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城市燃气行业的二元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0日 19:01 新浪财经

  ——解读发展中的燃气行业薪酬状况

  相比于在从上个世纪初就开始对天然气进行研 究和利用的工业国家,中国的燃气行业起步晚,一 段时期里受计划经济影响而处于国家垄断的状态, 虽然近些年来政策放宽后民营资本和港台资本逐渐 进入,但其公用事业的性质决定了竞争仍然处于企 业和政府层面,这就造成了燃气行业在经营理念, 乃至薪酬政策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二元世界”。

  “圈地运动”圈出两个世界

  燃气行业的竞争因为“城市专营权“的存在而 变的更好似一场圈地运动。无论哪家企业,一旦拿 下了一个城市的专营权,就等于获得了在该城市进 行燃气市场经营的长期保险。 在这个资本密集型的 行业里,那些国有企业没有资金去其他城市“圈 地”,但民营资本也无法攻破国有企业的“堡垒”。城 市专营权就好象一道坚固的屏障把整个燃气市场划 分的泾渭分明。

  这种屏障不但存在于每个城市的燃气市场之间, 也存在于燃气企业的薪酬政策之间。

  图 1 年度现金收入增长趋势对比分析

图1

  虽然进行了改制,国有燃气企业在薪酬支付上 仍然保留有“大锅饭”的影子,其主要特征就是在基本现金(岗位工资)给付上没有拉开差距(如图), 实际上即便不依据薪酬调查的横向比较,这些企业 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们也都清楚的意识到了其中的问 题。个人奖金和公司效益看齐,变动收入固定发放, 福利所占比重过高等现象尤其普遍,且根深蒂固。

  相反,民营或港台资本则非常重视薪酬在企业 管理中的调节作用,一旦与国有企业合资,薪酬制 度就成了改制的主要目标,绩效考核制度会标志性 的进入到旧有的薪酬体系中去,并伴随着福利制度 的调整。这种变化在中高层岗位上体现的尤其明显, 调整幅度最高可达到200%。显然,民营和港台资企 业推崇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薪酬政策。

  ●两种观点

  在国有企业中,基层员工则认为目前最令人不满的是薪酬水平过低的问题,这种观点在应界毕业 生当中更加普遍。他们认为同样是能源行业——“油、气、电”,燃气行业的薪酬水平明显低于其它 两个行业。调查显示,在燃气企业中基层员工主动 离职的几个原因里,“薪酬水平过低”一项所占的比 例达到了 91%,而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了电力和成品 油行业。

  图 2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薪酬对比分析

图1

  在接受调研的企业当中,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 者认为管道燃气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其最初 的国有性质和垄断地位决定了在薪酬给付上要普遍高 于当地水平。所以即便经过了改制,这种优势仍然存 在。因此,薪酬管理的重点就是如何建立更有效的绩 效考核机制,并把这种机制全面的贯彻下去。

  集团公司 VS 项目公司

  ●两个排名

岗位名称

总薪酬水平排名

总薪酬水平排名

(一级城市)

(二级城市)

1

分公司经理

1

1

2

市场经理

2

2

3

结构设计 / 工艺设计经理

3

3

4

项目管理经理

4

4

5

运营经理

5

5

6

项目开发经理

6

↓ 8

7

区域销售经理

7

7

8

销售经理

8

↑ 6

9

首席法律顾问

9

 

10

研发经理

10

9

  通过分析不同城市燃气企业薪酬给付最高的十 个岗位,我们发现,因为直接受到业绩压力的影响, 在二级城市项目公司的销售岗位受重视的程度要高 于一级城市的集团公司。而在集团公司,因为项目管 理岗位要直接负责各个城市燃气项目的考察、策划、 开发、运做、监督的工作,所以其薪酬排名则高于二 级城市的同类岗位。

  但是我们也看到,因为对技术有较要求,特别是 对安全工艺的重视,燃气行业里,负责技术工作以及 工艺督导工作的岗位在各级公司中都是最受重视的 岗位之一。

  ●两个水平

  图 3 不同城市薪酬对比分析

图1

  出于资金管理的目的,燃气集团公司对项目公 司薪酬水平的控制相对较严,在上图中我们看到随 着职位等级的提高,一类城市(集团公司)的薪酬 水平与二、三类城市(项目公司)的薪酬水平之间 的差距逐步扩大,排除城市经济水平等各种因素的 影响,这种差距的产生也是总公司对成本进行严格 控制的结果。一个趋于稳健的薪酬政策可以有效的 降低人工成本,但因为缺少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体 系,燃气企业项目公司的投入产出机制并不灵活, 同时也造成了人才管理上保留和激励机制的缺失。

  ●太和顾问观点

  综合2006年太和顾问薪酬调研的数据成果,太和顾问认为无论是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在薪酬政策 上的差异,还是集团公司和项目公司之间,燃气行 业还没有形成一套拥有自己行业特色的,成熟的薪 酬管理方法。相对而言一些民营和港台资本企业在 这方面做的较好,但在二、三级城市的项目公司的 薪酬管理工作中则缺乏自上而下的统一性和一套有 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反观国有企业在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特别是薪酬制度方面,与其看齐市场水平,不如先 进行内部调整,逐步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对人工成 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因为即便在“城市专营权”的 保护下市场竞争的风险降低,但由于燃气行业国家 定价原则,企业仍然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而国 有企业在这方面的感受尤其明显,这恐怕也是大多 数燃气企业希望改善薪酬制度的初衷。

  燃气行业薪酬管理这种“二元分化”的现实状 况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政策和历史遗留。 太和顾问认为:在将来伴随着燃气乃至能源市场 的逐渐成熟,“二元”现象会逐渐的向“多元”发 展,届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会更高,管理难度 也会更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