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谁能博弈市场诱惑与战略理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8日 06:29 《中外管理》
刘红松 张平淡 中国企业家需要过三道战略博弈关:一是市场诱惑与战略理性的博弈关,二是企业家雄心与企业战略的博弈关,三是市场威胁与战略意志的博弈关。 顺驰:吹牛+盲目扩张 2006年9月5日,孙宏斌把顺驰中国55%的股权卖给了香港路劲基建公司。这意味着一个地产行业天方夜谭般的神话故事,已经叙述到了尾声。 顺驰的迅速崛起曾引起了地产行业的高度关注。孙宏斌的确有过人之处,1994年从天津开始靠二手房代理起家,对客户需求反应极其灵敏。但是他始终让业内大惑不解的是:顺驰维持资金链的秘诀到底是什么?截至2003年年底,顺驰预交地价的资金在人民币70亿元以上。进入2004年,孙宏斌更是高调宣布当年销售收入要超过100亿元,业内无不震惊。从资金流上看,除非他有强大的财团或银行做后盾,否则,按期交付地价款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2004年8月,在海南召开的“21世纪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中国地产界大亨芸集。首创总经理刘晓光直接向孙宏斌提问:“孙总,宏观调控中你最难受的是什么?” 孙宏斌答:“最难受的还是钱。”“对策是什么?“刘晓光继续问道。“没什么新办法,还是以前的办法,合作开发、快点发展。今年目标销售回款100亿。预计这还打不住,会达到140亿。” 后来王石在自己的博客中记载:当时听到这话,自己坐在一侧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睁着眼说瞎话。吹牛!”果不其然,两年过去了,顺驰为它的盲目扩张所造就的“奇迹”付出了代价。 这些年来,德隆坍塌、科龙曲折、三九变故,留给中国企业思考的太多太多…… 中国企业有战略三关 中国企业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和转型时期,机遇与挑战同在,希冀与危机并行,传统与现代交织,全球化与本地化相互渗透。中国企业犹如在大海中航行的的一只巨轮,如何避免像泰坦尼克号那样触礁?如何绕过急流险滩、安然无恙地驶向预定的港湾?这需要舵手,需要战略型企业家,需要企业家在战略博弈中科学定位、理性决策。 具体来说,中国企业家需要过三道战略博弈关:一是市场诱惑与战略理性的博弈关,二是企业家雄心与企业战略的博弈关,三是市场威胁与战略意志的博弈关。 市场诱惑与战略理性博弈的关键,在于企业战略的分析和制定,它须着力于把握企业成长的方向;企业家雄心与企业战略博弈的关键,在于企业战略的选择,它着力于解决企业内部的和谐与发展源动力的培育;市场威胁与战略意志博弈的关键,在于企业战略的执行,它着力于企业外部竞争优势的获得。三个战略博弈关,环环相联,紧扣战略管理的三个节点。 在这三大战略博弈关中,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处理好市场诱惑与战略理性的博弈,是战略管理要迈出的第一步,是现阶段最基础的一步。这需要企业家对企业内部、外部环境深入洞察而后行动。 城市化、国际化、网络化三者的演替和交互作用,为中国企业贡献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些机会。这就需要保持市场诱惑与战略理性的平衡。 保持现金流与扩张节奏的平衡 多年来,困惑企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战略问题如一团迷雾挥之不去:是走专业化道路好,还是走多元化道路好?企业要做大,就必然扩张。怎么扩张?成败的焦点在于资金链的整合和现金流的通畅。本田公司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本田最早生产摩托车,市场很稳定的时候,自有资金和债务的比重是2∶1;为了向欧洲摩托车市场迈进,进行地域扩张,本田就把这个比例提升到1∶3,加大债务比重;当欧洲摩托车市场站稳脚跟后,本田又把比例缩回到2∶1;当战略触角迈向小轿车行业进行产品扩张时,它再把比例提升到1∶3;在小轿车行业站稳脚跟后,最终又把比例缩回到2∶1。可见,本田公司始终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把自有资金和债务的比例基本保持在2∶1到3∶1的合理区间。 这当然会使我们中国的许多企业汗颜:我们没有这么理性! 但中国企业家正需要摆脱“编故事,造神话”的思维怪圈。 纵观中国企业发展,因现金流而引发企业战略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建设巨人大厦时售出的4000万元楼花,演变成巨人集团破产的导火索;由于资金的缺口,孙宏斌不得不含泪卖顺驰。看似是最后一根“稻草”所致,其实紧绷的资金链已注定了这些企业的倒台“血案”。 企业的失败不仅是企业战略的失败,更是企业家个人理性的失败。众所周知的典型有德隆高达570亿元的负债,有科龙前大股东顾雏军扯不清的资金乱局。其实,都是盲目扩张种下的苦果。 保持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企业家是企业的一面镜子,企业是企业家人格和灵魂的外化。企业的成长附和着企业家的理想、信念、使命和抱负。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家是理想的,是浪漫的,是具备革命情怀的;而对于企业来说,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却需要现实的考量,需要扎实的执行。这样,企业家的理想主义和企业的现实主义之间就需要予以协调和平衡。 企业家或领军人物与企业成长密不可分,胶着融合。在成长型的中国市场上,成功的企业家、领军人物与优秀企业相得益彰:王石之于万科,牛根生之于蒙牛,马云之于阿里巴巴。没有好的领军人物,不能催生出卓越的企业家,新业务的发展也就会困难重重。 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做久,就需要考虑企业家和企业的分离。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发展初期,英雄式的企业家能够把企业带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平台。可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家应该向上跃迁,站在战略的高度,以无为而治的理念治理企业。严格说来,企业越大,企业家的作用越小,企业领导团队的作用就越加明显。企业家和领导团队存在一种专断性和民主性的博弈和平衡。 因此,中国企业家的定位应该是:上九天揽月,充满创业的热情和绚丽的梦想;下五洋捉鳖,具有强大的务实精神。企业要做大,人要做小,企业家要甘当企业发展的垫脚石,舍小我而成就大我,以企业发展为重,以企业成长为先;企业要高歌猛进,企业家却应在荣誉面前站到后台,保持一份清醒。 保持可行性与可愿性的平衡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些格言警语一度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座右铭。可是,做企业不能空想,战略要落地,一旦发展愿望大大超出战略实现的可行范围,结果就难免是失败。企业发展需要整合综合资源,“短板”现象可能导致大厦倾斜。柳传志曾经总结中国企业失败的教训,提出“三个不能做”的名言:“没钱赚的事我们不干;有钱赚但投不起钱的事不干;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没有可靠的人选,这样的事也不干。”这比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市场诱惑和战略理性之间的博弈和平衡。市场有诱惑,大多是“有钱赚”的机会在叩门,可是,能不能做,取决于现金流;能不能做好,取决于领军人物的成长和企业家的脱颖而出。 要提高企业战略的可行性,就必须着重夯实企业家可愿性的素质基础,培养具有国际化眼光、全球化视角、熟谙市场规律、掌控能力强的战略型企业家。在此基础上,企业内部能够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能够形成一支有凝聚力的领导梯队,在人力资源上才能够支撑企业的长久发展。 (本文第一作者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院首席专家;第二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王缨)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