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曲向东:徒步第二天 中暑威胁队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15:14 新浪财经

  第二天,27公里,是四天行程最艰苦的一天。今天要经过所谓的“魔鬼地带”——绵延八公里的盐碱滩。本次参赛队员中,有五位队员是第二次参赛。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汪治,复旦商学院的杨帆,交大安泰的唐祖荣,长江商学院的张鹏飞和李业民。他们分别担任了各队的领队和行走顾问。李业民说,其实第二次走似乎比第一次挑战要大一些,第一次走,更多的事凭借着新鲜感和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走下来的。而这一次,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艰苦的目标然后去征服它。

  而交大安泰的唐祖荣则是为了弥补上一次的遗憾而来。在去年5月的第一届商学院戈壁挑战赛中,唐祖荣因为脚伤而没有能够走完全程,这一次他走的状态很好,相信能很好的走完全程。

  中午的红牛能量

加油站设在14公里的地方。上午是砂石戈壁,相对好走,绝大多数队员在中午高温到来之前就走到了加油站。今天几乎所有的队员脚上都起了水泡,救护车上三位大夫不停地忙着处理,这里被队员戏称为“炮兵司令部”。不过挑了水泡和血泡之后,几乎所有的队员都表示,会坚持走下来。今天瓜州县
天气预报
橙色预警,气温高达34度。进入盐碱滩,空气温度更是超过了40度。号称“风库”的瓜州今天仅仅有一丝微风,地面蒸腾的热气不断扑面而来。盐碱地的产毒大约八公里,中途没有任何可以歇脚的平地,队员平均穿越时间大约要用两到三小时。这期间救援车辆无法进入,如果有中暑或者受伤的队员必须靠人力救援。组委会严格要求,每位队员必须随身携带三瓶矿泉水和一罐牛磺酸强化型红牛功能饮料,同时带上藿香正气水等防暑急救的药品。状况不佳的队员及时上救援车,不能进入盐碱地。在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一再劝说下,大约四名队员退出了比赛,随救援车来到大本营。随队拍摄的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几位记者和摄像略加商量之后,也拎着机器离开了加油站,准备进入盐碱地。

  在雅丹地貌中高低不平地走了将近四公里之后,翻过一段退牧还草的铁丝网,队伍陆续进入盐碱滩。尽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八公里的盐碱滩还是给队员们一个下马威。交大的一名队员用随身带的温度表测了三次气温,最高的一次达46度。一公里之后,一名女队员突然发生中暑呕吐,随队的红牛体能师迅速为她做降温处理之后将她送出盐碱地。这名队员尽管很不甘心,但还是依依不舍地上了救援车。

  进入盐碱滩深处,队员的步履越来越沉重,脚下杂乱的灌木丛和盐碱壳不断改变着行进的路线。陆续又有几位队员中暑,再送回去已不可能,此时组委会培训过的防暑救护办法派上了用场。各队队员在组委会对讲机和gps的指挥下,采用各种方式自我救护,协助着中枢的队员降温并渐渐恢复体力,向盐碱滩的边缘靠近。

  下午四点半左右,对讲机上组委会的频道传来了长江商学院的呼叫声。长江的一名队员发生中暑症状后,采用了各种降温和休息办法,心率仍在一百一十次以上。此时组委会组织了两辆2120越野吉普车,根据对方提供的经纬度,要求司机宁可让车经受点损失也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队员救出来。红牛体能师“老才”也一路小跑着赶到了中暑队员的现场。已经到达营地的队员们,听着对讲机里忙碌的指挥,无不对这位队员的境况表示关心,不过没有一个人随便插嘴。整个救援过程紧张而有序,一个小时之后,长江的队员高政,终于在领队张鹏飞和体能师老才等人的搀扶下上了冒险进入盐碱地的吉普。随队的医生初步判断是极度疲劳后电解质紊乱,随即安排了输氧、输液等一系列措施,并通知瓜州

医院,用随队的救援车将他送往医院。直到晚上十点,医院传来消息,这名队员已基本恢复正常,明天即可归队。

  随消息一起传来的,还有明天的天气预报:最高气温36度。而明天开始,才是本届活动真正的比赛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