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权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集团型企业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呈现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也采取了不同的管理策略,这些策略有些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很快融入了市场的竞争当中,有些企业紧紧抓住计划资源,在不打破大的内部平衡基础上做一些有意的尝试,而有些沿袭完全计划管理模式,希望在国有自然垄断中继续维持竞争优势。从目前来看
,国有集团型企业存在着四种管理状态,各种状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带来了不同的管理效果,下面逐一进行阐述。
状态一:管而不理
一般该种管理状态常见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起步阶段。一方面企业下层员工有积极性走向市场,而上层领导始终处于政策等待阶段,希望在政策明朗情形下再进行内部机制与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集团对于下层单位更多的是从经营产值上进行考核,至于将来公司发展到什么样,集团无法给予清晰的答案。这样,在企业内部管理上,领导往往关心的是经营成果,以产值与利润来做为论功行赏的唯一依据;在人力资源上,把关的是一线经营管理者,唯“业绩”选人才;在技术研发上,短期技术为“王”。我们在服务一家大型国有集团企业时,其下1000多人的规模,成立了40多家分子公司,各公司经营范围十分分散,对这些公司主要的考核指标就是产值与利润,虽然员工暂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到底未来哪些可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可持续的资源与能力在哪个方面,却很难在集团内达成共识。
采取上述管理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外在的市场竞争压力需要国有企业积极参与竞争,这样把竞争的主体由集团分解到各个分子公司,减少集团的压力;另一方面集团给予下属单位充分用人自主权,分配自主权,更能调动个体经营的积极性。但其弊端在于,集团管理的是暂时的经营效果,而不是长期的持续发展,导致的后果是集团在市场形势好时能够获得一定发展,但一旦外部环境变得比较差时,其持续经营能力将受到巨大挑战。
状态二:理而不管
一般该类型的集团企业组成比较复杂,或者是领导层对于经营不是太熟悉,需要对内部业务进行梳理,还没有能力具体负责下面的经营。往往该类集团规模比较大,经营业务也比较多,特别是近几年宏观经济发展良好,许多大型集团企业都进行了多元化尝试,很难明确其主业发展方向。而在宏观经济转向稳定,外部竞争压力日益增加,从集团层面面临多方位、多业务、多市场的竞争,理顺集团的发展思路成为了集团的工作重心。这些集团领导认识到,过去几年虽然业务多元化带来了一些利益,但大发展背后可能会留下来更大的后遗症,冷静下来理性思考,需要重新明确怎样的大发展才是集团型企业需要的大发展,而不是盲目的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为了产值而发展。通常这样的集团企业常把重心放到理顺战略和主业方向上,对下面子公司的管理还不是很到位。
这种管理状态的产生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我国计划经济起步阶段给大部分行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会,投资某个行业,都可以小有获利,特别是一些大的集团型企业。但在经济进入稳定发展期后,下属单位投资的众多行业给集团清理带来了困难。其次,计划经济时期的“唯产值论”导致许多集团盲目追求产值,而忽略企业核心能力培育。这样,当企业从靠外部机遇走向靠内部核心能力赢得市场的新形势下,对集团梳理就成为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当然该种管理状态是集团企业发展特定阶段过程中的问题,一旦真正梳理完成,集团的核心竞争能力与资源就基本成型,也就可以开展管与理的结合。
状态三:不管不理
从目前来看,该种状态更多的是一些自负盈亏的独立分子公司,一般该类集团随着计划资源的枯竭,给予下属单位的资源相应减少,下属单位对集团的依赖也就减少,各个分子公司逐步成为独立财务主体。集团对这些单位要么是名义上的上级单位,要么是象征性收取部分管理费或充当国有资产的监护人,而其中对分子公司的管理与战略安排很难在下属单位落实。一般这些集团规模比较小,所在行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有些集团还有些品牌,分子公司在集团名义下参与市场竞争,有些分子公司则在等待集团彻底改制,从而获得部分补偿金。但由于这些集团历史包袱比较沉重,在当地有限财力的情形下,要加强管理显然是一句空话,远不如解决职工的工作机会更有效。
对于这类集团产生原因的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计划经济产生的不具有持续能力的集团必然会被淘汰;另一原因是由于集团滥用权利,下属单位的经营积极性受到了极大挫折,从而使集团被孤立,集团即使想管、理,也无法调动下属单位积极性,从而被空壳化。对于这些集团,一方面解决历史包袱是关键,另一方面集团自身资源与能力建设也是重塑集团信心的关键。
状态四:既管又理:
目前该类集团还比较少,一方面集团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思路,能够凝聚下属单位的资源与能力,另一方面集团也能在经营上、技术上给与下属单位支持与帮助。集团知道在管理深度上如何把握好分寸,既给予下属单位经营层发挥的空间,又能推进集团核心能力的建设,做到上下一致,共同发展,这是集团企业管理的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作者系天强管理顾问研发部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