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北京 城市品牌的推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18:4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吴梓锌 北京报道 北京越来越为全球所共知,却也越来越让人疑惑。 北京被人熟知,是因为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凸现,北京也是下一届奥运会的承办者。
然而,摆在人们面前的疑惑是:北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她应该以一个共同接受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如此的困惑,不仅迷惑着生长在北京的人,生活在北京的各种肤色的人。这也困扰着北京市奥组委的各位官员们。 设计师眼中的城市 提起“中国”,你会想起什么? 在英国品牌大师沃利·奥林斯眼中,也许是中餐馆、奥运将在北京举办,或者正在伦敦举办的“康雍乾艺术展”…… “我会想起二三十件不同的事情,所有人都如此,随机无序地想到若干件事情。”奥林斯说。沃利·奥林斯正热衷于国家和城市的品牌设计,目前他正在为波兰做国家形象设计。 而在奥林斯看来,北京是一个融合了悠久历史传统和现代元素的复合体。 奥林斯的认识,也代表着世人和设计师们的共识。 “北京不仅是传统的、现代的,而且是国际的都市。”设计师陈绍华认为。作为申奥标志的主创者,陈绍华设计的中国结赢得了国内外交口称赞。 北京奥运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北京这个城市的核心功能到底是什么,核心文化是什么,这是困扰北京奥组委的最大难题”。张武认为,中国的文化过于庞杂,该如何去表现北京的特色,却是一个难题。 为此,张武在其“中国印”的设计中,提出了“舞动的北京”的概念。他也期望借助“共舞”概念来阐释北京。 “国家品牌所要做的,就是收集这些随机的念头,进行协调管理,使它们给人特别的印象。”沃利·奥林斯也道出了其在以往国家形象设计中的基本准则,这也不失为北京定位的基本。 ZIBA设计公司总裁梭罗·凡史杰则表示,“要追本溯源,记住中国人曾经的成就。500年前,你们曾经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你们拥有自己独特的DNA,别被西方那些设计束缚住了手脚。” 北京的DNA 在一个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北京的定义”如何避免“空壳化”,恐怕还要在内容上找准自己的准确定位。 诚然,如梭罗·凡史杰所说,北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DNA。 尽管在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北京市政府已提出要设计和宣传北京城市形象和品牌。北京市政府也从未放松确定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 2005年1月27日,北京市“两会”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7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获得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通过。北京历史上有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调整。上一次城市规划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 随后,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宣布了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从这四句对未来北京的定位中,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以往常说的首都是经济中心的提法被淡化了。据北京市规划委对外披露,去掉“经济中心”这一提法,目的就是要避免片面追求城市的经济功能,而忽视居民生活条件和城市环境的改善。 外界讨论得沸沸扬扬的首钢外迁,似乎暗合了北京市规划委的初衷。 虽然在营销北京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北京仍未启动专业化的城市形象和品牌战略。然而,绝大多数的工作都是在不自觉的状况下完成的,作为北京市的城市营销主体,主体意识却有待强化。因此,树立有关部门和组织的顾客需求的意识、市场导向的意识和市场营销的观念,提升其城市营销的战略规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关键。 北京的古老文明和现代化两大基因组合在一起,在知识、经济、科技、文化的融合上下一番工夫。 “对一个国家的灵魂来说,它的现状被曲解,外界认知与它的现实变化并不相符,是件糟糕的事。”沃利·奥林斯表示。 诚如中国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所说,城市的发展需要先驱者。北京城市发展的现状有目共睹,飞快进步,并出现着大城市的必然问题。 城市营销应植根于城市使命和发展愿景,因为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合理的城市营销目标。由于北京的城市营销尚处于朴素和自发的阶段,城市使命、发展愿景和营销目标等缺乏战略的统筹。 缺失的品牌内涵? 主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以此来展现北京的魅力和价值,无疑是北京近期的使命和愿景的出发点。这同时是城市营销主体,制定各自营销目标的重要考量。 而目前,围绕着北京定位宣传的各个部门,却似乎是在各自为战。而历数这些部门,如奥组委、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政府新闻办等,竟是多达十来个。 目前,各营销主体依据各自的理解来定位和宣传北京市的形象。如北京市旅游局提出要建设北京“中国首都、东方古都、现代新都”的旅游形象,推出“新感觉”主题系列的旅游推广活动;北京市投资促进局设计、制作了“活力北京——北京经济新形象”的城市形象宣传片等等。综合各种营销活动和相关资料,目前对北京的形象要素集中到以下几点,即“新”、“活力”、“开放(国际化)”、“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等。 北京目前尚无统一的城市营销协调和领导组织,这在根本上制约着北京城市营销的战略高度和专业化路径。从城市营销战略的角度看,研究和深化北京市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和优化北京是政府的城市营销工作,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 “只有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全新地创造,并且符合普遍意义的审美法则,才能获得世人的喜爱和尊敬。”陈绍华说,“在奥运会这个大舞台上,能够留下一笔文化遗产吗?能够站在学术和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她吗?” 迄今为止,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进行的形象塑造和设计,一直充当着北京市具有统御(umbrella)意义的品牌形象功能,包括奥运会会标“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新北京、新奥运”以及“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如北京市旅游局在伦敦、米兰举办旅游说明会,就是突出或直接以“北京奥运旅游”及“新北京、新奥运”作为活动主题的。 “中国设计要把西方的好处融合到自己的文化里来,既要有国际的观点,又要有中国的视角。”香港设计师靳埭强认为,“中国过去是‘拿来主义’,每个城市都建一样的建筑,如果早一点准备,有对话有思考,就能在用的时候不用去‘拿’别人的,才能找到自己的特点。一个政府有眼光的话就应该早一点对创意进行扶持。内地未来十年还是会发展很快,很多城市都有意图有意识,这需要培养。” 北京已经将名为“科技与设计”的新课列入了国家正式课程,学生能在这一课程中学到设计的历史和优秀设计的构成要素。“中国人历来非常擅长设计”,参与开设这一新课程的湖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何人可说道,“我们现在需要复兴这一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