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战略管理 > 正文
 

跨国公司冷眼北京上海总部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 17:09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熊川

  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成为跨国公司总部,但近两年北京、上海都刮起了一股总部基地风,而在始作俑者看来,有多少大公司青睐总部基地,对这些公司的经营管理又有多大影响?

  “总部基地”飓风

  北京还是上海?这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甚至亚洲设立地区总部的一个难题?

  北京的政策、行业、文化等优势深厚,而上海作为商业中心的地位时间更长。

  比如索尼,在北京设立了中国总部,但上海的地位又让他们不得不把中国的营销总部设在上海。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把总部设在北京,北京的哪个区域最适合作总部?

  大型跨国企业在充分展示自身实力的同时,更需要一个独立、坚实且强大的策源基地,以便在尽可能近的范围内,在最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将优势力量投入到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而政府特别规划总部基地的目的也正在于迎合这种市场需求以释放其巨大的经济势能,带动城市发展。

  从2003年至今,商务地产市场中的“总部基地”风可以说是愈刮愈烈,短时期内,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所谓的“总部基地”。殊不知,打造总部基地需要具备相当高的条件,成不成还要看“天赋”。

  业内专家在评价国内“总部基地”概念满天飞的情况时曾发表过以下见解:“不是任何一个地方都适合建总部基地,跨国企业在考虑安设总部的位置时,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其中包括城市的政治形象、经济发展程度,文化氛围、城市知名度及硬环境等等。”

  ABP董事长、总经理许为平向记者介绍:“成功的总部基地除了要拥有大规模为企业总部打造的办公空间外,还需要建设教育文化中心、商业中心、科技服务中心、资讯服务中心、金融中心等等,不但有建筑有企业,还要有思想和文化。”

  总部基地就应该是一个“企业互动社区”,只有在适当的大环境及专业的经营运作下才能释放出企业的能量。

  北京恶补软硬件

  北京已经初步显现出了“总部经济”效应。

  记者在北京市工商局查到的数字显示,截止2005年3月,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在中国内地开办了各级代表处、办事处等,其中大多数选择在北京设立总部。更有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将在京设立总部作为形象工程及拓展行业市场的重要一步,市场需求热度急升。

  但北京城市中心区域有限的空间已经满足不了高端人群的聚集,交通拥堵不堪、高昂的地价、区域配套与人群需求差距甚大、办公空间的狭小与总部形象的矛盾...如何在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成为了北京城市发展及商务地产市场面对的首要问题。针对既有问题,从规划层面入手,北京出现了为国内外企业总部量身定做的真正意义上的总部基地,亦庄开发区、丰台区总部基地应运而生,更大的空间、完备的配套规划及交通、通讯等优势集中显现。

  北京从规划到建设理性依据总部基地发展过程运作的典型项目——丰台区总部基地是全国罕见的巨型商务片区。丰台区总部基地由中关村丰台园与英国道丰国际集团合作开发,占地65公顷,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容积率约1.59,平均绿化率50%左右,总投资约60亿元人民币。巨大的土地、资金资源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先进理性的“总部经济”理念也使总部基地为企业提供最稳定高效的发展氛围。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副总裁王学明认为,“总部基地正在为现代企业产业研发、总部决策营造了一个独立的、生态的、互动的、信息化的环境”,“总部效应”还需要时间来发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总部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