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江苏国资的减法、加法和乘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 17:47 上海国资

  通过做“加法”和“乘法”,江苏将努力做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做强一批富有特色的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行业排头兵,形成一批知名自主品牌和驰名商标

  《上海国资》记者 唐志勇

  面临资源枯竭严峻形势的徐州矿务集团主动出击,不仅在陕甘、新疆、贵州建立了三大煤炭基地,而且还准备远赴海外建立矿井,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预计在短短几年内,徐矿集团产能将达到以前的三倍;华泰证券公司相继控股南方基金、广州长城伟业期货、联合证券,托管亚洲证券,合资成立友邦华泰基金,净资产总额上升至国内第四,一个集证券、基金、期货、资产管理于一体的证券集团已经成型;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货运中心落成,亚洲规模最大的中国邮政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正式落户江苏⋯⋯

  在被视为国内民营经济发展楷模之一的江苏省,国有资本的脉动依然强劲。截至2005年末,江苏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为9993亿元,所有者权益2525亿元,国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2.3%。其中,江苏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28户企业,国有资产总额2316亿元,所有者权益672亿元。

  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江苏省国有经济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备案管理+二次论证”

  登陆江苏省国资委的网站,“以促进发展为工作主线,以服务基层与企业为本位”两句话被摆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这两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工作宗旨,虽然是国资监管机构,但是仍然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江苏省国资委相关人士解释说。

  2004年年初,江苏省国资委正式挂牌成立。短短两年多时间,这一理念贯穿于江苏省国资委工作当中,促进国资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例如省属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备案管理+二次论证”制度。

  一方面,对于省属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全部实行“备案管理”,国资委不审批或变相审批一个项目,把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省属企业主要向省国资委报告企业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集体研究投资项目的意见和可行性论证情况。

  另一方面,对于备案中的少数重大项目,组织专家进行“二次论证”,并将论证结果反馈给企业,由企业自主决策。

  这样一来,即加强了对重大投资的监管,又充分尊重了企业的投资自主权,在实践中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徐州矿务集团的投资项目,华泰证券的兼并重组项目,都借鉴了“二次论证”的意见。

  “国资委不揽权,最终拍板的是企业。企业对这项制度也比较认可。补充一句,二次论证的费用是由国资委承担的。”该人士笑言。

  “备案管理+二次论证”并不是一套孤立的制度,其针对的主要是投资行为中的决策环节,在国资委的工作职能中应该属于事前监管范畴。

  除此之外,事后监管也被江苏省国资委所重视,据介绍,目前,江苏已经建立了省属企业重大投资行为后评价制度,而投资决策失误和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也在研究制定当中。

  外部董事突破

  建立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制度,江苏省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是最早进行试点工作的省份。

  早在2004年11月30日,6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资深人士和专家学者,就被江苏省国资委正式聘用,担任省国信集团公司和省农垦集团公司的外部董事。

  2005年,江苏高科技投资公司成为第三家进行试点的省属企业。

  在三家试点企业中,董事会设立了投资与规划、

审计、考核与薪酬等专门委员会。同时按照企业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的原则,尽量减少董事会和经理层的重叠,明确规定了企业经营层除总经理外原则上不进入董事会。

  两年多来,江苏省国资委相继出台了《江苏省省属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管理暂行办法》、《省属企业外部董事例会制度》、《省属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对企业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与义务、工作程序、议事规则、奖惩与考核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今后几年里,董事会建设仍将是江苏省国资委的重点工作之一。不过,在目前全国都在推行国有独资公司外部董事制度的时候,此前领跑的江苏省国资委采取的是把工作重点放在总结试点经验、有步骤地推进的策略。在对今年下半年的工作安排中,提出的要求是在省属企业中扩大试点,在市属企业开始外部董事的试点工作。

  运算法则的转变

  如果把国资进退用四则运算来形容,江苏省国有经济将从以前的有序退出、也就是做减法为主,转为以做强做大的“加法”和“乘法”为主。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将从以企业改制为主,转为突出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这是基于江苏省国有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现状的考虑。”该人士指出。

  而现状是,到今年年底,江苏将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商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从1994年到2005年十一年间,江苏国企减少1.13万户,年均减少1000户以上;特别是2000年到2003年,平均每年减少2000多户;但是2005年,仅减少159户;2006年估计也在200户以内。可见,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已经接近尾声。

  而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仅占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总数的2.45%。这意味着,国企退出的空间不大了,“减法”的“题目”不多了。

  按照《江苏省“十一五”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的设想,“十一五”期间,江苏国资将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放大优势,放活一般,做到“三个集聚”、“三个提高”。其中,“三个集聚”包括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向具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集聚,向企业的主营业务集聚;而“三个提高”是指,提高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引导能力,提高国有资本的整体运作效率和盈利能力,提高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

  而江苏国资工作重心由“减法”转为“加法”和“乘法”正是这一调整方向的实现路径。

  据了解,做“加法”的主要措施有三条:一是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二是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规模优势,省属企业将构建交通、能源、高科技、流通、服务业、资源开发、金融证券等7大投资经营平台;三是走出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而做“乘法”的主要措施有四条:一是加快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进行资本运作,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三是进行战略思维,实施跨越式发展;四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

  通过做“加法”和“乘法”,江苏将努力做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做强一批富有特色的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行业排头兵,形成一批知名自主品牌和驰名

商标;实现国有经济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同时在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有新的作为,发挥带动作用。

  按照规划,到2008年底,基本完成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到“十一五”末,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