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义红:画龙画虎难画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1日 14:39  《创业家》杂志

  日本的流程看似简单,但得其形易,得其神难

  文|陈义红

  怎么把日本公司的岗位流程移植到中国,这是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我们收购的日本Phenix公司里,多数人在这个岗位已经做了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是一个做专业运动的设计制造商,这在中国很难想象。日本公司普遍是那种传统的家族式雇佣制,员工一旦进去,基本上这一辈子都待在这个公司。十几年大家一起工作下来,是有一种很强的默契性的。记得我们最早打算要他们的流程,他们的负责人表示没问题,到了现场,让他拿一张流程表看看,他摇摇头,说没有,流程都在他们脑子里,这让我们很惊诧。

  日本员工很专注,他们十几年在工厂的某一点上坐下来,只做那么几件事,专注岗位其实变成了他们的某种习惯。中国70后的员工们基本上都保持着寻找更好机会的敏捷性,日本人则恰恰相反,跳槽在他们是极少发生的现象。

  为什么日本人跳槽动力不足呢?日本经济已经十几年没有增长了,这意味着机会本来就不多;此外,日本是全民中产阶级,他们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包括不同级别之间薪水差别并不大。

  我们请来的咨询团队在日本工作了一个多月后,把日本人脑袋里面的流程用图画了出来,做成一本书。但是说实话,这些东西对我们帮助很有限。最关键的是书里呈现的只是他们的形,并没有捕捉到真正最核心的东西,正所谓有形无神。

  举个例子,日本的设计师身上经常会挂很多小东西,他们都是潮流的达人嘛,你猛一看是一些抽象的饰品什么的,但仔细一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其实是他们设计中随时取用的工具。他们身上别着五颜六色的针,就是为了便于工作时随时取用。日本设计师都是很有经验的,要做到设计师这个职位,必须要在下面的基层工作很多年,有足够的了解和理解。并不像中国,年纪轻轻的画得好的就可以当设计师。他们在上电脑画图前,甚至还没画时,就已经在想这件衣服完整的形态,用什么样的材料,用什么样的印染方式,什么样的刺绣工艺等。

  样衣回来后,他们就拿着那些针,在模特身上画,用那些随身带的针或者叫饰品直接把改动的位置卡好了,工艺人员拿着这个东西直接去做下一道工序。而我们设计师的基本状态就是坐在电脑前,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鼠标而已。样衣出来,模特穿在身上,他们经常会说这边要高一点,高一点是多少?谁也不知道,拿回去修改,再拿回来,设计师可能会说“再低一点”,这样很反复,成本很高,效率很低。

  在这种状况下,下面的技术、材料人员根本就没法工作。之前的专栏我也曾提到在日本某个工作环节说不行了就要停下来,他们能停下来是因为他们出问题几率很低,几百件衣服,只有一两件有问题,停下来根本无所谓,大不了这两件衣服不要了。但是一百件衣服有三十件要停下来,谁敢停?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员工工作方式的问题,但事实上又涉及整个国家的职业素养、人才环境等。在日本,一件产品一般由三个人控制,规划人员、设计师、技术人员,如果有10组项目,30个人就会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3个人。这是他们的标准工作方式,他们在一起办公,任何一个想法、火花大家都会迅速讨论,实时处理,效率很高。而国内的模式基本都是3个10人小组,规划人员一组,设计人员一组,技术人员一组。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3个10人小组变成10个3人小组的问题,错了,我们根本不敢放手去变。因为日本的规划人员基本上都在行业里有15~20年的资质,而中国方面,可能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3人小组意味着他们对产品有至高无上的决策权,我们实在不敢如此放权。而且日本的专业教育非常深入,就服装规划来讲,他们有无数更深入的细分学科,这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根本还没有展开。

  所以我感觉吸收日本的价值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作者为中国动向集团董事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