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营销:从各地风情说体验营销 如何获得满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4:22 新浪财经 | |||||||||
供稿:慧聪网 作者:刘永炬 我是在北京的皇城文化中体验成长的。每一个地方的人都是受当地的文化熏陶长大的。这种体验可以不用掏钱,但如果我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体验,那个地方就要收我的钱,因为那个地方的文化是他们的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体验有多种形式,一种是观光式的体验,一种是度假式的体验,我们称之为“旅游”。
从观念上需要理解体验 从营销上讲,体验的过程就是享受心理满足的过程。这个过程比服务还差一些,因为服务也是产品,而体验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获得利益结果。前些日子,媒体上炒作一个话题,就是很多买了商品房的人住在一层,而物业要收他们的电梯费,业主坚持说,我们没有乘电梯,凭什么要收我们的电梯费?而物业坚持说必须收。最后这个事情闹到了法庭。媒体找来了专家评点,专家的意见也是必须收。我看了以后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原因很简单,这些专家的论点可以说非常荒唐,他们的理由是你在购买房子的时候连同电梯这个公摊面积都买了,所以,你必须负起维修和保养的责任。从直观上看好像专家说得很有道理,但仔细一分析就能看出其中的问题。首先是那些所谓的专家混淆了一个概念,就是固化的产品和服务产品之间的区别,房产和分摊的所有东西都是产品,当这个产品被购买以后,使用者是服务的享用者,而上面说的住在一层的购买者根本没有使用,不应该承担服务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这就好比说两个人共同购买了一辆汽车,给其中的一个人开,另一个人就不应该承担这辆车的汽油费、维修费、保险及违章责任,除非这个人收到了租赁费用。作为一层的住户并没有享用作为电梯拥有者所能获得的租赁补偿,说他们已经购买了,这本身就带着很大的不合理性,因为他们是被迫购买,而高层的住户是必须要购买的。所以说,为一个出发点本身就错了的东西找出一个结果是很难的。虽然我也是高层住户之一,但从营销的角度上,我看到很多搞研究的人对市场的利益关系都分不清楚,使很多市场行为变得更加混乱,就好像故宫是中国人民的故宫,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遗产,你去参观为什么不交钱呢?有一句俗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是人民的山,水是人民的水,凭什么你当地农民收我的钱?道理很简单,我游玩和体验,你负责维护,所以我交钱。 从策略上需要符合体验 说到旅游,也有很多要说的。比如我到了贵州,发觉贵州真是很美,但却不如云南开发得好。云南有20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很为此自豪,因为全国的56个民族在云南就有这么多,实际上贵州有40多个。贵州跟云南在同一个高原上,这两个省是连在一块的,风景和寨子他们其实各占一半,但云南发展起来了,贵州却没有。云南开发了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泸沽湖等很多景点,贵州有很多天然奇景甚至超过了云南,但他们没有去开发。我曾受贵州旅游局的邀请,到贵州旅游,贵州有几个绝世美景,真是太美了!他们的村寨很多都是完整无损地保存着,不亚于云南的丽江,但却没有被开发,真是太可惜了!而且贵州的交通比云南更方便,很多景点从贵阳坐两个小时的车差不多就能到,但你从昆明去丽江、大理,坐长途汽车或火车也要五六个小时。云南的旅游资源开发得很充分,连与四川共享的泸沽湖都被它开发了。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的旅游资源还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我去云南有个感触,到大理,那里有一个洱海,洱海里有一个岛,岛上有很多白族人在 那里盖了房,还有很多明星在那里盖别墅。那边比较偏僻,离城市比较远,但比较清净,很适合度假。他们在岛上开发了很多宾馆什么的,这就有一个问题,他们到底是做什么样的旅 游:如果是一个风景名胜的话,要做观光旅游;如果是一个度假胜地的话,要做度假旅游。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是两种体验方式。如果说我体验了某一个点,我想住下来,在那里多玩 几天,这就是深入地放松心情的概念,是度假旅游。像泰国的普吉岛就是做度假的,欧洲人一去度假就是七八天,然后直接回国,下次再来又是七八天,不像我们中国人,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跑。中国人去普吉岛一般是坐着长途车集体出发到海边,然后坐着船沿着普吉岛观光,再下船买点东西,上船大家赶快走,再回来。中国人这种旅游方式是观光的,不是度假的。其实就算有的地方本来适合做度假体验,也会让某些地方官把它变成了观光的地方,他们在很多非常适合度假的地方建了许多新式的景点,就是为了把人留住多停留几天,多赚钱。 北京郊区有些度假村,弄一个四合院,或盖一些乡村茅草屋,一个小院一天是3800元到5000元,不同院落定价不一样。旺季多是年节,“春节”、“五一”、“十一”等,有时提前一个月都定不了房。几个朋友凑在一起,一家掏个几百块钱,住上一宿。晚上可以玩牌,白天可以到农园里拔萝卜、挖青菜,这是一种度假方式,一种体验。这里的鱼和螃蟹让你自己钓,钓完了你自己吃,你体验那种过程就要掏钱,只有体验了你才有享受,而这种享受就是价值,这就跟做品牌似的,人就是体验一种心情。 现在各个省都在搞旅游,但很多根本就没有营销观念。宾客远道而来,你到底是让他们来观光还是度假的?观光要为人家提供方便的交通,你不提供方便,只说我这儿特美,把宾客吸引过来住两天,想着多住一天就能多收一天的费用。但是要让人家住你就要修宾馆,修了宾馆景区就被破坏,所以说看景的地方别让人家住,不要在山顶上最美的地方建宾馆,那是观光的不是住人的,宾客坐两小时旅游车过去看就可以了。 但现在有些人没观念、没意识,总在最美的地方盖房子,反而遍地的山沟峡谷等可以度假的地方他又没有想到去开发。这样下去,一旦国外的旅游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旅游业的打击将会是很大的。我觉得中国人开发旅游的方式非常简单,他们没有考虑你度假应该以什么形式满足,你观光又以什么形式满足,而是简单地认为这个东西可以变成钱。 从各地旅游状况上看,我们的旅游项目好多方面还没做出来。云南开发出来了,于是大家趋之若鹜,很多人都说有一天我要去云南玩一次,虽然现在可能还去不了,但起码已经有了梦想。但是现在有人说想去贵州吗?他会说,我去贵州干吗?你说贵州好,他也不会相信。其实贵州有山,几亿年前的山。当地壳运动把海平面压下去时,海里所有的动植物都被压到底下,变成了化石。现在有两座山的剖面整个都是化石,有贵州龙,还有大的像荷叶的动物化石,现在这两座山都被圈起来保护。贵州也有石林,贵州的石林和云南的不同,是水上的,水有十几米深,水上一个一个的石柱有高有矮,把矮的削平了,就成了墩子似的,可以在上面走。你可以在这里走1000多米,树藤绕着那水石林,倒影在水里面,非常美。有的溶洞可以划船进去,“哗哗”的流水,可能延伸几公里远。各种各样的溶洞美不胜收。还有那黄果树附近的寨子都特原始的,没有受外来之明的侵蚀。这些他们为什么不推广?还是意识和观念的问题。 从形式上需要达成体验 我说中国的旅游业不会做营销,是说他们在观光的地方建宾馆,然后在度假的地方又设计了很多观光的东西,完全不了解游客的需求。度假游是吸引当地人还是远道来的人?这个不搞清楚设计标准就不对。云南大理洱海搞度假游,是吸引昆明的人,还是吸引北京的或者欧美的人?针对不同地方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果是吸引昆明人,可又在岛上盖好多宾馆,而昆明周围也有一堆度假村,跟这里差不多,当地人怎么会去?就像北京人到平谷去度假和到海南去度假,这是两个概念。你要考虑好吸引近的人的方式是什么,而吸引远的人的方式又是什么。让昆明的人在这儿住两天,不如吸引北京人来住三天五天的,因为北京人更乐意在这儿住,那种新鲜的感觉也不一样,气候的感觉不一样,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我们的旅游业在营销方式上太欠缺了。 体验营销的例子很多,比如到超市买东西、到书店购买图书都是。购买图书以前是人家拿给你,现在是你自己开架选择,这就是体验。我们游览各地的风景名胜也是体验,不同的区域文化让大家的体验不一样。比如像北京是皇城文化,到北京要参观长城和故宫,历史名胜,古代建筑,历代皇都和古代园林,这些该怎么做?这是北京的文化体验。成都有小吃,有他的休闲文化,还有其古老的民间文化传统,他又该怎么做?以前说“少不入川”是因为这里太清闲了。乾隆也好,康熙也好,全是去了江南,因为江南那边很悠闲,又富足;一些为官一生告老还乡的人最后也定居江南,因为江南既安逸,又能够养生。当时皇帝是坐着运河的船直接下江南,一趟一趟地去,多次体验。没有人去荒凉的地方做体验,那叫冒险,或者是流放。各地的文化不一样,所以可以体验的内容就不一样;没有文化的地方可以做度假体验,而有文化的地方可以做观光体验。 我想说说现在盖的别墅。有人说北京和上海的别墅学欧美,欧美的没有院子,其实中国 人的应该是有院子的。不过欧美的别墅虽然没有院子,外面却有绿地、花园,有的也有栏杆。 以前上海的房地产商把房子盖在马路边上,一进去里面围着一个花园。有个上海房地产商问我:“刘老师,您说这高档楼房和低档楼房的区别是什么?您用什么来做标准?”我告诉他, 最简单的标准就是园包楼是高档,楼包园就是低档。比如说,你盖了一圈楼把花园放在里面就是低档了,如果你建了一圈花园把房子围在中间,价格就有天壤之别。只有把产品区分了,品牌才能区分。这就好比你到郊区盖个别墅,是在大自然中盖房子,而你在城市中盖房子是在房子中建花园。如果在小区中间盖几座楼,外围延伸出几个走道,小区有地下停车场,四周50米之内是梯级绿化,然后有外围院,住户就感觉是住在森林里面很安静的小楼,这时即使你价钱卖高了还一定有人买。但如果你在楼房中间做一个水榭,即使有花园也照样是低档化,这就是感受。有些人穿再漂亮的衣服,也高档不起来,例如民工穿一个名牌,即使是真的也会被认为是假的,因为他不能把那种感觉穿出来;老板穿一个名牌,即使假的也被认为是真的,因为别人对他的感觉存在着先天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