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企业国际化调查 缺乏国际化人才是关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15:57 《东方企业家》杂志 | ||||||||
《东方企业家》与“打造最好的经营管理类知识交流的网络平台”为己任的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合作进行了“华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最大挑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缺乏国际化人才”是华人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最大难题 文/本刊记者 顾冰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外资企业的兴起,代表着找到一种合适的外国人管理中国人的途径,那么在TCL、华为、海尔、波导纷纷走向国际的情况下,华人又该如何管好洋人呢?华人企业如何融和看似强大的西方文化?两种甚至多种企业文化如何进行整合?如何管理国外员工?薪酬体系又如何设计?这些都是意图走向国际化的华人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国际化人才是关键 调查显示,47%的受访人群认为,“缺乏国际化人才”是困扰华人企业国际化的最大挑战,而这也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得到最高认同的一项,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飞利浦人力资源管理教席杨国安教授、普华永道合伙人庄子男均对此表示了认同。的确,由于庞大的母体市场的存在,大陆企业培养了大量适合本土市场的行销人才,但对国际行销人才的积累实在太少。 TTE(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忠尧就承认,他身上承受的压力相当大,因为他自己并没在国外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在TCL国际化进程中,需更多依靠跨国企业职业经理人及“海归派”的作用。但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华人在跨国企业顶多做到大中华区高层的位置,对全球化的理念及实际操作,并没有深刻认识,而靠在海外呆了3、4年的“海龟”与海外“土著”竞争,还没竞争就先落在下风。 谈到这个问题,宏基董事长施振荣也指着“微笑曲线”对记者说,企业要做行销、品牌,这些都是和当地化有绝对关系的,过去为何宏基在制造上得高分,运筹、服务、行销得低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国际化人才。施振荣回忆,由于宏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推行国际化,当时国际化人才几乎一穷二白,宏基只能自己着手培养,“如今台湾的国际化行销人才,几乎都是从宏基出来的,”施振荣笑着说道。 从宏基的经验来看,施振荣更推崇直接使用海外本土国际人才,但施振荣也告诫道,这万万急不得,需要慢慢观察,不断加大授权。此外,由于本土国际化人才本就有限,更应对人才妥善保护。施振荣就提出国际化最怕“损兵折将”,在人才使用上需要非常小心谨慎,要想好“这个将军可让他去打什么仗,不能折掉,一折掉,人才就丢掉了”。 管理体系混乱需避免 在此次调查中,也有15%的受访者担心,贸然实施国际化会导致旧有管理体系的崩溃。目前华人企业在规章制度上能和国际完全接轨的并不多,一旦贸然实施国际化将伤害到旧有的人事、薪酬体系(国外普通员工的薪酬远高于国内的领导阶层)。另外,一家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必然使用英语作为企业官方语言,这可能导致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崩溃。据说华为急剧膨胀的国际业务,就使得华为人明显感觉到管理流程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 赵忠尧表示,在薪酬体系设计问题上,TTE就“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在国内给公司赚钱的人的薪水要比国外的人薪水低得多。曾担任宏基首席人力资源官的杨国安表示,这需对国际化人才进行分类,对当地人才就按照当地价位,不可能“在美国按照中国薪水发工资”。而对于那些真正的国际人才(可进行全球调动),在调动时必须在原有工资上进行调整,并发放生活指数、教育补贴、税收补贴、艰苦地区补贴等,以保证其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而宏基为达成国际化的目标,更是在今年7月公布,今后所有经理级的员工,每年第二季都要参加英语考试,确保英文沟通能力在一定水准以上,而且每年都要被检验,以免退步。至于标准分数为何,则依照所掌的区域与职称,有明确划分。也难怪在兰奇上任记者会上,记者罕见地看到,施振荣、王振堂在台上大秀英文,尽管当兰奇的意大利英文碰上台湾腔英语时,颇有些幽默,但宏基那种全球化发展的决心,还是颇令人感动。 但相比宏基,大陆企业员工的英语水平更差。一家真正国际化的企业,英语必将作为官方语言,所以企业任何文件都必有英文版本,而大陆企业又多在大陆上市,中文文件必不可少,那么两套文件共存会对企业行政管理增加很多烦扰。 而更加严重的是,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与一家本土化的企业,二者的企业组织架构图和管理方式,是完全不同的。那么企业国际化,必须全部打乱旧有秩序,花时间调整。而这对“分秒必争”的华人企业而言,是很大的挑战,要知道TTE可是承诺在未来18个月内就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实现盈利的。 其他原因不容忽视 从调查结果来看,其他原因也不可忽视。有网友留言:从制造到行销、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变——目前国内企业精于制造,尤其擅长成本控制,但一旦到国外,这个优势将逐渐丧失,企业需要面临从制造到行销、从低端到高端产品的转变,这对从事多年制造业、形成惯性思维的华人企业而言也会是个很大的挑战。 也有被调查者认为,目前中国产品的形象不利于华人企业做全球性拓展。坦白说,国内产品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还是低价低品质、价廉物美的形象,这种产品形象在华人企业做全球拓展时,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从日本的案例来看,国家形象的改变只能通过如索尼、东芝、松下等大量优秀企业的不懈努力而实现,日本为此花了10年的时间,也许中国企业也需要这么长时间。 但也有网友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盛行表示了忧虑,这种观点认为:“一家企业至少要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水平,才能走向国际。”但从目前热衷国际化的企业,如TCL、海尔来看,在它们尚未取得国内市场王者地位的情况下,就已进军国际市场,“中国市场跟国际市场没什么区别,在本土都无法取得优势,管理落后又怎么能谈走向国际呢?” 对此看法,将“中国企业全球化”作为研究重点的中欧教授杨国安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华人企业国际化容易取得成功的还是类似格兰仕这样从事OEM的公司,以及华为类型的B2B公司;而像TCL、海尔这样的品牌企业,一旦成功实施全球化,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及成就感。但不管怎样,“华人企业,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杨国安最后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