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战略管理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佐佑顾问 > 正文
 

治理副职:解铃犹得系铃人 从组织角度解决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14:50 新浪财经

  供稿:佐佑顾问

  朋友发给来一则短信,是关于“副职”的:“做多没啥意思,不做不够意思,做点意思意思,多做你啥意思!”。联想到很多企业尤其国企副职的扮相,还真有些忍俊不禁。

  这种调侃是出自副职的立场。情绪好像是冲着正职去的,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做多
了事情,风头和业绩是正职的,有什么意思!不做事,拿着比正职低不了多少比下属多了不少的工资,总有些于心不忍,不够意思。唯一的选择就是做点事情应付应付、意思意思,最起码对得起良心。而想多做事情的话,正职会怎么想?你什么意思!出风头的置疑倒罢了,篡权的疑心一起就没救儿了。这组观点基于两个假设:第一,正副职所处的组织,其价值导向是权力而不是业绩,做与不做不重要,关键是该不该做;第二,正职是不想做事、嫉贤妒能和压制他人的人。

  换到正职的立场来看看副职。其实,正职的怨气一点也不小。做点不疼不痒的事,根本别指望会做多和多做,工资却只低半级,奖金少不了多少,政治待遇没啥差别(正局副局都是局级,正处副处都是处级);有了成绩跟着风光,出了问题拍屁股走人,追究责任有一把手顶着,不担责任却尽享荣誉。全是副职的好事!――正职的这些看法固然有些偏颇,但也确实不无道理,现实的例子比比皆是。正职的观点也基于两个假设:第一,正副职所处的组织缺乏评价标准,正职对副职没有考核、评价和任免权;第二,副职是不想做事、好吃懒做、搭顺风车的人。

  站在第三方立场来看正职、副职。以上正副职的观点都有情绪化的成分,而且双方的第二个假设都过于极端。那么,扣除这些非理性因素之后,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呢?第一,正职副职谁对谁错、谁好谁坏,缺少明确、统一的公司标准;第二,正职副职之间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个人利益冲突而在于企业组织设计。总而言之,这不是个人化的问题,而是组织化的问题。换句话说,无论谁在任上,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某人做副职会抱怨正职,一旦做了正职反过来就腻味儿副职。这不是组织问题又是什么?!如何加以解决呢?站在企业的立场,至少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观念更新为主,辅以职位设置调整。具体说,正副职并存,副职保留。但副职的观念要更新,要有业绩导向,要勇于承担责任,这是根本前提。与此同时,对副职职位做出明确的职责界定,并规定副职必须兼职,兼任下一级职位中至少一个重要职位的正职。这样的制度安排,使得正职与副职之间的关系正常化了,看似平级或差半级,其实是差半级或一级。副职变得实实在在了,也容易考核、评价了,而考核、评价者就是正职。

  第二种思路:职位设置调整为主,观念更新为辅。具体而言,只设正职,而不设副职。副职与下一级某个重要职位的正职合并,使得这个职位的重要性增强。比如:撤掉公司副总经理,设置业务总监,而业务总监显然重于部门经理。如此的制度安排,彻底消除了同级正副职之间的矛盾隐患,将原来的副职变成真正的下级。而作为下一级的正职,既职责明确,易于考核、评价;同时权力到位,资源充分,可以全身心做事。当然,高半级的副职即使做上了下一级的正职,心理上也会不舒服,要做好思想工作,更新观念。

  无论运用哪种思路,国企都到了要治理整顿“副职”的问题了。“解铃犹得系铃人”,副职的问题主要出在组织而非个人,因此国企必须从组织角度来解决问题。提醒一句,国企要动手治理“副职”时,最好抓住调整的契机,把握调整的节奏,毕竟官本位这些东西已经浸染几十年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3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