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家乐福们价格欺诈要担责

2013年01月07日 15:48  《中国商界》杂志 

  子宸

  没想到在世界零售业内排名数一数二的零售巨头家乐福,竟会为了区区几块钱,不惜去恶意坑害消费者?

  据媒体报道,因涉嫌价格欺诈正在整改的家乐福,旗下太原长风店任意改换熟食的生产日期,部分生鲜熟食类食品居然是“早产儿”。按照家乐福的说法,是“工作疏忽”导致了“接二连三”的价格欺诈。而太原市物价局表示,家乐福太原长风店不仅仅存在标签欺诈,该店还同时存在“标价签标示的产地、规格与实际不符”、“使用误导性语言文字”、“价外馈赠商品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数量”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

  此次,家乐福不仅大大“消费”了其社会信誉度,也足以颠覆人们对于家乐福的公共道德想象。不过,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商之一的家乐福,曾几何时却是中国超市的榜样,只是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细数家乐福近来国内的斑斑劣迹,从价格欺诈到商品过期,从压榨员工到盘剥供应商……国际大品牌的声名显赫渐成声名狼藉。现如今家乐福时常被各种负面消息缠身,难以突围。

  众所周知,将生鲜熟食这类过期食品改头换面再度上市,危害很大。可这一次,家乐福员工甚至叫嚣,店大不怕罚。显然,家乐福工作人员习惯于将“这么大的企业”和“店大”挂在嘴上。但如果拿这份自信来为出现的问题开脱,显然是用错了地方。越是大企业,越要严格管理,越要遵纪守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那么,家乐福何以在中国敢于这样做?像家乐福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为何在中国问题频出?有人将其归咎于企业本身的管理问题。此前,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耀就曾表示,家乐福出现如此之多的负面新闻,说明家乐福在内部管理上必然存在问题。

  据悉,目前家乐福在中国门店已经超过200家。企业大了意味着自身的责任越大,可如今毫无疑问的是,家乐福已“疾病缠身”,在管理方面问题不小,而且仍在继续加大。显然,食品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消费者衡量食品新鲜度的重要标准,生产日期标注是否准确直接关系百姓的饮食安全。家乐福更改生产日期的做法取得的可能是经济利益,换来的却是企业的诚信危机。

  在业界看来,家乐福能任意改换熟食的日期,归根到底是还是因为家乐福通过增加超市里的联营区面积,减少了自身经营商品的风险,在管理上存在“盲区”。在其看来,似乎探寻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盈利模式,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接连而来的“价签不符”暴露了家乐福在联营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不难看出,依靠联营收费作为主要盈利途径之一的家乐福,如果不改变不合理的盈利模式,不改变不规则的市场竞争环境,不改变渠道为王的霸道,家乐福将会面临真正的危机。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曾表示,目前国内零售企业的利润构成中,自身经营只占10%左右,大部分靠“联营扣点”和出租柜台获取。据悉,如今经营者在超市这种“借鸡生蛋”的经营行为在部分中小城市大行其道,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所谓的“借鸡生蛋”是指部分经营者为了更快、更好地销售商品、推销服务,采取在大商场、大超市租赁柜台或经营场所,并以该商场或超市的名义进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

  只不过,无奈的是,受到家乐福等零售商盘剥的很多中小供应商,都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据一些家乐福的供应商反映,目前在家乐福超市中只是“赔本赚吆喝”,不可避免的是微利甚至是亏损。而它们之所以勉强维持,主要是因为家乐福销量大,可以摊薄一部分成本,而且外资超市的光环能提升其商品的品牌,有助于进入其他销售渠道。

  事实上,通过联营,家乐福确实获得了不少真金白银。在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看来,“家乐福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其实是建立在牺牲消费者和供货商利益的基础上,其盈利模式亟待改变。”

  2012年以来,家乐福门店也在大幅减少。但家乐福的问题显然不是关几个低效的门店所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改变经营模式、善待消费者、重塑商业道德。如此看来,家乐福对问题商品退出流程、监管制度,是否也存在问题呢?其实,零售商应该在供应链中创造出价值,而不是依靠联营这种粗放的销售模式去盈利。

  在业内人士看来,家乐福近期的遭遇都应该为中国其他零售企业敲响警钟:尽管超市可以凭借“渠道为王”的强势地位,做到“店大欺客”甚至“店大欺商”,但零售企业的健康发展应同时兼顾供货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三方利益。

  “对超市来讲,生鲜产品是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不能让人家做的。再往下你肯定是开发自己的品牌,当你开发自己品牌的时候,你不会自己经营,你开发什么?都是空的。”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说,现如今社会责任被大企业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但越是大企业,越要严格管理,越要遵纪守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有业界人士表示担心,如果家乐福降低对消费者利益最起码的尊重,玩“欺诈游戏”只会越来越得心应手。而出了问题不是承认错误、积极整改,反倒千方百计为自己开脱,岂是有责任感的大企业所为?

  其实,家乐福明知消费者是“上帝”,要对消费者和经营者负责,可联营模式让其只能做困兽之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土企业是否也处在类似的商业环境中呢?是否也时常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发生呢?在业界看来,国内零售行业也在完成一个转型,就是从低价定位向品质和服务提升转型。

  从这个角度来说,“家乐福”们改变当前“不负责任”的联营模式绝不能成为一句口号。

  而无论如何,国内的“家乐福”们改变自身的盈利模式才是对消费者和经营者最大的负责。不管是零售商还是供应商,目前都必须清晰的明确一个问题,尊重消费者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把握零售业的未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媒体称陈光诚涉及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
  • 体育西甲C罗两球卡西登场皇马4-3 巴萨4-0
  • 娱乐撒贝宁首认与章子怡恋情 获赞爷们
  • 财经三星等1.7亿垄断退款被曝遭行业协会截留
  • 科技男子发诈骗短信450万条无人上当:被判8年
  • 博客倪萍:姥爷成了村里最可怕的人(图)
  • 读书如履薄冰:中国历史上酷吏们的下场
  • 教育武书连2013中国大学排行出炉 浙大三连冠
  • 育儿一罐奶粉挖出18只勺子(图) 失独者的生活
  • 但斌:我们可能将经历此生最漫长的牛市
  • 宋文洲:航空公司为啥把乘客当成猪
  • 刘步尘:反垄断不能只反海外企业
  • 安邦智库:国内物价上涨的趋势值得警惕
  • 赵伟:美国经济反弹超预期
  • 罗天昊:警惕权贵阶层毁灭中国梦
  • 白明:进口贸易要少花钱多办事
  • 商寅泉:城镇化需重视前瞻布局均衡发展
  • 聂庆平: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中国机遇
  • 于晓华:修建万里长城是千年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