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城市转型与城投公司转型

2013年01月31日 16:08  上海国资 

  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 王志强

  上海正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上海城投这个新型的政府投融资载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辽阔的发展空间

  去20年,对上海城投而言是与上海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进程,是改革、创新与转型的进程。上海城投在浦东开发大潮中诞生、发展,作为政府推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投融资平台,是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在深刻把握国情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政府意志,坚持企业投资主体市场化运作机制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城市特点。

  20年的发展历程,上海城投不断推动自身从政府型投融资主体向基础设施运营主体升级扩展,为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做出贡献。在这一进程中,城投的投融资体系为城市建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经营和管理创新推动了业务体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如今上海城投公司已发展成跨越路桥、水路、环境、置业四大板块,资产总量达到3000多亿人民币,各项指标在全国同类企业中位居前列,走出了一条超越常规、跨越发展的新路。

  发展四诀

  体现政府意图,提升融资职能。20年发展过程中,上海城投有效地发挥了建设资金筹措的乘数倍增效应。资金是城市建设的动力源泉,城投公司肩负着持续筹措资金,推动城市功能完善的艰巨使命,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才能有效支持城市开发建设投资活动;而只有准确把握好政府意图,在事关民生的公共产品领域主动弥补市场缺位,才能有效发挥建设资金筹措的资金效应。

  理念源于实践,上海城投牢牢把握创新和市场两条主线,大规模,广覆盖,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实施灵活多样的运作,不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商业合作,与各大商业银行累计签订了3000多亿元的综合授信的合同。按照国际标准的模式,以金融创新为突破口,调整战略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多渠道灵活筹措资金。“十一五”期间,通过创新方式融资373亿元,平均筹资成本为同期基准利率的25.4%,同时,BOT招商合资合作打包上市等投融资模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与法国威立雅等战略投资者推进了资本和业务层面的合作,这些举措在转移资本的同时,有效盘活了国有资产,激发了行业经营活力。

  运用市场机制,优化建设模式。上海城投有效发挥了国有投资公司引领带动效应。

  20年来,我们先后筹措和投入了3000多亿元,通过科学建设与管理,建成60多项政府放心、社会满意的重大工程。我们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印证了国有投资公司的引领效率。

  强化节约管理,打造服务高地。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投入、大规模的发展,上海城投以其拥有道路通行里程327公里、自来水日供应量827万吨、垃圾日处理量1.3万吨、新能源项目发电装修能力接近330兆,担负着基础运营商的艰巨职责。我们通过实施分类管理,差别控制,把企业按照运营类、平台类和经营类的科学划分,设定针对性的差异化考核体系,更好地推动企业升级、绩效提升,推动构建扁平化的体系、构筑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推行现场管理手段,对公共产品如何实施高效、优质和安全运行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把握住产业机遇,深化企业改革。随着中国城市化深入的推行,随着生态、环保、低碳日益成为美丽中国的核心要素,上海城投所处的公共服务也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国资向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改革要求,借鉴国内外产业集团的成功模式,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做好机制、资源和人才的准备。

  我们深化供水、排水和环境体制改革,将区供水企业以及主辅业进行合并重组,更好地发挥资源整合效应;将环境和排水企业进行分拆重组,进一步明晰各自的经营定位,推动上市公司重组和经营资产分阶段整体上市。以环保、地产、创业业务为核心,在推动传统优势业务增长的基础上,推动新兴股权的投资,着力将城投控股建设成为重要的投融资和经营发展平台;通过培育产业园区、物流、商业地产等经济增长源,进一步盘活存量,推动经营性资产和战略性投资。上述举措有助于发挥城投资源经营的品牌和载体效应,为进一步增强对工业性业务的反哺能力,推动良性循环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点思考

  城市转型促进了城投的转型。作为政府性、公益性和市场化三重属性的特殊企业,城投公司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有限的资金资产通过城投平台作为杠杆融资;第二个阶段,通过项目投融资和建设主体,城投以业主的身份参与了重大项目的投资、融资和建设管理,代表政府用好建设资金,保障工程进程、质量、安全。到了第三阶段,我们要打造专业化的产业集团,通过公共产品的专业化服务,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或者必要的引领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时期,我们对城投公司转型发展有四方面的思考:

  第一,通过投融资创新推动城镇化发展建设。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创新机制是城镇化开发建设强有力的载体,城投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好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杠杆作用,站在城市运营管理上的高度,建立起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的工作机制。首先是搭建大融资平台,培育面向市场的持续融资能力,积极探索和创新投融资机制,依靠金融创新和银行信贷来解决项目问题;其次是建设好大项目,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全方位强化项目管理,在城镇化项目进程中发挥影响力,建成一批标杆项目、精品工程;最后是要让发展战略符合城市的大规划,做政府协作、社会需要、百姓欢迎的民生工程,以贯彻政府的意图。在融入发展大局的同时,按照政府城市规划做好设计布局和资金平台,以我们专业化的实力赢得发展。

  第二,通过管理方式的升级,打造专业化产业集团。近年来,上海在公用事业行业实施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在实行社会分离资金、引进技术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上海路桥、供排水主力运营企业,我们将打造一流绩效,提供一流服务,成为专业化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商,为此我们将继续推行以标杆对比为抓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引进信息技术手段和科学绩效考评体系,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流程再造和管理升级,降低成本,提升服务,完善远水供应,防汛排水,污水输送处理,污泥处理,固废中转集运,固废处置,路桥养护等运营作业标准,提高运营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城市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第三,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激发经营活力。改革创新是企业能够持续保持领先一步的原动力。世博后的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新城开发和产城融合等一系列的机遇,将为城投公司开辟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同时“十二五”期间城市由建设主导转向管理主导的大趋势,逐步进入了制度化、常态化、事业化和法制化。为此我们要以服务民生、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准绳,更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优化资源配置,做好紧迫性、前瞻性的课题研究,进一步理顺公共事业企业的政府采购机制和特许经营机制,进一步探索工业性项目的投资平衡运营机制,进一步建立科学的公用事业机制,进一步加快资产的盘活和非主业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针对供应性和市场化业务的分类经营、分类管理,进一步建立一整套的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科学公正的预算和考核机制,充分激发企业的活力。

  第四,作为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商,创建更好的生态市容资源和人居环境是城投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职责。环保产业同时具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重属性,是面向未来的朝阳产业,城投公司将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对现有的业务体系内部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实施统筹规划指导和协调,给予环保业务发展以必要的资金、资源、资讯、智力支持,推动环保业务板块的发展,塑造强有力的品牌形象,逐步向环境环保业的整体方案、服务商方向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上海正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上海城投这个新型的政府投融资载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辽阔的发展空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不雅视频女子被以敲诈勒索罪批捕
  • 体育国王杯梅西助攻巴萨1-1皇马 国足负阿曼
  • 娱乐赵本山宣布收山:今后不再演小品
  • 财经刘铁男被举报以来4次出现在公开报道
  • 科技北斗短期难撼GPS 产值相差近200倍
  • 博客马未都:《007》情节漏洞百出
  • 读书毛泽东评周恩来:一半虎气一半猴气
  • 教育研究生乱象:没给导师凑过发票就算白念
  • 育儿4个月大婴儿注射百白破疫苗后死亡(图)
  • 张捷:中国的雾霾污染是日本的问题
  • 陶冬:中国经济六大悬念
  • 连清川:抢票插件抢了公平与正义吗
  • 蒯辙元: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初现端倪
  • 李飞:北方雾霭也要怪两桶油
  • 宋文洲:变了味的礼仪之邦
  • 张茉楠:日本慢性债务危机陷危局
  • 李光斗:英皇御准与中国的国家免检产品
  • 郑风田:雾霾让国人丢大了脸吓破了胆
  • 刘石:2013年种业展望与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