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球化催生合作办学中国商学院借力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 02:17 第一财经日报

  王立伟

  全球化教授、全球化课程、全球化学生,在最新公布的《金融时报》2007年全球EMBA排名中,“全球化”又一次成为关键词。

  通过合作办学,中国有两个EMBA提升了其国际化程度,进入前十名名单,其中凯洛格-香港科大EMBA项目排名全球第一,在中国内地开课的华盛顿大学-复旦EMBA项目排名全球第七。

  全球化催生合作办学

  10年前,创立不久的香港科大商学院开始盘点自己的师资情况,时任商学院院长的陈玉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将会出现巨大的需求。

  他立论的依据是,科学、工程专业背景的人才越来越多地成为公司的管理者,他们将会借助EMBA培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一度希望与自己关系十分密切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建立全球化的EMBA项目,但后者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凯洛格进入香港科大视野中时,它已经有自己的独立EMBA项目,同时也已经在以色列、德国创办了合办项目。

  “要从高点出发,来找高水平的合作伙伴。”香港科大商学院署理院长郑国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回顾当年办学的宗旨时说。

  虽然从总体实力上看,新生的香港科大商学院比不上凯洛格,但其所处的城市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对区域内生源的吸引力极大。

  5年后,在中国内地,另一个与国际商学院合作的EMBA项目开始招生。这个项目是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合办的项目。

  与香港科大商学院不同的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那时已经积累了不少与海外知名商学院合作办学的经验,作为最早与海外商学院合作办学的内地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早在1992年就开始了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说,在每个国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都希望找到最好的学校,虽然合作项目很多,但每一个都是有其内在价值的。

  管理的全球化,使得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目标分散到不同的区域,美国、欧洲、中国香港,这些地方的顶尖商学院都是其关注的对象。

  而与此同时,国际化的道路也帮助这所商学院开拓了国际视野。

  领跑中国商学院

  在郑国汉看来,商学院与商学院的合作,其实力不能相差太多。早期科大商学院的实力虽然不比凯洛格,但其也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教授的科研项目上,科大商学院实力不俗。

  与凯洛格合作的确是帮助香港科大完善了自己的力量,但这并非全部。对比而言,凯洛格与以色列、德国、加拿大的三个合办项目排名就没有像与香港科大商学院的合作项目那么靠前。

  郑国汉认为,香港科大商学院的合办EMBA项目之所以能在国际上保持靠前的排名,原因在于,不仅仅是有好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其自身也在逐步完善。几年过去,科大商学院并没有因为有好的合作伙伴而止步不前,其师资也正慢慢追赶上来。而借助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其国际化背景的生源也逐渐成型。

  同样,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完善自身也成为合办项目的重要使命之一。利用创新的“Co-teacher”教学方式,双方的教授都有不同的收获。

  这一教学模式是双方沟通后,确定教学内容,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助讲本土案例。

  这些教授有机会飞赴美国一周,与奥林的教授进行直接的沟通,这在相当程度上为本土教授提供了向国际一流教授学习的机会。

  参与全球竞争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香港科大商学院后来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EMBA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与合作伙伴共创的项目。

  “既然我们已经办得很成功,为什么要拆伙?”郑国汉反问。合办EMBA项目连续数年排名进入前十名,为香港科大商学院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国际化的项目恰恰符合全球化的趋势,郑国汉希望这样的优势能够持续下去。

  而其后来建立的面向两岸三地管理者的IEMBA(国际EMBA)项目与原有的项目一起形成了互补。

  “要做无国界的学校,建无边际的校园。”陆雄文希望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是一所开放式的国际化的商学院,这一目标必然要求其继续保持合办项目的优势。

  两所商学院都在完善自己的硬件设施,以期能够与世界顶尖商学院相当。除此之外,利用其已有的声誉,吸引师资、学员以及加强研究也被排入了议事日程。

  “要让我们的老师能够熟练地用英文写研究论文,也要写出精彩的中文文章,更要写出大部分中国人能看得懂的研究文章,并回答企业界碰到的问题,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并让外国人能以此来了解中国。”陆雄文这样期待。

  郑国汉也将教授们的研究水平视为未来商学院竞争的重要指标。在他看来,良好的机制能够保持对学者的吸引力,而研究实力的积累能够帮助商学院安身立命。

  “最近我们的教授也已经开始动手,写中国案例。”郑国汉透露,“包括内地和香港的商学院在内,有责任开发一批中国企业案例。”

  面对全球商学院在中国市场的激烈交锋,郑国汉认为,不能只站在内地商学院或者香港商学院的角度来考虑竞争,而是要站在全球的角度,整合中国甚至亚洲商学院的力量参与竞争。

  “要整合在中国目前能够获得的全部最好的资源,完全开放地进行教学交流与合作,开放人才的流动,并利用这样的资源去招募最好的学生。”陆雄文的观点与郑国汉非常一致,在他们看来,中国商学院已经到了向世界级商学院进发的时刻。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