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主宰移动互联网未来

2013年05月28日 09:09  企业观察报 

  ■本报记者 张敏莉 时磊

  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下涌现出无数怀揣梦想的创新型企业。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演出了太多大浪淘沙的故事,然而能够脱颖而出的新公司和新产品仍是少数。

  针对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和未来前景,《企业观察报》记者专访了UC优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俞永福[微博]。他提出了“四驱战略”的概念,认为技术驱动、平台驱动、全球化驱动和商业化驱动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四大推动力。

  第一是技术驱动。“我自己的理解,用户体验的核心是什么?其实是技术驱动。”俞永福说,比如苹果的乔布斯之所以创造了神话,是因为他所做的每一项产品,每一项用户体验的提升背后都是技术的创造。“现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界非常浮躁,比如在中国做PC浏览器的产品超过1000个,但是大家把最核心的工夫都花在美工上,而忽略了技术”。他告诉记者,“只有这种技术才是最终的产品体验的核心动力或者是基础。”

  第二是平台驱动。“移动互联网已经不是一两个企业之间的简单竞争,而是生态系统的竞争,是平台的竞争。”俞永福具体解释说,开放终究战胜封闭。因为开放,安卓系统的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不足5%现在超过了60%。“在互联网产业,只有开放才能给整个产业链创造价值。我觉得这是互联网界的一个信条。”俞永福说,浏览器的任务是实现互联互通,所以天生就是开放平台。

  第三是全球化驱动。“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界形成一个格局,叫做中国企业的中国市场和美国企业的全球市场。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土全胜,但是海外全败。可互联网天生是适合全球化的业务。”俞永福告诉记者,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一个历史机遇,就是能让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不管哪一个国籍的,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的企业,都有机会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而这也是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四个驱动,是商业化驱动。“任何一个企业不挣钱肯定没有未来,因为这是自己的造血能力。”他对记者举例说,去年,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大会上曾讲过一段话,他说移动互联网就像酒后驾驶的跑车,很刺激,也很危险,挣钱很难。而另一位互联网名人马化腾也说过,“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清晰,这令我们很恐惧。”然而,俞永福认为,“其实,这是PC互联网的恐惧。但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来说,商业化只有好消息,没有坏消息。”他说,在商业化方面,中国比美国的探索要领先得多。比如,腾讯在2012年第四季度的收入是17亿美金,而facebook同期收入不到15亿美金。“所以在商业化方面,中国很多团队的头脑是很厉害的。”

  俞永福向记者透露,着眼于移动互联网的“四驱动”趋向,2013年到2015年,UC要在人才、市场生态环境和国际化等方面投入30亿人民币,以抢占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制高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共首次拥有正式党内“立法法”
  • 体育法网-李娜开门红 郑洁过关 纳达尔逆转
  • 娱乐张艺谋侧面回应超生:这7个娃咋来的?
  • 财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今年淡出改革重点
  • 科技雷军和小米的三年:曾做好死一回准备
  • 博客爆料人:埃及神庙涂鸦事件说明(图)
  • 读书解密:宋美龄与蒋介石政治联姻再定义
  • 教育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陷阱:花高价干苦力
  • 育儿河南56岁教师多年性侵10余名小学女生
  • 冉学东:中投公司的尴尬
  • 张五常:30年前我为何推断中国改制
  • 章玉贵:全球变局中维护中国核心利益
  • 沈建光:告别传统刺激政策
  • 刘步尘:联想正在变成一个可笑的公司
  • 张茉楠:安倍经济学本质是泡沫经济学
  • 西向东:中国社保收入应该一刀切封顶
  • 陈虎:该不该庆幸中国经济低增长
  • 叶檀:中概股有希望了
  • 朱大鸣:房地产暴利还是胸罩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