动于衷。

  在汶川地震中,几乎所有参与救援的人都成了“英雄”,唯独受到攻击和谴责的是企业家。尽管,从数据上看,他们的捐款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尽管很多企业家也赶到了现场或以各种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意。民众对企业家阶层的“不宽恕”在这场地震中达到了极致。

  这种景象的出现再次表明,中国企业家在社会变革中的所承担的角色是多么的尴尬。这个阶层过于冷静和保守,使得他们在一些激情四射的时刻会被认定为懦弱,他们天生是理性逻辑的信徒,这在很多时候显得十分可笑,他们对自我财富的捍卫,更是看上去有点可憎。

  民众对企业家阶层的恶评和讨伐,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它表明,在中国社会的地表层下,汹涌奔腾着一股愤怒的力量,它的构成元素是“贫富悬殊”、“社会不公”、“基层秩序薄弱”等等,它们如同地火一样地流淌,一旦遇到裂缝,就会不可遏制地喷薄而出,造成一种不容分说的、巨大的伤害。对企业家的攻击和诋毁,从来是道德的、是毋庸质疑的、是痛快淋漓的。这些声音掩盖了中国社会的制度性缺陷,将危机引向了一个相反的方向。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实。

  在一个现代商业社会中,普通民众与企业家都是市民阶层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中国现代化的中心问题,不是民众与企业家的矛盾,而是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间的辩证关系。民众与财富阶级的情绪对立与价值观冲突,将极大地模糊中国变革的主要方向。这样的伤害将是致命的。

  汶川地震,从灾害爆发到灾后重建,将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将渐渐地从震惊、悲伤和感性冲动中冷静下来。建设,不仅需要口号,更需要理性。中国人的爱心已经在地震中得到了极大的展现,它已经不需要被刻意放大,同时,任何人为的撕裂也都是没有必要的。

  捐向灾区的每一分钱,都应该得到掌声。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