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吴晓波: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

2013年02月05日 17:13  《中外管理》 

  企业家应该只关心自己的企业吗?企业家在公共社会生活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吴晓波[微博]

  蓝狮子图书出版人、财经作家

  家事?国事?

  “十年前我更关心全世界,结果我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五年前我很关心中国的命运,我也过得很艰难;三年前开始,我只关心公司,我的日子开始好起来。现在我只关心自己,越来越好。所以我说,关心好自己,每个人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这个世界就会好起来。”

  马云[微博]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如是表述。

  就在几乎同一时间段,《南方周末》的“新年致辞”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媒体监管部门越俎代庖的行为,招致整个媒体界的抗议,成为微博上近一段时间最惹人关注的公共事件。在这场事件中,包括诸多媒体人在内的知识分子纷纷发声,声援“南周”,呼吁改革。

  一边主张“做好自己”,一边坚持“关注国是”,一边站着的是中国企业家,一边站着的是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2013年,这个在多重语义下都意味着“再出发”的一年,自一开始,中国的两大阶层便仿若戏剧般地念出了自己预设的台词。

  埋头做事?

  两相对比中,不免要牵扯出那个古老的话题:企业家和知识分子的使命。企业家应该只关心自己的企业吗?企业家在公共社会生活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若以企业家的身份论,马云上面的表述无可厚非。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责,无非内涵各有不同。政治家的责任是治理好这个国家,企业家的责任是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传媒人的责任是让不同的声音都能无障碍传播,而知识分子的责任则是永远地站在世俗的对面——有的时候不惜为捍卫反对的权利,为反对而反对。

  对一位企业家来说,没有另一个世界比他创造的企业更为重要,也没有另一种标准比盈利更让他有成就感——我们很难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而公司却濒临破产的企业家称为“卓越的商人”。因此,马云强调“只关心自己和公司”是对的,在中国特定的政商环境下,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当下中国企业家内心的真实写照。

  但问题在于,“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这个世界就会好起来”,这背后致命的逻辑缺陷是你不一定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便可以做,也不一定能在种种约束下做好。假如体制不完善,法律不健全,任何“埋头做事就好”的想法都是一厢情愿。体制的束缚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但企业家显然无法承担推进完善体制和健全法律的责任。

  企业家在绝大多数时候有可以量化的利益诉求,而公共知识分子生存的价值则要抽象得多。正因如此,他们的存在价值便体现出来,使其更能超越利益而推动社会和国家向更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平衡是最大的考验

  由此我们看到,企业家和知识分子是社会职责和价值理念天然不同的两个阶层,我们无法苛求企业家完全变身为知识分子。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家与知识分子又必须互相倚助,在“让世界变得更好”这个意义上,这两个阶层的目标是一致的。

  然而,企业家阶层与知识分子阶层的隔阂、误解乃至对立到今天虽有缓和但仍嫌不足,彼此也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和理解,这也使推进变革的力量显得分散而微弱。中国企业家们应意识到:一切社会的进步需要包括每一个人在内的努力争取。即便是企业家,即便你的主要职责是经营企业,也要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今日努力争取到的每一项权利和自由,也将让你的企业获益。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雷特的自白放至此处,倒颇能道出中国企业家的处境——避免世故地埋首于自己的“企业家本分”,而能够在企业经营与公共身份表达中求得平衡,将是当下对中国企业家最大的考验。管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东公安局干部有两身份证 拥170余套房
  • 体育官方对孙杨处理结果:做检查停商业活动
  • 娱乐香港嫩模陪睡盛行 揭秘接客行情(图)
  • 财经富豪属相调查:大陆属兔最多台湾属蛇最多
  • 科技品牌商低价:iPad份额降至历史最低点
  • 博客袁厉害有20套住宅将收养孩子分等级
  • 读书新浪历史访章永乐:1913大选与大决裂
  • 教育复印店帮学生改成绩单称正常业务(图)
  • 育儿广东警方解救14被拐婴儿皆为父母所卖
  • 秦红:15岁的基金业走向何方
  • 钮文新:别了 周小川
  • 连清川:赵红霞照片与媒体的伦理和职责
  • 张五常:按件数算工资是如何没落的
  • 赵伟:世界经济2013年或可摆脱危机
  • 朱大鸣:180个公章也会推高房价
  • 章玉贵:吁请尽快告别GDP情结
  • 王巍:我们能否超越金融创新的历史
  • 金岩石:解除一胎化之前该做什么
  • 张明:日本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