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哪些营销思想不能被遗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13:08 人民网-市场报 | |||||||||
□陈春花 金焕民 观点7:产品创新是发展核心动力 综观杂志年度文章,一个突出的结论是:“产品创新”对企业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黑马产生的原因,或者是黑马变成白马的原因,或者是企业持续增长,无不与产
中国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有的人说是战略,有的说是技术、资本,更多的人认为是市场等等。但是,我们简单回顾十几年间中国企业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围绕产品的营销创新是所有企业经营行为中的最强音,因为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众多企业的发展快慢甚至生死存亡问题。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而基于产品的营销创新则是营销活动的中心。 观点8:业务员时代的终结 在市场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无法培养出一个“全能业务员”,更加不能够以“全能业务员”来作为营销队伍建设的标准。不仅超级终端的专业能力使“全职全能”的业务员相形见绌,跨国公司和国内优秀企业高度专业化、组织化的营销模式,也使得一些企业“全职全能”的业务员们失去了抗衡能力。市场的变化是静悄悄发生的,在你还沉迷于成功的模式的时候,变化的脚步已经悄然走过。市场催生的新型企业要求的不是业务的能力,而是理解顾客价值并实现顾客价值的能力,已有的业务员的功能开始分化。新型企业对于营销功能的要求具有全新的特征:营销人员专业分工,专业能力是营销人员的最主要竞争能力;在企业有效组织之下,营销人员在专业分工基础上密切合作,相互依存;企业提供支持平台,使营销人员在系统支持之下取得超乎其能力的业绩;严密的过程管理,变业务员的自我管理为企业的组织化管理。 当营销队伍的建设提升到团队化、专业化的程度,便意味着业务员时代的终结。 观点9:市场份额不等于利润 要回答“市场份额与利润的关系”的问题,我们必须回答:是追求数量增加,还是价值增长? 在过去几年,把市场份额作为最终目标和企业成功保证的做法开始受到挑战,许多选择了市场份额和数量增长之路的大公司,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利润,甚至饱尝了亏损苦果。当然,所有获得理想利润的企业则都取得了很高的市场份额。所以关键是对于市场份额认识上的差异。 错误的市场份额观念是:获得市场份额,利润将随之而来。正确的市场份额观念是:客户最看重什么?在何处可以获利?如何在该处获得市场份额?两种观念的差别反映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前者是以市场份额为中心,后者是以客户和利润为中心。 观点10:方向大于方法趋势成就优势 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来说,找对方向、抓住产业的发展趋势,就显得尤其重要。 当营销环境发生质变时,必须寻找新的方向。 营销史上总有几个被称为“分水岭”的时期,当营销环境的量变积累到足以引爆质变时,曾经被运用到极致的传统营销方法将有可能全部失效,就像象棋对弈中的“卒”,当卒拱到底时,也就失去了威力。 1996年、1998年、2000年,不少企业都曾经在营销的分水岭上徘徊。那些找到新主流营销体系的企业获得了新生;而那些沉湎于过去成功营销经验的企业,不管曾经多么辉煌,都逐渐走向了没落。 中国企业在经历了20多年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后,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必须首先解决好方向和思路问题,才能获得更大、更好、更快的发展。如果企业不能首先从总体(方向)上把握创新、把握市场和环境的变化、把握消费特性的变化,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都会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寻找主流营销体系”决不仅仅是2004年企业营销工作的任务,它应该是未来两三年内中国企业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以上10个观点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续完) 《市场报》 (2005年01月18日 第二十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