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战略管理 > 正文
 

向东向东再向东:那里有工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 17:59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媛

  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将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但中国应该如何崛起,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美国知名学者奥戴德·申卡尔的《中国的世纪》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发人深省的探讨,值得每一位关注中国未来的企业和个人认真阅读。

  正如绝大多数学者认同的,中国崛起的希望是成为世界工厂。应该说,我们在农业、高科技和服务方面都缺乏比较优势。就目前和以后一段时间来看,优势仍然在制造上。正如作者所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很多行业中,尤其在那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仍处于全球主导地位。”我们制造了世界上70%的玩具、60%的自行车、50%的鞋、1/3的箱包、1/2的微波炉、1/3的电视机和空调、1/4的洗衣机和1/5的冰箱。这些数字说明,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商场的货架上,恐怕都不可能找不到中国制造的产品。这个事实表明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也是我们将成为世界工厂作为近期目标的依据。

  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走好世界工厂这条路呢?美国、日本、韩国都走过这条路,我们也要亦步亦趋地步它们的后尘吗?这本沃顿的新书有价值的观点在于,作者不认为中国应该这样走。这些国家都是先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起步,然后逐渐淘汰这些行业,转向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他指出:“与日本和韩国不同的是,当中国继续发展的时候,它将不会放弃劳动密集型的那部分产业,相反,它将综合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等技术含量产业中的优势,对驱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知识密集领域进行主要的投资推动。”

  我觉得这种世界工厂策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制造业应该走高科技之路,提高科研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并创造自己的品牌,这些都是应该的,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对于这一点,谁都没有异议。问题是如何对待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少人认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仅仅是权宜之计,是在制造业发展初期阶段不得不为之的。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像发达国家一样,把这些产业转移到更落后的国家,我们则向制造业的高端产业发展。本书作者的观点与这些人不同,他主张带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并举。我自己也是赞赏这个方针的。

  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这首先在于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是极其丰富的。我们的经济发展要提高所有人的福利,就必须解决这十几亿人的就业问题。就业在我们国家永远是一件大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就业的重要产业,我们不能放弃。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还是有低成本优势的。尽管我们现在面临劳工荒的问题,但这并不说明中国劳动力短缺,而只是待遇太低。可以预料,当劳动力工资适当提高后,劳工荒就会消除。尽管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对劳工保护的加强,工人的工资会提高,但正如作者指出的,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自然存在。因为与美国、日本、韩国相比,中国工人的工资还是低的。而且,这种状况由于劳动力多而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本书的作者详尽分析了中国在发展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中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包含无限量的体力劳动者,而且也包含大量的、数量不断增加的工程师、科学家以及熟练技师,”大中华地区的协同效应,中国在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成就,等等。正是这种优势可以使我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都获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将改变21世纪的商业规则”。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应该在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作者很形象地说:“向东、向东、再向东:那里有工作”。

  在走向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个“从袜子到航天器”的过程。这就是说,我们要保留劳动密集型行业,但重点还是靠技术推动,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劳动密集的优势迟早会失去。在这方面,作者建议我们,“追赶技术发展步伐”,“利用外资杆杠”,“升级中国的‘人力软件’”,“将技术应用到企业”,等等。作者讲话还是相当客气的。他指明努力方向,其实正是我们所存在的问题。应该承认,我们的世界工厂之路困难还是相当多,有些相当严重。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世界工厂之路上才能走好。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