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动态 > 正文
 

史密斯商学院:突破陈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6日 17:50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漏丹 董雅童(实习) 北京报道

  “在封闭的情况下,商业和商学院都不可能维持很长的时间。到处都是竞争者。任何规模的组织都应该有全球化的眼光,否则就难以生存。” 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院长霍华德·弗兰克博士对商业管理教育全球化有非常精辟的见解,“但是全球化并不是在后院里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就可以实现的。”

  “世界是平的”,基于这种认识,史密斯商学院决心建立创新性的全球联盟战略,去年在中国独立办学是该战略的一部分。史密斯商学院在北京和上海都开设了EMBA培训项目,并且从2005年开始在中国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商业计划书大赛。

  像哈佛和沃顿这样的老牌商学院从未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建立分校,因为渠道成本很高,但是史密斯商学院却希望突破这种陈规。目前,史密斯商学院已经与中国双威通讯建立合作关系,可以通过卫星技术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开设商业课程。

  “任何没有全球化导向的商学院都注定要落伍。” 霍华德·弗兰克说。

    访谈

  问:史密斯商学院已经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EMBA项目方面进行了合作,为什么还坚持独立开发在中国的EMBA项目呢?

  霍华德·弗兰克:史密斯商学院于2002年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合作开展EMBA项目,我们的EMBA项目有明显的特色,所有课程都享受与在美国的全日制、在职和高级管理MBA完全相同的教授班底。

  商业已经跨越了国界、时区和大陆,我们的师资力量也要全面地参与到国际竞技场上以保持领先优势。我们期待能有几名对外经贸大学的教授来到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帕克校区和我们一同工作,同时我们也拥有一名全职教授长期参与在中国的研究工作。

  问:对于一所国外商学院而言,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教学中心是非常昂贵的,那么你们在中国的投资额已经达到多少了?

  答:我们的本土合作伙伴是对外经贸大学,但是史密斯商学院仍然斥资100多万美元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办学中心。这是因为我们坚信高等教育的未来就是全球化,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要像一个跨国企业一样,以便教师、学生、研究和项目能够真正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这种投资帮助我们确信在把项目带向中国市场方面一直表现得最好。

  问:中国教区仅招收中国学生吗?

  答:不。我们的EMBA项目是对所有有兴趣并具备资格的申请者开放的,并不考虑其国籍。令我们这个项目有如此影响和价值的部分原因就是它全球化的本质。

  问:所有的教员都是来自美国吗?如果是这样,你们有计划在未来加入一些中国本土的教师吗?

  答:是的,所有在中国授课的史密斯商学院的教授都是同样在美国授课的世界最优秀的教授团队。我们没有计划要改变这种状况,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史密斯学习的独到之处和价值体现。

  问:史密斯商学院去年举办了中国商业计划书大赛,通过这一比赛你们最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答:我们把全球化、创业精神和技术作为关注的核心领域,正在准备举办第二届的中国商业计划书大赛,以支持和鼓励中国世界一流的商业创意和商业领袖同时学院也要继续构筑其市场地位及战略计划。

  问:在这样一个“平”的世界环境下,外国商学院拥有哪些优势呢?

  答:外国商学院,或者美国商学院,最大的优势就是已经具备了世界领先的商业教育资本,且拥有全面接触世界最新最大的跨国商务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平的世界带给我们的挑战,我们不能停留在眼前的光环下。美国的商学院现在需要同他们在国际上的合作伙伴加紧合作,为美国的学生创造同中国学生一起在中国和美国学习工作的机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