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洋品牌在中国为何频陷质量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03:49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进入2006年以来,跨国大品牌问题频发,从索尼、可口可乐、麦当劳、特富龙到博士伦……一时间,曾被视为高品质和高信誉度代名词的跨国公司在中国频遭“质量门”。这令消费者们难免发出疑问,这些国际名牌到中国以后到底怎么了,跨国公司还值不值得信赖?

  某网站曾作过一项调查,在被问及“跨国公司在中国频频出现问题的原因”时,有46%的被调查者选择“跨国公司在中国问题层出不穷,是因为中国缺乏相应的产品规范和监管
细则”。上海交大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余明阳认为,跨国公司产品质量危机频发,除了其自身问责之外,国内体制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洋品牌的屡屡折戟。

  余明阳指出,过去中国对某些产品的要求偏低,因此一些跨国公司把一些淘汰了的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上。在

中国经济逐渐与国际接轨以后,洋品牌产品的问题就慢慢显现出来了。质量监管方面的双重标准造成了跨国公司在华遭遇信任危机。其二,跨国公司在过去被过度追捧,消费者对洋品牌的选择基本上不加怀疑。而一些跨国公司也习惯了这种追捧,基本上不把中国的市场和消费者看得太重,以至于出现问题时他们的态度非常傲慢。

  在这几次“质量门”事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所采取的措施和解决办法均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博士伦主动在新加坡、香港、澳门暂停出售润明护理液,但在中国内地市场却不接受润明护理液的退货。在博士伦对外公开的查询热线电话中,只有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两地的电话,内地市场并没有开通热线咨询电话。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市场似乎格外“放心”,这与我国行政处罚力度不够,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标准不健全有很大关系。

  “洋品牌”也姓“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家的第一目标。因此,即使是世界驰名的跨国公司,也可能“跑调”和“走样”就不难理解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们一方面呼吁国际品牌能珍视品牌,重视中国的消费者,另外一方面我们不能把质量仅仅寄希望于企业的自律,一个良好有序的外部监管环境更是至关重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