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人谈VC:忙得跟狗一样但要装举重若轻

2014年05月07日 16:51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VC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据说他练出了同时开几个电话会议的神技。把手机、电脑一字排开,同时关注几个会议的要点,灵活运用“静音”、“通话”等按键, 恰到好处地回复“嗯嗯”或“我的意见是……”

  文  曹木兰

  大学好友来上海出差两次,想约我见面却都赶上我碰巧也在外地。等他第三次来上海的时候,我又跑外地出差了。这让我觉得挺不好意思。恰好他离开上海跟我回上海是同一天,于是我问他航班时间,提议约在机场喝杯咖啡。好友嗤之以鼻:“你以为演青春偶像剧么?”哎,真是冤枉,要拍戏也是商务剧。约在机场见是VC工作节奏的真实写照。

  大多数VC每一天都开始得很早。早班机的候机厅包括头等舱的休息室里,满满的都是VC、PE等金融从业人士。此起彼伏的通话中流动着股权、估值和业务。南京西路嘉里中心新开的星巴克,可能是上海每天开门最早的星巴克,和我一起光临的第一批顾客们,也大多聊着投资的话题。    

  早上开会,确实是最近两三年VC、PE圈的时尚了。正式会议一般是从九至十点开始。但七八点约着吃早餐,等于增加了一个会议档期。尤其是出差住在高大上酒店的时候,邀请相关人士到酒店吃个早餐顺便开个会,既能解决问题又倍儿有面子。最近在北京某酒店吃着早餐聊着项目,旁边一桌听到聊天内容主动过来发名片,果然也是投资圈儿的。

  我们的一天,就这样在会中开始,然后在会中过去。某一线基金普通合伙人大致算了算,一个月至少要看200个项目,平均每天就是六七个项目会。按照每个项目会需要一小时来计算,已经基本填满8小时工作时间。很多会议只能通过电话来解决。我有个朋友是某VC基金的合伙人,每次见面他都处于“半小时后我有个电话会议”的状态。据说他练出了同时开几个电话会议的神技。把手机、电脑一字排开,同时关注几个会议的要点,灵活运用“静音”、“通话”等按键,恰到好处地回复“嗯嗯”或“我的意见是……”大概要练成这种神技才能成为合伙人吧。

  除了电话,VC们还得有大量的时间花在差旅上。一个上海VC基金的合伙人,一年仅出差北京就有70多天,每次最多停留三四天。光是两地的往返差旅一个月就至少两次了,更别说还要飞美国飞欧洲飞祖国各地。上周,我着急跟一个VC朋友讨论个重点项目,左拼右凑,两边的时间对不上。最后,朋友做出重大牺牲,放弃从日本直飞北京改飞上海,然后我和他再一起飞北京,在航班上把事给聊完了。以前为了多争取一些时间跟重要的投资人沟通,我的窍门就是送投资人去机场,基本等于多拿到一个会议档期。约在机场见面,虽然不够正式隆重,但绝对体现要和对方见面的诚意。

  除了会议,VC的工作时间没有别的内容了吗?社交,通过社交收集大量信息是VC晚上的工作内容。我和VC朋友吃晚饭,饭后大家都是各自再赶下一场聚会。一个晚上的档期,拆分成晚饭、晚饭后喝一杯和晚些时候再喝点东西。昨天晚上我和一VC朋友就是11点在他写字楼下喝了半小时啤酒。其实在整个金融圈,包括投行,和朋友吃晚饭,保障社交,饭后回公司加班绝不是装出来的热爱工作。每个VC都有大量的文案工作要做,白天开会,晚上整理商业计划书、审核相应的合同文本……熬夜那是家常便饭。睡前、交通工具上,见缝插针地快速了解各行业知识、考金融投资领域的相关执照。做VC不能光靠社交和忽悠人,快速的学习和分析能力才是成为好VC的核心。

  除了工作,一个好VC人还必须投入时间精力提升自己的格调。穿衣要有品位,不穿得讲究怎么能区分投资人和苦逼创业者?最近我见了一个创业者,居然穿着同色系的暗纹衬衫和休闲西装出现,我立刻问他:“你以前做过投资吧?”答案不出所料。此外,不管有没有时间有没有钱,务必在朋友圈和微博里分享犀利、“有干货”的行业分析文章。性格激烈的务必关注国计民生,含蓄温婉的一定要谈谈国学的底蕴。高尔夫已经过时了,年轻人要讨论潜水或滑雪。高端的合伙人,务必拍几张私人直升飞机或打猎的照片。忙得跟狗一样,但一定要装作举重若轻,这才是VC生活的精髓。

  曹木兰  风险投资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11名中国渔民在南海被抓走 菲承认抓扣
  • 体育亚冠埃神穆里奇两球 恒大5-1大阪 视频
  • 娱乐贾乃亮否认李小璐涉不雅视频 爆粗急护妻
  • 财经瑞士承诺交出外国人银行账户资料
  • 科技移动互联网大会首日:智能机器人成亮点
  • 博客监控之下老师殴打幼儿为何持续一年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厦门美女老师走红 曾是跆拳道冠军(组图)
  • 王伟臣:新股引而不发导致市场下跌
  • 吴国平:股指跌破2000点反而是好事
  • 冬子:从年报看社保基金14年投资布局
  • 孔浩:房地产政府救市伤了谁
  • 易宪容:IPO重启所面临困境是什么
  • 天天说钱:扩容战车轰然碾过证监会
  • 叶檀:地方楼市微刺激无效
  • 许一力:地方政府救市还是自救?
  • 姚树洁:李克强出访非洲我论中非战略
  • 一和家家:成交不足制约反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