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营销策略 > 正文
 

中国制造的尴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18:17 财富时报

  文/王逸凡

  尴尬

  数字有时能够说话。

  我们不妨先看看近期在媒体上出现的一组数字:就产品的产值而论,中国已是世界第4大工业基地,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中国有100多种工业制成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范围包括钢铁、水泥、家电、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装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地球村里平均每个人就要穿1.2双中国鞋……

  暂且不要高兴,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些同样引自媒体的数字: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中国每年要花费6000亿元从国外进口重大设备;劳动生产率大概只是美国的1/23……

  另外,低廉的“中国制造”产品虽然为外国人节省了大量开支(据估计每年光为美国公民就节省约5000亿美元),但外国人并不因此感激我们。相反,“中国制造”在海外麻烦不断,在许多地方被认为是劣质品,在美国的产品召回目录上,有将近一半的产品产地在中国,欧盟公布的产品黑名单上,来自中国的也不是少数。在许多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陷入了反倾销的泥潭,从家电、家具、

纺织品等到农产品,涉及的产业数不胜数。不仅如此,“中国制造”甚至还被当作失业的泄愤对象而连遭暴力,温州鞋在西班牙被烧就是典型的一例。

  更让我们尴尬的是,就在“中国制造”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后院失火”的危机却愈演愈烈——在除垄断行业外几乎所有的产品市场,都能看见外资的身影。尽管“中国制造”在本土市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其命运并没有因为本土优势而有所改变。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外资企业已经控制了1/3以上的中国制造业GDP和一半以上的进出口,而且增长势头不减。许多曾经强势的本土企业倒闭或被外资收编。

  反思

  鉴于以上种种尴尬,不少有识之士发出了这样的“警世危言”:“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工业生产大国。从产量上看,“中国制造”似乎是个恐龙级的庞然大物,但技术和品牌两根软肋,却让它很难在全球竞争中有更大的作为。不客气一点说,中国目前甚至连“世界工厂”都称不上,其级别顶多算是全球产业链的一个重要“车间”。

  关于技术的问题,不妨继续用数字来说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利润却只有3%,而跨国巨头英特尔一家的销售额就超过2300亿元,其利润高达18%。为什么?因为他们掌握着核心技术。目前的中国,很多还处在加工层面上的制造,由于无核心技术以及专利,使制造业只能以低廉的人力资源和低成本方式生产运作,这种劳动密集性的生产特点,以低价倾销的方式,永远难以使中国制造业站在高处,多年来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使西方消费者形成了中国货=低质、低价商品这样的固定概念。

  日本制造或者是美国制造称雄全球的核心是技术、产品的创新,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低成本制造。它们的大型企业研发费用通常占销售收入的5%至10%,大部分中国企业1%还不到,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研发。有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中国彩电企业的生产量约占世界彩电总产量的一半,但当该产业从普通彩电向高清平板化升级时,因为液晶技术和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等离子显示技术的核心部分分别掌握在夏普和富士通手上,国内彩电企业因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掀起新一轮的引进浪潮。但“引进”并不等于“白拿”。从先前3C、6C联盟向中国DVD制造商的漫天要价,到英特尔、飞利浦、Sigma Tel向中国MP3企业张开专利血盆大口,再到前不久索尼向长虹等国内6家家电企业开出22项专利收费清单,中国企业一直在承受着巨大的被人宰割之痛。

  整体而言,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

  缺乏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自主品牌,是“中国制造”的另一根软肋。由于没有自己独家生产技术,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替人家做“洋打工”,创造了1%至2%的微薄利润。

  据国际权威组织统计,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3%,产品却占了全球市场的40%以上,销售额更占全球的50%左右。在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60%的部分来自品牌创造的价值。美国经济如此强大,与其拥有的

麦当劳、IBM、迪斯尼、波音、通用、宝洁等著名品牌创造的巨大价值是密不可分。而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只有不到20%的价值是由品牌所贡献的。而且,国内一些传统老品牌在逐渐萎缩和消亡,而新民族品牌诞生艰难缓慢,长此以往,中国企业将会失去对国际市场流行趋势的把握能力,更加受制于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