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比你的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而这种关系到个体生存能力的学习能力主要来自团队学习。无论是四川攀枝花新钢钒公司热电厂热工三班把更衣室改为便于班组集体学习的学习室,还是郑州客车车辆段动车组每天的“两小时课堂”,无不在体现着团队学习的魅力
【情景捕捉一】更衣室变“学习室”
“经过刚才的讲解,大家现在知道ConductorNT操作台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是什么吗?”“基本功能是过程监视和控制、报警管理、趋势和调整画面、系统诊断、数据采集和报表,主要特点是具有所有操作台特性和所有开放系统的优点……”3月7日下午,四川攀枝花新钢钒公司热电厂热工三班在班组“学习室”举行了今年以来的第9场技术讲座。
在台上讲课的是该班班长、攀钢“技能拔尖人才”、热电厂“优秀党员”、“优秀员工”邹洪江,在台下听课的是该班员工,而这课堂,竟然是班组的更衣室。
邹洪江介绍说,热工三班现有员工22人,18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是一个技术实力很强的班组。为此,车间在去年决定以该班为试点,启动“打造学习型班组,让我们的员工成为本专业的精英”活动。但最让车间领导头疼的就是班里没有专门的学习场地,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
“所以邹班长就把‘主意’打在了更衣室上!”正在一边整理学习记录的员工王健插话道。
当班委会把“腾出一间更衣室、建立班组‘学习室’”的决定向全班员工宣布时,得到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腾出了更衣室,并利用业余时间粉刷墙壁、打扫卫生。5个月前,“学习室”正式投入使用。
雪白的墙壁上张贴着“打造学习型班组,塑造学习型人才”14个鲜红大字的“学习室”正中,整齐地摆放着5排供员工学习的桌椅。正前方,是一块很现代的专用教学黑板。墙角,矗立着一排装得满满当当的高大书柜,里面的图书和资料被分门别类成8个小单元,其中有UPS和标准表说明、ABB系统资料、仪表类工具书、计算机类工具书等。邹班长介绍说,这些图书和资料一部分是上级发的,一部分是用班费购买的,还有一部分是员工捐献的。员工可以在此学习和探讨,还可随时借阅。
在“学习室”的侧前方,有两张摆放着电脑和实验仪表、器材的桌子,这就是班组员工的实验台。其中一张是进行PLC实验的,另一张是进行各种操作实验的。使员工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
邹洪江说,建起“学习室”后,班组在鼓励大家自学的基础上,还展开“互动式”学习,组织技术骨干定期举办技术讲座,针对PLC、DCS和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交流。同时,还邀请外班组、外车间的发电机、电气、计算机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到班组授课,促使大家在精通本专业技术的同时,多掌握几门技术。
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班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该班荣获了攀钢“青年文明号”、热电厂“先进班组”、“党员示范班组”、“安全保产先进班组”等诸多荣誉。青工胡夔说:“我们厂的三期项目已经开工,我们班将对三期新建的55MW发电机组、240t/h锅炉控制系统和外围仪表进行施工配合、调试及全面维护,工作任务更重、工作要求更高。我们一定要利用‘学习室’,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为三期建设多做贡献!” (罗宝生)
【情景捕捉二】“两小时课堂”成就学习群体
每晚19时到21时,是郑州客车车辆段动车组的上课时间,员工们把这雷打不动的学习称为“两小时课堂”。迄今为止,“两小时课堂”已开设了3年零6个月。
开设“2小时课堂”,是动车组20名员工的一致心愿。
2001年8月,国内第一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分散型客运列车落户郑州铁路局。当初,围着这列融合国内外诸多高新技术的新型客车,动车组的小伙子们怎么看也看不明白车上车下那些复杂的元器件,回到班组,大伙没有了聊天的雅兴,手中的茶水也显得又苦又涩。怎么办?主管动车组的车间副主任武苏永拍板:利用每晚待检前的两小时开设课堂,学!
动车组全部由仅具备高中和初中文凭的普通员工组成,“底子”较差。因此,学习必须从打基础开始。于是,他们把驻段的厂家售后服务人员请来,为他们讲解最基本的车辆构造和最初级的电路图。厂家人员走后,他们又千方百计把长沙铁道学院电子工程系的丁激文讲师、株洲电力机车厂技术中心的陈成副部长、四方机车车辆厂的总设计师许韵武等机车车辆领域的权威专家相继请到“两小时课堂”,为大家进行深层次的专业技术知识辅导。在此基础上,动车组不断丰富“两小时课堂”内容,先后开设了“日故障分析讨论”、“班组理论知识答辩”、“业务对抗赛”、“技术难题擂台”等十余个科目,大家记录学习笔记112本。青工冯俊2001年从部队复员后刚到班组时,面对疲劳而艰苦的夜间作业,曾一度打起“退堂鼓”,他说,是“两小时课堂”那种团结进取的氛围感染了他,留住了他。短短一年时间,小冯在刻苦学习的过程中练就了一双善挑毛病的“火眼金睛”,2004年夏季,他连续发现并排除了牵引电机固定座折断、25000伏主变压器超温漏油2起威胁行车安全的重大故障,两次受到段上重奖。
动车组开设“两小时课堂”的热乎劲引起了段领导的注意,2004年年初,段上特意为“课堂”配备了一台电脑,利用这台并不太先进的电脑,小伙子们建立了“动车组故障电子档案”,利用“柱形图”和“饼式”分析法,对列车故障的类型、成因、规律等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了故障发生的常规性、突发性及倾向性规律,为准确开展故障预防和查找提供了依据。去年下半年,他们又利用电脑在互联网上设计了“动车管理网上交流平台”,开设了网上交流社区和业务论坛,不但同柳州、乌鲁木齐、上海等铁路局的动车同行开展网上交流和研讨,还登陆了日本“新干线”铁路网站,大胆借鉴国际上最先进的电动列车管理经验,从中获取了不少有益的做法。
“两小时课堂”的开设,既成就了一个爱学习的青年群体,又巩固了郑州至武昌的T501/2次流线型豪华快速列车“中原之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支柱——“安全”。从2001年11月13日正式开行之日算起,“中原之星”已安全行驶150余万公里,运送旅客190多万名,营业里程相当于绕地球27周,运送旅客数量超出了我国近代史上人数最多的三峡库区移民总数近一倍。 (马泳 葛磊)
【编者评说】提升团队整体学习力和创新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在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中,科学技术无疑成了竞争的核心要素,而科技创新需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作支撑,因此,竞争的实质就体现为学习力的竞争。不是许多人在重复这句话吗: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比你的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那么,这种关系到个体生存能力的学习能力从哪里来呢?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来自团队学习。无论是四川攀枝花新钢钒公司热电厂热工三班把更衣室改为便于班组集体学习的学习室,还是郑州客车车辆段动车组每天的“两小时课堂”,无不在体现着团队学习的魅力。
很久以来,提起学习,人们注重的是个体正规学习,褒奖的是通过个人努力在学习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人。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也有了变迁。从过去注重个体正规学习形式转变为注重团队协作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上,学习者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与学习的迫切性。让学习成为生活中自觉、自发、自主的一部分——这已成为21世纪学习者要具备的学习素养,也是团队学习的初衷之一。
首先,团队学习善于营造出一种利于学习的环境氛围,创造一个让大家有机会学会如何在一起学习的条件,四川攀枝花新钢钒公司热电厂热工三班把更衣室改为学习室的目的就在于此。创造学习室,便于大家在一起交流探讨,共同提高。而郑州客车车辆段动车组每天的“两小时课堂”,则使理论知识“底子”还是个“弱势”群体的动力组,用最短的时间填平了技术业务的“鸿沟”。这些,都是过去的个体学习难以实现的。
其次,团队学习,便于建立互动式学习模式,实现知识共享。只有组织的整体学习力提高了,组织的整体创新能力才会提高。而提高组织整体学习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形成反馈、反思、共享互动的学习群体,通过互相的切磋、理解和配合的默契,来达到迅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在这方面,攀枝花新钢钒公司热电厂热工三班和郑州客车车辆段动车组的做法又有着惊人的一致。
第三,团队学习,很快会使一个人的经验变成集体的经验。学习不仅要从书本中学,而且还要从经验中学,就是要懂得从学习经验中发掘创新的源头。而团队学习的优势就在于此。团队学习是要形成一套推动全体员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机制,促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反思、反馈、共享、互动的有活力有效益的学习;是培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先进管理理论相匹配的一整套学习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创新力、领导力、执行力的那种变革式学习。
因此,团队学习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前提和必需,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竞争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创新。是能让全体员工把学习不断转化为创新,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如今,创建学习型企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企业生存的战略选择,而提升团队整体学习力和创新力,对于学习型企业的创建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