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卫-格拉斯曼揭开资本的成本奥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4日 16:56  《当代经理人》

  文/吴军民 王清洋

  当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以后,人们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要求已经成为了上下的共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如今,在全球经济危机的维艰背景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如何继续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如何有效地评估企业投资的价值增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作为能够更加真实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经济增加值(EVA)”管理体系,便成为了很多公司的优先选择。

  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的大多数公司都在不同程度地运用EVA,1月6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经济增加值(EVA)”考核,持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那么EVA基本思想是什么,在方法上有哪些创新,运用这种方法能达到怎样的新效果?

  新思想

  经济增加值(EVA)最早由大卫·格拉斯曼等人于1982年合作提出,并以此产品创立了著名的美国思腾思特(Stern Stewart)公司,其核心思想是资本的投入是有成本的, EVA用最简单的公式(如下所示)和最通俗的语言,诠释了一个复杂的经济概念,即:股东投资主要是为了增值,而增值的标志就是税后净营业利润大于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因此说,经济增加值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价值创造。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资本成本

  其中:税后净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额

  资本成本=总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资本或股本成本×资本构成率+综合负债利率×负债构成率

  EVA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传统财务指标存有重大缺陷,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财务评价指标主要是盈余指标,把投资收益率、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盈余等反映股东投入产出的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标准。由于会计确认程序的滞后性和管理层操作盈余的可能性,容易导致经理人急功近利,为了短期、局部利益而牺牲企业整体、长远的利益,甚至作弊,这使得盈余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欧美资本市场管制的放松,资本争相“逐利”导致了价值管理(VBM)理论的产生。VBM是致力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机制,其理念非常简单,即只有利润回报超过资本成本,企业才能创造价值。为此,理论界在探索中研究设计出了一些价值度量指标,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EVA。

  EVA综合了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不断发展的成果,在传统财务管理学的基础上,它吸收了经济学RI(经济利润)概念,即:只有在净利润基础上减去资本以现行利率计算的利息,才能获得实际意义上的利润;同时吸收了金融学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才得以最终成型。

  新方法

  传统的财务方法以测算企业盈利和资产为目标,在收入、利润和资产的确认上遵循会计准则的保守原则、会计分期以及权责发生制等系列原则。而EVA体现的是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综合考量,同时它通过引入经济学机会成本的概念,导入了资本成本率,不仅仅体现债务的成本,还反映了股东投入的机会成本,综合考量了资本的使用效率;同时综合考虑了会计报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不同差别,在计算过程中作了相应的会计调整,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经营现实,有效地引导管理人员的行为向企业长期价值创造方向进行努力。

  关键的调整项包括:

  (1)对企业长期价值有关键提升的费用类指标,如:研究发展费用、广告营销支出、培训支出等支出进行资本化。

  调整原理:由于此类费用是对公司未来和长期发展有贡献的支出,发挥效应的期限并非只是这些支出发生的会计期,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不合理,因此需要进行调整;另外,为了保证对此类费用的支出有合理的回报,需要其在一定的受益期间内收回这些投入。

  调整方法:首先将此类费用资本化,然后按一定受益期限进行摊销。

  对行为的影响:鼓励管理人员对这些有益于公司长期发展费用的投入。

  (2)非核心业务类的,不可持续性收入和支出从利润中剔除,确保营业利润反应的是企业真正的业务收益部分,包括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非主营业务收入和支出等。

  调整原理:由于EVA和NOPAT(税后净营业利润)衡量的是营业利润,因此所有营业外的收支、与营业无关的收支及非经常性发生的收支均应剔除在EVA和NOPAT的核算之外,以保证最终核算结果真正反映了公司的营业状况。另外,任何一项营业外收支又都是股东所必需承担的损失或收益,因此,将营业外收支在当期EVA业绩中剔除的同时,还需对其资本化处理,使其与公司的未来收益或损失相匹配,由股东永久性承担。

  调整方法:将当期发生的营业外收支从NOPAT中剔除,并进行资本化处理,同时需要考虑以前年度累计资本化的影响;

  对行为的影响:使得EVA的结果中只体现营业业绩,剔除非营业活动对管理层业绩评判的影响

  (3)各项根据会计政策计提的会计准备等并不是真正的营业性支出,并不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需要从利润中剔除。包括:坏帐准备、存货跌价损失准备、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准备、长期投资变现准备等。

  调整原理:由于会计准备的计提是基于会计的保守和谨慎性原则,会计准备计提时将并未发生、今后或然发生的一部分费用提前计入损益,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营业状况,并且由于会计制度的变化和会计方法的灵活性,容易引起会计操纵和对营业状况的不真实反映。

  调整方法:将会计准备冲回,按实际坏帐发生额、实际存货跌价损失发生额和实际投资贬值损失发生额计入相应的会计期间。

  对行为的影响:减少管理层的会计操纵行为,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其他一些利润表的调整项如无息流动负债等也会对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引导,促进外部资本的更有效利用。

  对资产的一些调整则是反映资产是否有效的参与了运营并创造了价值。如在建工程,非营业性资产以及库存现金等都属于不直接参与业务运营的资产范畴,根据各业务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EVA的各个会计项的调整目的首先是引导管理者的长期行为,其次是矫正由于传统会计政策导致的对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扭曲以及减少管理层会计操控等行为,最后还有部分调整是基于核心业务运营相关性这个原则确定的,以确保EVA测算的科学性。

  新效果

  1993年,美国《财富》杂志刊文称EVA是“创造价值的金钥匙”,EVA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青睐。今天,EVA已经风靡全球,波音、GE、AT&T、可口可乐、杜邦、西门子、华为、TCL、青岛啤酒、上海宝钢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已经实施了EVA管理,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那么实施EVA到底有哪些方面的好处呢?

  采用EVA指标对经营业绩进行衡量,弥补了原有会计型财务指标无法充分反映经营业绩的不足,促成经营者和股东的利益达成一致。

  众所周知,委托代理是公司治理的一大难题。在EVA诞生之前,依据传统的会计利润对企业经营者业绩进行衡量,往往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似乎”在创造价值的公司——报表显示盈利,其实公司的会计利润小于所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这样的虚假“繁荣”报表掩盖了经营者对股东利益的损害。EVA价值管理体系综合考虑了包括资本成本在内的经营全部成本,通过系列会计调整,真实地还原了企业经营者帮助投资者创造价值的本身。因此,将EVA指标作为忠实的价值体现指标,可以替代传统的会计指标,成为一种很好的协调股东(出资人)和经营者利益的绩效考核方法。

  运用EVA进行价值衡量,将发挥“管理牵引”作用,切实地通过业绩评价改进经营行为。

  现代大型企业集团业务的多样性和区域复杂性使决策者很难掌控下属企业业务运作的细节,各业务单元的战略协同过度依赖于市场经济本身,集团性的风险预测及规避更是无从下手。EVA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点,它对于大型企业集团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牵引工具,它可以将下属企业的经营活动聚焦到如何提高EVA表现(集团的意志,也是出资人的意志)上来。

  事实上,基于EVA计算的多项会计调整,在管理则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引导效果。为了提高EVA的表现,公司的经营受托者将不得不在经营中考虑研发设备和仪器的“租赁”、考虑在销售中创新地引入“融资租赁”、考虑轻资产的服务型产品的研发、考虑在高度竞争的低效价值环节开展转包,而这一系列的行为,以往只能通过指令性要求或依靠管理者觉悟才能实现的。

  对于大型企业集团,多层组织架构使得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效率和效果出现衰减效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EVA确实是不折不扣的一剂良方,它的“管理牵引”作用可以在会计调整原则设计中,嵌入管理思想,帮助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者达成管理期望。

  EVA在企业兼并重组中,亦可以成为关键决策者的重要支持。

  毋庸置疑,作为忠实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工具,EVA在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决策时,能够将重组标的原本真实地展现在决策者面前,复杂的企业整合中,它甚至可以进行整合后的EVA模拟,直接反映战略协同效应的结果。决策者通过参考EVA评估结果,充分评估兼并重组后的“发酵作用”,往往能够得出更为准确的决策结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EVA已经成为海外资本市场评价上市公司的重要指标,那些注重提高EVA的公司更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通过获得较高评级而占有资本市场的重要机会。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无论是已经在海外上市,亦或即将在海外上市,都应将提高EVA,开展EVA价值管理作为企业的关键活动之一。(本文作者吴军民系铭远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王清洋系铭远咨询集团咨询总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