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利突围:持续领跑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06:14 第一财经日报

  洪其华

  专利技术对于中国制造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中集看来,专利就是经济效益。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厂,中集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这一点。

  同样,专利的重要性在中国家电业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中国家电企业在高端技术和核心专利方面长期“仰人鼻息”,沦为专利拥有者的“高级打工者”,并由此造成企业难以技术创新而步入“价格战”的死胡同。

  集装箱行业同样如此。“如果你没有专利技术,那么只能做国外企业的高级‘打工者’。”吴发沛坦言,一项技术甚至能影响到一个制造企业的整个战略。

  正如中国集装箱制造发展的背景,在不到10年时间里,中国集装箱的生产也迅速发展成几十家生产厂家,产品逐步转入供过于求的局面。

  特别是1998年开始,集装箱制造领域的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工厂之间同质化的竞争导致集装箱产品的价格一路下滑,到最低点时价格下调幅度已达50%,单箱利润率也从30%跌至不到3%左右。

  走技术创新之路,进入利润更高、技术门槛更高的冷藏箱市场,是当时中集能够成功突围的关键。不过,中集在冷藏箱制造的核心技术方面当时还必须依赖技术引进。在获得德国Graaff公司授权使用其12项关键专利之后,中集进入了冷藏箱市场。

  拥有了专利,再加上一系列的自主创新,中集冷藏箱品质大大提高,成功引领了不锈钢冷藏箱的全面发展。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专利技术就是核心

竞争力,我们每年都投入大量经费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上面,它们也最终成为中集新的增长点。”吴发沛说,这是我们领跑竞争对手的关键。

  据了解,2004年,中集的研发费用高达10亿元,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也为中集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04年,中集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40%,新产品销售利润占产品利润总额的48%。目前,中国生产世界90%的冷藏箱,中集集团和马士基工业集团占据了75%以上的市场。

  专利技术的掌握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保证,也是中集新一轮扩张的“王牌”。在收购韩国现代的青岛工厂时,中集在谈判中声明不需要现代的任何技术,也不需要现代的品牌使用权。由此,成交价格从当初1.8亿美元的报价最终以1920.66万美元成交。这是中集并购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成为了中集人引以为傲的事情。

  折叠式集装箱制造领域的成功也是一个例子。中集研发了自主专利的折叠箱技术,以此为筹码,收购了世界折叠式集装箱主流技术持有者英国Clive-Smith Cowley公司60%的股权,奠定了自己在这个领域的霸主地位。

  凭借以专利技术为核心的战略指导思想,中集在众多领域上演了多出“合作、改进、颠覆”的故事。

  目前,中集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全系列集装箱品种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供应商,并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运输解决方案的企业。凭借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中集已占有世界集装箱市场超过50%的市场份额,并在全球集装箱行业的核心专利技术方面拥有600多项自主专利。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中集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对专利的重视或许能够解释这当中的部分原因,而这也将带给中国制造更多的启示。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