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利达悲剧:玩企重思生存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13:16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一位官员曾开玩笑说:“一旦中国不生产玩具了,那意味着全世界大多数孩子将失去得到新玩具的机会。”这种调侃几成现实。2007年,中国玩具企业经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大风浪,其中因出口美国的玩具产品被召回,导致玩具厂老板自杀一事,对社会各界震动最大。

  ◎ 特约撰稿 师至洁 雪 晴

  由于使用了供应商提供的不合格油漆,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生产的玩具遭遇退货狂潮。2007年8月11日,不堪压力的港商张树鸿用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张的自杀对整个中国玩具制造业产生前所未有的震动。

  悲剧回放:15年辛苦毁于一旦

  虽然已经过去4个多月,可是一谈起张树鸿的为人,曾经与他共过事的人都用两个字来形容:“好人。”这与国外媒体炒作的黑心老板形象相去甚远。张树鸿的朴实和亲和力让他在员工中声望颇高。他从来不拖欠工资,对于员工也很体贴,过年的时候会和员工吃团年饭,会帮老员工解决住房困难。玩具被召回之前,利达正准备扩大规模,新厂楼房已建好,还特意新盖了6人一间的员工宿舍,每个屋里都装了空调。原定9月份搬过去,不料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事。

  在自杀的前几天,张树鸿曾对公司人事部的几位工作人员说:“昨天我上吊了,脖子上还有印子。”有人猜测,第一次自杀未成,可能是他觉得余事未了。

  8月11日,给全体员工发过工资后,48岁的张树鸿坐着一辆货车回到位于佛山南海宝华工业区的新厂恒景玩具有限公司,这是张树鸿那天巡视的自己的最后一个玩具厂。

  1959年出生的张树鸿是香港居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地缘优势,香港人纷纷来珠三角投资办厂,“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型企业发展迅猛。张树鸿就是最早在内地投资的港商之一。

  1993年5月8日,佛山利达玩具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386万美元,属于合资经营。投资方为香港利达实业公司(张树鸿是股东之一)和佛山市禅城区汾江实业公司,投资额各占193万美元。“利达”的现任董事长谢煜光为内地方代表,张树鸿是港方代表,任副董事长。

  该厂在最初几年连续亏损,内地方没有了后续资金。2000年,香港利达实业公司追加投资,又独资成立了佛山恒景玩具有限公司,这是张树鸿个人的产业。后来又建了一家名为“帅盟”的分厂。这三家都属于外向型加工企业,主要为美国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商美泰公司生产供应玩具,员工也由当年几十人扩到现在5000人左右。

  在已经倒闭的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款漂亮精致的双层折叠式房屋玩具,里面卧室、厨房、花园一应俱全。花园通往卧室的门上有一个很小的黄色圆形把手,就是这里的油漆色粉出了问题,将同一条供应链上的美泰、达利、东兴三家企业“拉下了水”。

  东兴新能源公司的法人代表梁仪彬是张树鸿的好友,作为利达的油漆供应商,2002年至今梁仪彬与利达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但2007年4月,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因黄色色粉短缺,在网上找到了东莞色粉厂并购买其产品。为了尽快给利达供货,东兴省略了色粉的检测环节。没想到就是这批色粉含铅量超标,导致了大规模玩具召回,利达因此要承担3000多万美元的直接损失。

  2007年8月2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公告称,因为涂料的含铅量超标,召回美国美泰公司采购经销的96.7万件塑料制学龄前儿童玩具。

  8月7日晚,美泰公司突然将利达的生产供应商身份公之于众,并表示不再接收利达的产品。此前,利达与美泰已经愉快地合作了15年,一直因高质高效得到美泰的好评和信任。8月11日,张树鸿进入工厂2小时后,在公司3楼的仓库里上吊自杀。

  目前,利达玩具厂人去楼空,曾服务于利达等企业的5000名员工大都转入其他玩具制造企业重新就业。利达等企业仓库里积压了价值5000万元的玩具,再加上其他开支,损失总额约为1亿元人民币,公司已处于倒闭状态。

  质量风暴:300家出口企业遭停牌

  张树鸿之死惊动高层。2007年11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广州、佛山实地检查药品、玩具和食品生产企业时一再叮嘱,今后的产品生产中要将整个工艺流程纳入监测,出口产品要按进口国要求生产,对于国外提供的设计方案要进行复查。吴仪说:“佛山自杀的那个玩具老板就吃了这个亏。”

  2007年9月21日,美泰就玩具召回事件向中方致歉,并公开承认所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是由于美方设计缺陷所致,而不是中国制造商的问题,美泰愿为召回负全面责任。美泰在含铅玩具召回中扩大了召回范围,其中可能包括了涂料含铅量未超过美国标准的玩具。

  随后的检验也证实了部分召回玩具符合美国标准。美泰公司在欧盟和其他国家召回的产品执行了相同的高标准,尽管其中部分产品可能符合当地的安全标准。对采购原料的质量没把好关,没根据品牌商国家的标准去验货,生产厂家首先有责任,但美泰在此次事件中也存在检测疏忽的失误。至此,利达玩具召回的责任已经明晰。

  当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会见美泰公司全球业务行政副总裁迪汤姆时透露,为佛山市利达玩具有限公司提供不合格油漆的企业,已被追究刑事责任,4人被拘留。他同时指出,中国每年出口玩具数额巨大,由于生产企业多、企业规模不一,所以难免出现不合格的产品。中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现在更进一步加强了对玩具企业的监管,以及对质量不稳定、产品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力度。中国政府已对所有玩具出口企业进行了清理,已有300家企业被暂停出口、注销生产许可证。

  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在玩具风波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大规模的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风暴。广东、江苏等地组织了大规模的玩具企业培训班,学习美国新技术、新标准。此外,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尽量扭转国外对中国玩具的偏见。在政府的层面上,国家质量检验检疫部门通过机制建设、提高人员队伍素质、提高检测技术水平等环节,不断加强对玩具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管。 

  广东检验检疫局负责人介绍,为了不断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帮助广东玩具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的玩具标准接轨,目前质量检验检疫部门已经建立广东、北京、上海、扬州及深圳5大玩具检测中心。这些中心所出具的证书、报告,已广泛作为进口国通关和结汇的有效文件,被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承认。

  理性反思:重整产业供应链

  一向被视为企业管理基本环节的供应商管理,因“利达悲剧”而在2007年成为一大焦点。《世界经理人》还将其选入2007年度中国十大管理实践榜单。

  这个悲剧显示了中国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供应商管理的忽视,也引发了相关企业的警醒:随着竞争的加剧,供应链上的各方正在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已经不能再消极地应对与供应商的关系,而应主动对其进行引导和改变。

  有资料显示,很多企业在进行严格的前期检查之后,都不再监督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这样一来,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便出现了一个监管漏洞。以美泰为例,这个著名的玩具采购商在整个过程中只要求供应商在生产中随时自检,自己并不履行检测之责,监管规范和措施缺失相当严重。

  原材料供应商对产品生产商来说,已经不只是一个临时的支持性部门,它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可以顺着链条一环环放大,“利达悲剧”就是一个反面例子。有数据显示,原材料采购合格率每提高1%,企业生产效率可提高5%。所以,如何提高原材料采购质量,加强对供应链所提供产品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

  目前,由于国外种种法规、指令的不停出台,供应商可能会反应慢一拍。这时候,如果放松对供应商的品质管理,就有可能出现像与达利事件类似的可怕结果。面对林林总总的法令法规,目前中国玩具企业普遍开始添置全套检测设备,对采购原料进行质量监控,以便有效规避质量风险。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为了及时把握国际市场动向,东莞龙昌玩具制造厂在美国雇用了12个本地员工,他们在负责当地销售之外,还肩负着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收集传递美国市场玩具消费的动向。这12名工作人员每周要和位于东莞的研发中心举行视频会议,商计玩具开发的新概念。在龙昌玩具制造厂的CEO梁麟看来,他是在“用美国人的概念卖美国人想要的玩具”。因为美国是玩具消费的最大市场,美国市场的变动最能反应玩家的潜在需求。

  令人欣慰的是,玩具召回不仅引发相关企业对供应商管理的重视,而且还引发中国相关产业的重整。近日,涂料、家具、玩具三大产业和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开始积极对话协商,谋求重整儿童环保家居产业链条。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岳望坤表示,这次产业联动的核心议题是关注儿童、关注环保儿童漆,推进相关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据悉,长期以来,中国出口产品大都是以低价策略立足于欧美市场,国内玩具较少使用非常环保的水性漆,较多用溶剂型油漆。当使用不达标油漆制造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国家,遇到其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检测标准时,爆发出类似利达事件就不可避免了。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中国家具协会、中国玩具协会的负责人一致表示,目前三大产业、中国家居产业链的各个重要企业正在紧密协商,走向联合,以产业战略发展新思维来增强国际竞争力。

  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有一句名言:“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潜力隐藏在产品的质量中。”今天“中国制造”为提升质量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在未来必将会得到市场的回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