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史光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商业真谛

2012年12月04日 15:52  《法人》 

  史光起

  职业经理人,曾任职于通用(中国)汽车、中国移动等机构。中国画画家,企管专栏作家,清华大学EMBA总裁班特聘讲师。“明日森林·爱心汇”中国贫困大学生帮扶公益组织创办人。有《颠覆——中国市场营销与管理规则》(获中国商业联合会2010年度杰出营销著作奖)、《历史棋局中的经营智慧》、《中国古典人物画》等著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商业真谛

  做大事,做小事,都必须是自己该做的事。其实,发现小问题背后的大隐患——这种能力比起在企业面临巨大危机时逆转危局的能力还重要。因为,与其救企业于危难,不如不令企业陷于危难

  孔子在《论语》中说:“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指的就是不去做不该做的事,这样一来也就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也就容易做好。

  宋徽宗的悲剧性命运对孔子的这一思想可能是最经典的阐释。宋徽宗赵佶可谓是中国最有才气的皇帝,其对北宋时期的绘画艺术、文化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倡导和推动作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还自创了“瘦金体”书法,一生的诗词字画作品无数。在艺术领域及其他很多方面都称得上成绩斐然,但是,遗憾的是他单单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治理天下。结果只顾着做别的事,把自己最该做的治理国家的头等大事交给了蔡京、童贯等祸国奸臣,导致朝野上下穷奢极欲,大肆兴建楼台殿阁,滥增捐税,以致山河破碎。全国各地起义不断,宋江、晁盖、方腊都是此时出现的乱世豪杰。外有金兵入侵,内有起义不断,而京城却一片歌舞升平,赵佶甚至不知道江山社稷已经朝不保夕。宣和七年,金兵南下,赵佶无奈,传位与赵桓,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

  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商业社会中,并不是所有企业管理者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以为做得越多就等于工作效率越高。其实,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企业管理者正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往往深陷其中,迷失在繁杂的事物里,结果是做的越多,效率越低。孔子的教诲对于今天商业活动的启示价值就在于,企业管理者只要把握管理工作的三个原则,就可以从企业经营的繁杂事务中跳脱出来,从容管理。这三个原则分别为:不做不该做的事、不做不重要的大事、做好重要的小事。

  不做不该做的事

  在中国的企业中,尤其是中小企业中,许多企业领导者由于企业刚刚起步,为了节约成本,很多事情都亲自去做,一人多能,一人多职,即使公司慢慢发展壮大,不再需要自己去做很多事情,却还是习惯于事必躬亲,觉得谁做事都不放心。在事业起步初期可以这样,但是企业管理者如果一直都事事亲力亲为,那样企业将做不大,也做不强。

  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或是任何一名员工来说,用心专注地做好自己工作的内容,就是他最该做的事,反之,就是失职。以“微软[微博]”创始人比尔·盖茨为例,大家都知道,他是卓越的计算机领域天才,但当他做经营的时候,就全力投入公司运营和管理,彻底放下技术方面的工作,当他搞技术研发的时候,又彻底离开管理岗位,另委派他人管理,结果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这让他做什么工作都能全心全力投入,结果就很出色。相对的,苹果电脑公司的乔布斯曾经在担任当家人的时候既做管理,也抓营销,同时又过问技术研发工作,虽然他是一个比比尔·盖茨更有天赋的技术天才,还是一度被请出了苹果公司。

  说得严苛一点,一个人没能做好该做的事,其它都等于零。因此,一个领导者要转变观念,自己先从事必躬亲中跳出来,而后也不要以这样的标准去要求下属。因为,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只有专注于本职工作才能有最佳劳动产出。

  现代社会经常提到复合型人才,一人多能,甚至是一人多职。但多能和多职的前提是,这些技能、工作之间要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样才可以去做。我个人喜欢画画,就发现,画画的同时可以研习书法,因为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两份或多份工作之间如果不能融通、相互促进的话,还是应该去专注做好一件事。

  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讲,一人多职如果安排得不够科学,不仅不会降低企业的成本,反倒会降低工作质量与效率,增加人力成本。看看现在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我们就会清楚,每个流程只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一块,这样才能做好,效率也最高。试想一下,如果工厂里的工人每人都独立完成一件商品的所有制造过程,那样设备成本、人力成本将会提高数倍,其它工作岗位的效率原理也是相同的。我坚信,一人多职某种程度来讲就是管理科学的倒退。可能有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会说,我们企业规模有限,并不用每个环节都设置专人。如果是这样,那我倒建议你们把这些自己专人去做成本高、兼职去做质量又无法保证的工作外包出去,这样成本即使不能比一人多职时低,但是质量和效率却一定会大大提高。

  《吕氏春秋·士容》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人想买一只最好的狗,于是他的邻居为他挑选了一只强壮凶猛的猎狗。这个人觉得,既然是最好的狗,又花了这么多钱,它就应该什么都会,那样才算得上是最好的狗。于是,他让这只猎狗去捉家里的老鼠,可是无论他怎么训练这只猎狗,它都不去捉老鼠。后来他求教一个善于识别狗的人,想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只好狗。这个人告诉他:“这是一只难得的好狗,它想捕捉的是獐、麋、猪、鹿这类野兽,而不是老鼠。如果你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得把它的后腿拴起来”。于是,这个邻居把狗的后腿拴住,慢慢的这只狗真的捉起老鼠来了,但是,时间久了,这只猎狗再也不会捕捉野兽了。

  在我们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让员工一人多能、一人多职的同时,看似多做了很多工作,殊不知却扼杀了多少某个方面的专才,也不知少产出了多少专业的成果。因此,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只有深谙“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精髓,自己才能做好管理工作,下属也才能把工作做好。

  不做不重要的大事

  一个动物园的管理员发现园中的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动物园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于是,他们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会跑到外面来,于是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但是,第二天依然有袋鼠跑到外面,最后,管理员们开始考虑砌围墙及张网等措施。但是,他们在做这些看似重要的大事的时候却忽视了,袋鼠们跑出来的原因其实是因为笼子门上的锁坏了而已。

  在管理中,有些时候事情其实很简单,但是我们忽略了没有去做,而是去做那些看起来很大很重要却没用的事。因此,一个企业管理者面对每天纷繁复杂的事物,要有辨别能力,不去做那些看似重要的却并非重要的大事,这样才有精力去做好该做的事。

  真正优秀的企业家通常只过问3件事:财务状况、产品质量、市场反馈。更多的时间是去旅游和打球,但是其企业发展得非常好,非常快。其奥秘就在于,这些企业家没有被纷繁的企业管理事物和市场乱象所迷惑,他们牢牢抓住经营的几个关键点,而后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上,也因此才能够跳出这个局,保持思维的客观、冷静,视野开阔与高远。

  不做不重要的大事和去做重要的小事一样,是一种透过事物表象抓住其本质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一个管理者在取舍面前的气度与格局,思想的睿智与深刻。

  汉宣帝时期的名相丙吉经常在民间巡视,一次寻访时看见有人聚众打架,他头都不抬,匆匆走过,当看到路上拉车的牛在吐舌头喘粗气,却急忙走过去查看。随从非常不解,就问丙吉,为什么有人聚众打架这样的大事你不过问,一头牛异样你却这么关心呢?丙吉回答:“有人打架看似大事,但是有巡城的专人会去处理,不会有更大的危害,而牲畜异常,往往预示着两个潜伏在小问题背后的大问题:1、牛生病了,动物生病可能意味着有大的瘟疫要流行2、牛喘粗气,可能也意味着它们感知到了未来的天气,今年可能会大旱。几个人打架和瘟疫肆虐、粮食减产绝收,你说哪个是大事呢?

  丙吉无愧为一代名相——他分得清楚什么是看似重要却并不重要的大事,什么是看似不重要却非常重要的小事。在如今的企业管理工作中,每天纷繁复杂的事物太多,如果我们不能有效辨别过滤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大事小事,又怎么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好该做的事呢?

  做好重要的小事

  春秋时期,魏文侯曾经问神医扁鹊:“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那么谁的医术最好呢?”扁鹊答道:“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其次,我的医术在三个人当中是最差的。”魏王不解,因为当时扁鹊的医术在各国几乎无人不知,而他的两位哥哥则几乎无人知晓。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还不觉得身体有大病,大哥开出药方,只要一两副药,就能铲除病根,但是病人并不知道一场大病已经在萌芽期被治愈,这使得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大哥被推崇备至,因为我们知道他的医术最高超。我的二哥治病,擅长在病人病情初起之时发现并诊治,药到病除。但是,因为此时症状还不严重,给病人的感觉不像是大病,这使得人们都认为二哥只是擅长治疗小病的医生。而我治病,往往是在病人病情十分严重之时,即将病入膏肓、痛苦万分的时候。此时,我给他们把病治好,他们觉得我医术最高,所以我名闻天下。但是,真正高明的医术是在病人的病情刚刚有发作的苗头时就将其铲除”。

  这个历史故事给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启示,我们往往对企业中能够力挽狂澜、救企业于危难的“救火队长”们非常器重。但是,虽然他们有功劳,可企业需要更多的应该是能够防微杜渐、善于把问题消弭于小处的人才。对于管理者而言,更要善于防患于未然,提前洞悉事物发展,发现小问题背后的大隐患,将其消弭于无形。因为,很多看似很小的问题却可能导致极严重的后果,而任何一个大问题的起因都是很细小的,不为人察觉,同时也是很好消除的,只是我们很少注意到,这种能力比起在企业面临巨大危机时逆转危局的能力还重要。因为,与其救企业于危难,不如不令企业陷于危难。

  工厂中一个小的零件出现问题没有及时更换,可能导致整台机器瘫痪,继而影响整条生产线的事情经常发生;现在汽车厂商频频召回大量问题汽车,其实问题都很小,如果当初能够仔细检查一下,就可以避免几千万甚至几亿元的损失;一个商品包装盒上个别位置颜色模糊或漏印、错印等,本是很小的问题,却可能使顾客联想到该产品有质量问题或低等品的印象。

  麦当劳[微博]有一任执行官就只着眼大处,却忽视了很多重要的小问题——其只顾快速在全球扩张、开店,却忽视了店面环境的整洁与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等细节问题,使麦当劳顾客的满意度一度降到食品行业的最后一名,品牌价值也由最高时全球排名第七而一落千丈,更使销售大幅下滑,并被迫关闭了多家门店。最后新执行官接任后,将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全部解决掉,麦当劳就又恢复了生机,重又成为了快餐界的霸主。

  我们中国人多有英雄主义情结,且历来如此。在中国古代,一任贤能的官员把当地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却也只是圆满地做到卸任,而其卸任后,当地开始大乱,新任官员被罢免,当出现的继任者扭转危局,使当地再现升平景象的时候,则会被朝廷认为是大才,继而提拔重用。其实,那些善于经营太平的人其功绩与能力远超过善于治乱的人。在今天,我们很多企业管理者也都很推崇甚至效仿那些做“大事”的人,殊不知,那些终日风平浪静、没有大事发生的企业,管理者看似在做小事,但他们一定是无为而治的高手,他们不是没能力处理大事,而是他们把大问题都解决在了发生之前。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一定要做出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在管理工作中,平凡不等于平庸,不平凡也不等于卓越。企业需要的不是大起大落,惊涛骇浪,而是平稳发展与健康持久。只要我们能透过事物表象看清大小事物后面的本质,而后做自己该做的事,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正接受中纪委调查
  • 体育火箭末节砍霍逆转湖人 热火负垫底队
  • 娱乐米雪曝绝密SM艳照 半裸酥胸展魅惑(图)
  • 财经专家称年底突击花钱3万亿消息不靠谱
  • 科技中移动李跃:将推自有品牌终端
  • 博客中国人失掉诚信吗 致公党员:章子怡低调
  • 读书解密:党内谁最先主张"去除毛泽东思想"
  • 教育小学零花钱调查:六年级小学生攒6万元
  • 育儿女童幼儿园午休后死亡看护老师称无责
  • 张化桥:你究竟是股东还是捐款人
  • 刘远举:出租车减配丑闻别全怪在企业头上
  • 张明:警惕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 辜胜阻:均衡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
  • 如松:朱元璋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 管清友:新四化建设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 太友:16万切糕案为何激起百万热议
  • 洪平凡:国际贸易附加值数据的经济意义
  • 陶冬:2013年全球经济展望
  • 叶檀:1950年的债券信用为何好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