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集:改变外界对中国制造的偏见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05:12 第一财经日报
黄海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集”)总裁麦伯良称自己上任的第一天,就立志做集装箱制造行业里的世界第一。 麦伯良于1993年2月26日被中集聘为总经理,仅3年后他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自1996年至今,中集的集装箱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目前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更为重要的是,中集还改变了外界对“中国制造”的偏见。 1982年投产的中集最初与众多的“中国制造”并无二致,由于干货集装箱的进入门槛低,劳动力成本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因而规模经营的重要性凸显。 上世纪70年代,全球集装箱的制造中心在日本;80年代开始向韩国、中国台湾转移。1993年,麦伯良敏感地预见到产业制造中心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力主收购大连货柜工业有限公司51.18%的股权,由此踏上中集低成本扩张的征程。随后,该公司先后收编了南通、新会等多个集装箱制造企业。1996年,中集首次超过韩国的现代(HYUNDAI)和进道(JINDO),成为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制造工厂,市场份额达到20%。 但低价模式注定不会长久,同质化竞争等弊端很快就会让“中国制造”的优势消耗殆尽。中集的国际化视野再次洞开,吹响进军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的号角。 1995年,在上海宝山区罗南镇,中集斥资5000万美元建设专业冷藏集装箱制造基地——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冷藏箱分为不锈钢质和铝质两个流派,技术分别采用德国的“三明治发泡”和日本的“整箱发泡”,而后者占据着95%的市场份额。 缺乏核心技术的中集经过大量分析研究,认为“三明治发泡”技术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为此,该公司以每年近100万美元的专利许可费,从德国Graaff公司引进了12项关键专利。 无疑,这是一次冒险。据中集聘请的德国专家斯迪芬(Stapher teepe)回忆,“拿来主义”并没有成为裹足不前的全盘照搬,“车间的工作流程5年内被改造了4次,年产能也从1万箱提高到2.5万箱,与此同时,投资建设生产线的成本降低了80%。” 到2002年,中集摇身变为全球最大的冷藏箱制造商,市场占有率达到35%。 类似的故事在中集反复上演。 中集不仅消化吸收了这些专利,还申请了1000多项自主专利,掌握着集装箱制造的技术主导权。“并购只是一种手段,通过这些手段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才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认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集的总资产超过170亿元,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提供三大系列、一百多种集装箱产品的供应商,还将业务扩展到半挂车和登机桥等领域,截至去年年底,中集在国内和海外拥有4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达34000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