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信用控制 应收账款管理的命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 16:01 《理财》

  陈姗姗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管理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的过程中,公司考虑最多的是信用。一般情况下,信用分为两类: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当一家公司从另一家公司购买了货物或劳务而没有立即付款,公司之间的商业信用就发生了。而消费信用主要发生在公司把货物和劳务销售给消费者而没有立即付款的时候。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提高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以实现快速收款、增加现金流量、实现销售最大化、回款最快化和坏账最小化,这已经成为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中之重。

  商业信用的N个理由

  商业信用主要是针对企业之间的购售业务。在国外,大多数的商业交易都采用商业信用。在我国,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信用销售,因为信用销售有许多便利性。

  一般而言,商业信用中产生的利率低于购货方可选择的借款利率。同时,对于供应商而言,又高于其可获得的短期投资利率。成功的交易使供应商成为购货方方便又经济的“银行”,而购货方则成为供应商可靠的短期投资收益来源。所以,商业信用在供应商和购货方之间发挥了投融资的财务媒介作用,既促进了供应商产品的销售,又为购货方提供了短期融资。

  供应商比其他的借款提供人(如银行)能更好地知道怎样把货物作为抵押品处理。当付款被拖欠后,抵押品被供应商重新拥有时,对于在抵押品的生产、储存、销售上有专门知识的供应商来说,抵押品在供应商手中将更有价值。

  供应商在日常的商业来往中积累了有关其客户的重要信息,这其中可能包含有用来评价顾客信誉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足以成为信用决策的基础。而如果银行作出同样的借款决策,其成本将高于供应商。这使得供应商相对于银行具有优势。

  供应商一般比客户更了解两产品质量。如果供应商愿意向购买产品的客户提供信用,将向其传达关于产品质量的积极信号。商业信用能提供廉价的强制性的产品质量保证。如果产品质量可以接受,客户将准时付款;如果产品质量很差,顾客将会退货并拒绝付款。当然,供应商可以提供产品质量担保,但当顾客已经付款后再来实施,既昂贵又花时间。

  通常货物从供应商到客户,必须经过运送(如通过铁路、公路、海上和空中的运输部门)等中间环节,如果要求在销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付款是不现实的。通过向最终的购买者提供信用,付款机制经过了销售过程中的所有代理机构,只要求最终的购买者向最初的销售商一次付款,简化了付款流程,为购售双方提供了便利。

  有时,在购货时付款并不方便。携带大量的现金增加了遭劫以及丢失或错放现金的可能性。方便和安全对于商业顾客和零售顾客都很重要,这里,心理安全也相当重要,尤其是在零售层次上。大多数的零售商都知道,如果顾客必须用现金或支票而不是用信用付款,他们可能会减少购买。

  信用缺失弊端凸显

  存在即为合理,信用的存在也不例外。据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已经认识到良好的信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诚信是企业合作的基础。但我国的信用现状并不容乐观。

  1.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已经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中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二个百分点。具体说,中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损失以及发现的腐败损失等。以上数据表明:我国企业的信用状况处在一个相当低下的状态,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更加不理想。因此,提高企业的思想认识,树立以诚信为本,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已迫在眉睫。

  2.信用缺失使企业间交易成本提高。

  在我国,大多数人把信用等同于银行信用。其实,相比银行信用而言,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更为基本,信用危机在此也表现得更为明显。

  目前,规范化的商业信用,如商业票据在我国的使用十分有限。据粗略计算,1995年全国的结算量约相当于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商业票据年结算量就已经是企业活期存款余额的3300倍。商业汇票作为商业票据中主要的信用工具,只在煤、电、冶金、铁道、

化工等五大行业和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才有使用。1997年,我国商业汇票年度发生额为4600亿元,仅相当于当年末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6.1%。

  据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势头。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债权债务案件以及各种诈骗案件大量增加。1998年全国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和债权债务民事纠纷案件为289万件,约占法院全部受理案件的51%。

  在几次全国性商品交易会上,很多国内企业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也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欧美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这表明信用危机已阻碍了经济活力的产生。

  信用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在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缺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企业现在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大都采取了相关举措,比如:设置信用部门或者明确相关部门的信用管理职能,制定信用管理目标和政策,对应收账款加强监管和催收的力度等。

  1.从多种渠道收集信用信息,建立客户信用资料档案

  信用部门集中保存并及时更新客户信息,不能再零散无序。这些资料应该包括企业与银行及主要客户交往的历史资料,主要有客户的基本信息、近期的财务报表、开户银行的证明,以及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已公布的一些信用等级、信用申请表、营业执照复印件、信用调查报告、合同或订单、付款记录及往来信函、客户以前的付款历史(如果以前曾给予信用)、来自销售代理和其他雇员的信息等。建立这些完整的档案亦可防止因业务人员的离职而导致客户资源流失的情况。信用部门应逐步完善自身对客户的信用评估职能,根据已收集的信用资料,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2.制定严格统一的信用政策,并在企业信用部门内部严格执行

  从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三方面制定企业的信用政策。在制定时,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考虑成本收益原则和客户信用状况,制定出准确、规范的信用政策。在信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按信用等级对客户执行不同的信用标准,同时要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的动态变化随时调整对其的信用额度,从动态上保持信用政策执行的一贯性。另外,在信用政策制定时,要区别对待不同产品,不能采取一刀切的信用政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