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德拉特机构”区域总裁:罗镇坤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及时生产系统”(JIT,Just In Time)令日本制造业面貌一新,带给美国莫大的威胁,一时间,很多美国企业在浓烈的危机感下,纷纷学习,并如法炮制,但效果始终有限。
高德拉特博士强烈认为,单靠抄袭没有用,一定要闯出一条优于JIT的路才行,况且,绝大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条件和资源作JIT所需的巨额投资。本书所描述的“鼓-缓冲-绳子”(Drum-Buffer-Rope)、“缓冲管理”(Buffer Management)及TOC中的各种观念,被业界评为比JIT更实用和快速见效的方法,而且投资少。美国福特汽车的电子部在花巨资实行了两年JIT后,发觉产品的生产期只缩短少许,落后日本对手仍然甚远,于是决定改用TOC,在一年内就远远抛开对手。
那么,TOC究竟和其他的管理理论有什么分别?
其他理论大都集中在企业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或每个程序的改善,认为只要所有环节各自能做到最好,那么企业整体必然会有最大的改进。高德拉特却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应该把企业视为一个系统,首先必须准确掌握及妥善处理这个系统内各个环节间的互动关系,整个系统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否则,单单个别改进每个环节,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整体效果。
所以,TOC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指导企业如何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地方,以求达到最大的效益。
“TOC制约法”是高德拉特的研究成果,以物理学上的法则,应用于管理学上,这是一大创举,也是他以科学家的身分,对企业界的贡献。
很多人都知道,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著名指导方法是:只问问题,不提供答案,要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假设、以行动印证、最后找出答案来。
《目标》就是用这个方式写成,书中两个主要人物罗哥(厂长)及钟纳(罗哥大学时代的物理学教授)对企业的很多问题,看法都不同,最后通常都是由钟纳向罗哥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其实不易解答的问题。接下来,小说描写罗哥找寻答案的心路历程及其中的种种曲折、挣扎、实践、求证……
当然,所有这些苏格拉底式的问题,本书最后都说出了答案。在这过程中,读者深刻体会到TOC的每个观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所针对的是什么问题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