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44岁全聚德的资本学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 09:41 《英才》

  文|本刊记者 贺大卓

  2007年11月20日上市的全聚德创造了很多纪录:开市一小时内,换手率超过六成,创最快换手纪录;开盘首日换手率87%,创今年新高;开盘当日即被临时停牌15分钟,创新股上市首日最快停牌纪录。

  接下来的情形则更加复杂而混乱:全聚德上市至今,因为股价异动遭受先后7次停牌,其中还分别于去年12月12日、12月19日中午2次被深交所特别停牌,要求自查。但在这个过程中,全聚德还是创下了10个涨停板的纪录。

  这段不长的日子里,随着全聚德股价的上下波动,掺杂于其中的监管层、所谓的庄家、散户、全聚德集团,以及置身事外但又忍不住凑热闹的旁观者,都沸沸扬扬了起来。

  但现在的全聚德集团尴尬的沉默着,一位和《英才》记者数次交谈的员工说:“最近集团给员工都培训过了,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回答,每个人都培训过。”全聚德某生产基地的主任缓缓对《英才》记者道来:“我怕我说不好,说不好了会影响股价,我们集团新请来的发言人都不一定说得好,我更没把握。”

  当深交所针对爆炒全聚德的上榜营业部及相关账户进行200多次电话警示、出具25份书面警示函的时候,当深交所责令全聚德集团自查的时候,在北京的某些证券交易大厅里,《英才》记者听到了流传着这样一种声音:跌一点儿吧,跌一点儿我就买进。不管这些投资者怀揣着怎样的分析与判断,但它至少代表了一种态度。

  品牌营销顾问郑新安和全聚德集团颇有交情,也研究全聚德多年。他这样分析全聚德的现状:全聚德现在的问题是文化大于产品(代表中国的饮食文化),价值大于产品(代表中国的饮食传统),品牌大于产品(代表中国餐饮的知名产品)。这三个符号,转化到资本市场就成了激励人们买进全聚德的重要理由,全聚德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则是可以被忽略的。

  市场上对全聚德股价的热议或者冷嘲都出于以下原因:文化与产品发生碰撞时,大众的心理更偏向于那一边?是怀着对于144年老字号的民族情节而买进?还是审慎地躲避短期的风险?

  一位在全聚德工作了15年的员工给《英才》记者讲了这样一句话,用以表述他看好全聚德的理由:“我越来越忙。”

  看看全聚德集团的变革之路吧,1993年全聚德组建集团,建立起产权明确、两权分离的资产运营管理体制;之后又组建了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通过35%的股权吸纳了20余家法人入资;2004年集团又进一步改制为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和世界38个国家进行统一注册。

  按照全聚德董事长姜俊贤的说法,这种改制效果不言而喻,改制促进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和谐,有形资产以其股权分享利润,无形资产采取授权使用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有效保护了全聚德的发展。

  这位“姜董”在全聚德员工眼里有着良好的形象:“人比较有头脑,比较大度”,“具有大局观,不拘泥于细节”,“很精明的一个人”。对于全聚德上市,很多全聚德员工说:“姜董的功劳非常大。”

  上市的意义对全聚德集团不言而喻,在上市之后的答谢会上,董事长姜俊贤这样说:“通过上市,除了在资金、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方面大大提高外,公众的监督也可以促使企业在规模、体制、产权、营销模式等方面更好的进行改制,促进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和谐,保护了老字号企业的发展。”

  可见,现在应该是全聚德上下一心的时刻。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