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厂商见招拆招 哪里才是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3日 17:30  和讯网-《成功营销》

  汽车厂商见招拆招,哪里才是方向

  李函霏:正如刚才郭部长所说的,很多厂家将权力下放之后,代理商、经销商做得并不尽如人意。比如,试乘试驾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让消费者实现深度体验的过程,从而可以促进销售。但是这个活动并不是在每个品牌都开展得很好,很多时候并没有起到作用,在座的厂家代表有没有这方面的感受?

  王宇:事实上,我们从前年启动了一个深度试驾活动,还有我们店面的媒体看车团,两方面分开进行。对深度试驾活动而言,我们要求都是A级客户。我们大致认为他在两周之内,或者一周之内,肯定要买车的这么一个人。然后经过我们专业赛车手进行指导,去专业试驾场地体验;同时,我们从上海特地找来专门的设计师,对产品的品牌以及设计理念进行讲解。那么现场的这种感受和体验,对消费者可能有一个冲击,事实证明这种深度试驾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

  其实我们对经销商的每个活动都有严格的考核,包括费用的使用、效果的评估、事后用户的满意度,还有对展厅的真实贡献—这些都会有详细的评估体系。我相信各品牌经销商的能力都差不多,要提升他们的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些工作我们还是在逐步完善当中。

  韩梅:我们斯柯达在上市之前对我们的目标客户,做了一个比较深入的分析。我们界定我们的客户研究范围,界定他的职业、习惯、爱好,对他们的行为做分析。就是说他们习惯于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他们经常在哪些场所出入,他们对行业的关注程度偏向哪些方面。比如,我们发现我们的客户群,上网概率非常高,对汽车的关注,首先是从网络搜集信息,所以我们的品牌首先定位在网络。通过这些分析实现比较精准的定位,对我们确实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另外,我们对经销商也会进行监测,我会监测4S店的成交量是不是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如果成交率比较低,就是经销商可能对顾客的把握有一些问题。我们就对各家4S店专门派驻指导老师,分几次驻店,时间不会少于一个星期。如果发现问题,就会做一对一的指导工作,这是解决终端的问题。

  王刚:其实去年我们做过一些尝试,期望通过厂家对这个区域进行研究,然后向经销店进行一些传播,我们发现这个难度很大。我们的品牌现在全国大概覆盖了接近200个城市,大概300家经销店,我们尝试性地做过十几个城市的调研,这个成本非常高。所有的研究不能在当年停滞,是滚动的,所以要推广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的确很困难。

  我们的经销店要求具有实战性,因为经销店一定是看具体的收益,包括打广告、推广活动一定会问你能不能得到当期的效应。所以,目前我们一般还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比如说某些相近区域的经验的复制。另外,我们对经销店目前的水平有一个评估。其实不可能所有的店都可以作为营销专家,一个新开业的店,跟开了三五年的老店相比,它们的经营水平和问题都不一样,我们觉得作为长期性考虑,可以在一个大思路下,进行分级培训。

  作为厂家来讲,大区的潜力判断是由厂家来做的,而个性化的模式探讨,是由下而上的,通过不断总结可以完善模式,推广到另外一家店的时候,对不适应的地方可以做一些微调,这个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好,可操作性更强。因为经销店希望看到很实际的效果,你告诉他好的实例他可以接受,如果光是告诉他一些理论化、抽象化的东西,很多经销店很难接受。

  郎学红:刚刚大家普遍都提到了在今后对区域营销的开展和推广中,要更加重视调研、重视培训,其实,我想这可能也是未来汽车行业营销升级的一个表现,或者说是一个方向。目前从汽车行业整体状况来看,更多的是全局的营销,这种全局的把握肯定不能放松,而且应该继续加强,但也要和区域营销,甚至是局部的店面结合。

  我想,汽车厂商价格战的争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竞争了,所以厂商必须尽快转换思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制定企业战略,重视区域营销的差异、找到区域营销的关键点,谁先摸清规律,谁就会最快占领市场。

  李函霏: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能够继续探讨汽车领域大家关注的话题,帮助大家创造交流的机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感谢各位的莅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